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重要主题,文化乡愁源远流长,随着礼俗社会的瓦解、乡村的消逝、全球化的冲击和现代性的剥离,文化乡愁逐渐断裂。文章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自然观的重建和全球化冲击的理性面对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乡愁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尝试从文化多元论与“现代性”文化批判的交叉视景中 ,省察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一视景中 ,包括经济全球化在内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被看做一种“现代性”事件 ,其间所集中表现的“一”与“多”、现代化与文化乡愁的矛盾 ,构成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紧张关系的基本内涵 ,它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文化限度 ,而且也是作为“现代性”事件的全球化本身所必须接受理性反省和文化批判的基本原因。通过这一反省或批判 ,我们可以对全球化中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形成某种必要的预备性理解。  相似文献   

3.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也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还能为农业强国建设培根铸魂。在人们秉持传统而又追求现代、建设乡村而又向往城市、安于现实而又怀揣理想的当前,文化乡愁与文化乡建在乡村文化现代化实践中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文化乡愁侧重于表达人们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依恋与珍视,文化乡建旨在强调人们对现代乡村文化的形塑与再造,二者都深深熔铸于新时代乡村文化现代化过程及其结果之中。因此,在认识和厘清文化乡愁与文化乡建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需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理路的基本前提下,立足乡村民众现代化,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乡村社会全面进步,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导向对"记住乡愁"的重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记住乡愁"的创作实践应注重主体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三方面的要素,即:关怀主体的情感和真实生活,遵循环境变迁的时间规律,重视应答人与社会的空间关联语境。构筑文化共同体,留住文化"在场的有效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落实"记住乡愁"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文化记忆从社会记忆中提炼而成,既具有社会记忆的普遍特征,也具有作为人类文明生活体验的特殊性。文化记忆的情感维度是一种具有社会群体特征的对于逝去的文化现象"乡愁"式的追怀心理。文化乡愁在文化记忆的找回、认同、储存、沟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文化记忆提供重要的情感催化,既是文化记忆的情感引导模式,也是文化记忆的情感沟通方式。文化乡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构建文化记忆,唤起文化价值,引领文化思潮。文化乡愁代表了现代化之后本民族的历史性格和文化心态,是文化记忆从生成到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记忆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54-256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此番表述,既是对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纠偏,也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新型城镇化要求背景下,以建筑遗存、街巷布局、地景地貌、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为特征的涵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在内的"乡愁符号"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求人们对其内涵要有清晰的认识,更应在认识理念、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做法、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246-251
随着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已经岌岌可危,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国际趋势和必要途径。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乡愁需求的满足既强调文化的保护,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部门学科领域各自为政以及数字化重"形"轻"神"等问题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障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制度和标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设计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现代化背景下,作为一种赛博记忆,弥漫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乡愁情绪呈现出留白田园想象、追忆童年时光、仿拟家庭结构的虚拟书写,其生发逻辑契合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需求,是想象共同体的网络化迁移,因媒介技术迭代而呈现多元化表达形式。网络乡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复兴传统文化却悖逆进步理性,重构身份认同却助长反智情绪,疗救情感失落却陷入商业泥淖。网络乡愁的引导策略是:面向当下,回归真切的社会生活;保持理性,寻求乡愁的合理表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追赶时代,积极适应现代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科学引导网络乡愁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愁的论述表达了两层含义,既要建设"生态乡愁",更要建设"人文乡愁"。金华各地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意境",提升"文化内涵"。其中,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实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针对此问题,通过对金华武义柳城畲族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个案进行实证解析,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乡愁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20,(1):109-116
理性的确立与理性的批判这一对矛盾构成文化现代性的生成逻辑。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到文化现代性的矛盾本质,试图在现代的历史基础上批判反思其理性主义原则,释放初次启蒙中的潜力,因而是文化现代性的批判理论。但是,由于剥离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内核,这就导致世界总体性图景要么被早期批判理论独尊形式美学的激进批判撕裂,要么被哈贝马斯基于文化保守主义立场的妥协调和而拼凑起来,文化现代性批判理论成为无果之花。深入探讨并反思文化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世界观,以一种审慎批判、学以致用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入辩析,由此可思考其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兵 《学术探索》2015,(4):85-91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果中华民族丧失了传统文化、失落了“乡愁”,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与“人、社会、自然”的生态和谐。新型城镇化之“新”、生态之“和谐”,应体现在其“人文内核”上,就是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才能实现“诗意的栖居”。文章从理论上,论述了“乡愁”文化的产生和界定,提出“乡愁”文化的概念,并从其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比较和探讨了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联系,就此论述了在新型城镇化中留住“乡愁”文化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乡愁是一种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愁是一种美学,这是海外华人文学为中华民族文学传统提供的重要积累。离国去家的心灵剧痛,异域羁旅的现实禁囿,使乡愁获得丰富的审美形态,而文化归属、生命原型的命题,使乡愁进入哲学的层面。乡愁因乡土而生,海外华人作家以心灵安顿中生命展开的追求,拓展了乡土、故国空间,构建起超越家园之思、国族之愿的乡土观。在海外华人作家笔下,乡愁是个体心灵的回忆美学,它以个人化的记忆展开生命感觉,在"遥远"的多种指向中产生审美的心境距离,呈现"甜蜜折磨"的审美形态,将"可望而不可欲"的历史记忆转化为不受时间侵蚀的艺术情怀,并最终指向了精神原乡。古典而乡土的乡愁意象中融入现代的、世界的因素,使海外华人文学中乡愁的美学形态丰富而深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古典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使其具有了"文以载道"的理性精神.文学现代性是对现代性(以启蒙理性为核心)的反思、批判,而新老理性主义阻碍了文学现代性的确立.在"五四"启蒙运动中,古典理性受到冲击,同时也被改造,形成了启蒙理性精神;文学为启蒙理性服务,产生了理性主义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思潮,把古典理性改造为政治理性,文学为政治理性服务,产生了理性主义的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新时期启蒙运动批判了古典理性及其现代变体政治理性,但复活了启蒙理性精神,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由于中国文化理性主义传统的的影响,中国文学带有强固的理性主义倾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障碍,特别是造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的迟缓.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三大思雏误区:一是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二是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三是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文章指出,文化与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代人绝不可能以古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复兴传统文化缺乏现实基础,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认同;理性地权衡历史与现实,只能立足于新文化传统,创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在重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批判地对待现代性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耿传明  秦彬 《东岳论丛》2012,33(6):34-38
家庭本位的传统德性伦理文化与个人本位的“现代性”社会秩序格格不入,但前者能在现代社会存在必有其合法性依据,它经历了被压抑、文化突围到跨语境接受的过程,显示了德性伦理的个人选择性和民众文化心理的稳定性特点.“现代性”的理性主叉法则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的德性伦理,因此促进传统德性伦理的现代转型、重建就成为现代性文化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京剧《四郎探母》现代接受之路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转型的很好范式.  相似文献   

16.
李林展 《理论界》2006,(6):189-190
中国20世纪20、30年代从海外归来的文人们,在经过留学的经历后,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对乡愁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触。他们通过所擅长的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表达了乡愁文学的永恒主题,即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以及期待与祖国母亲共患难。这批文人对乡愁文学的创造,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境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对文化乡愁、小说和诗歌的分别描述,找出中国现代文化乡愁在小说和诗歌两方面的反应,总结出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乡愁的主题及其表达。  相似文献   

17.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民既是乡土文学的舞台主角,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使乡土文学书写不能不深具道家文化意蕴.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大陆沦陷区的乡土小说虽立足于表达"与现代民族主义有深厚关系的政治性乡愁",客观上却倾向于呈现传统文化的诗意,文化民族主义的特征更为明显,并因此带有独特的审美价值.40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创作表明,对曾长期浸染在封建文化传统中的中国而言,文化认同是双刃剑,它既能标明区别于"他者"的身份,也极易引向民族自恋的审美倾向中去,弱化对民族文化中的惰性因素的审思.40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并不明显,一方面作家们并没有能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发展出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国家理性;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作家对城市化进程的排斥,留恋于乡村文化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性的断裂和消费主义的莅临,文化价值谱系与人文话语范式陷入解构的困境,现代性文化所坚守的启蒙理性、艺术自律、人文神话、审美超越、历史总体性等元话语,在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下不再合法,代之以后现代主义的世俗化、多元化、浅表化、文艺消费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碎片化等.现代性以来的文学话语范式也随着文学共同体的解散、"文学场"的"他律化"和文学实践的消费化而面临阐释的焦虑,甚至失语.  相似文献   

20.
金朝奎是朝鲜现代诗人,同时也是移民时期我国朝鲜族著名诗人.1938年至1945年间,为躲避朝鲜境内日帝殖民者的监视,诗人流寓至我国东北沦陷区伪满洲国境内,创作大量"满洲体验"诗歌,乡愁是构成该时期诗人作品的情感基调.'海'月夜'车站'三组意象分别体现出守望彼岸家园、悲观中闪现期冀、希望与失望二律交错的乡愁书写,以此不仅可以透视诗人"在满"期间经受的亡国之痛、离散之悲与流浪之苦,又能觉察到他克服黑暗残酷的环境和被压迫的心理固守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爱国热情.在作品中,诗人乡愁并非拘泥于其个体的归乡情结或对离散命运的抗争,更涵括了他对民族同胞共同遭受殖民离散与奴役之苦的痛心、对民智启蒙的焦灼祈盼、以及对民族共同体命运的忧虑,进一步展现出他渴求抵日反殖、解放祖国的民族使命感和政治与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