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论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关系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这种和谐政党关系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有助于扩展有效政治参与渠道,维护政治稳定;有助于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冲突,达到社会整合;有助于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遏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2.
政党关系是当今政党制度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各个政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反映与体现。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或平衡,政党关系和谐可以优化乃至整合各个政党的政治功能。搞好执政党与参政党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3.
党内和谐是政党关系和谐的主体,也是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主因,要实现政党关系和谐首先应该实现党内和谐.党内和谐对民主党派内部和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党内和谐与民主党派内部和谐双向互动必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主要是通过党内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制度和谐与行为和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天府新论》2007,(Z1):1-2
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机制和政治优势,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其显著特征,也是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这一政党关系模式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土壤和现实条件之中,包含着深刻的和谐思想,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其中,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关系和谐的根本保障,多党派合作是政党关系和谐的活力源泉,政治协商是政党关系和谐的实践体现。特色政党制度是政党关系和谐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民主政治、和谐政治和合作政治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三大目标.它们互为前提与结果.民主政治是和谐政治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和谐政治的基础和保障,而和谐政治的建构既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应该是多元一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社会群体、政党和阶层能够合作,从而减少冲突,实现和谐和民主.  相似文献   

7.
政党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当代中国的政党协商民主缘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得以构建,并以政治协商会议为栽体,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指导方针。厘清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党协商民主应把握两点:一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是政党协商民主的政治核心;二是共存与监督是保持良性党际关系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8.
政党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当代中国的政党协商民主缘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得以构建,并以政治协商会议为载体,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指导方针。厘清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党协商民主应把握两点:一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是政党协商民主的政治核心;二是共存与监督是保持良性党际关系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和谐的党际关系,可以促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谐党际关系是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坚实基础;党际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政党制度发展的方向;构建和谐党际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阳 《理论与现代化》2006,(3):54-57,77
民主视野中的政党关系,强调合作与效能、竞争与效能、竞争与同意以及合作与同意。威权民主原则下的政党关系,呈现了经济绩效的不可控性和民主表面化的局限。竞争型政党关系中自由民主原则陷入了民众边缘化困境。协商民主原则切实关注多元化和公共利益,实现了与时代发展的和谐,确保了多元社会中各政党平等沟通,保证了公共理性始终作为政治运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