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元一代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因草原文化的入侵而一落千丈,同时,以往夫妻间看似不可改易的两性关系模式也逐渐开始松动.在家庭婚变中,女性往往表现出以往不曾有过的积极主动.现存的一些元杂剧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这些社会现象.根据婚变戏剧情节发展不同,<渔樵记>等五部作品可归纳为"弃夫再嫁型"婚变戏,<青衫泪>等四部作品可归纳为"商人插足型"婚变戏.它们都孕育于元代特殊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人类婚姻关系内蕴的伦理要求及其得以维系的道德资本。婚姻的法律信用、道德信用和心理信用是婚姻质量不同程度的标示。婚姻二维性的博弈所形成的张力,使婚姻呈现出不同的信任状态。功利型婚姻信任具有脆弱性和易变性,认知型婚姻信任对婚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信念型婚姻信任能够降低婚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变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经济活动的家庭化、两性道德的多元化、人口流动化、陈腐家庭心理的历史遗传和积淀、意识形态的超前与婚变现实的滞后、个人角色冲突、舆论导向失误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中进城的乡下人形象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形成了一种边际性人格.它直接反映在爱情婚姻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情感与功利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一场"婚变"事件.新时期小说作家套用我国传统文学的"负心婚变"叙事模式,演绎进城乡下人的爱情婚姻故事,流露出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和乡村道德立场,折射出知识者自身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5.
试论孔子形象再造的先天性因素张宁(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虽各自“取舍相反不同”,却都以真孔自称。孔学独尊后,孔子形象更是婚变不居,忽而为前贤圣人,忽而为通天教主,忽而为平民先师,忽而为御用文人,忽而为复古...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影响婚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莎士比亚喜剧中人物的婚恋状况进行剖析,可以反观当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婚姻社会的影响。而当下我国的婚姻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关。尽管国别不同,时代也不同,但经济因素对婚姻社会存在的影响却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对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婚姻社会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今社会婚姻状况的了解,为我们理性认识新的婚变现象、正确处理婚恋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张舜清 《中州学刊》2006,(4):130-133
儒家伦理与公民社会的伦理要求最重要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的“原”、“源”不同,因而导致整体伦理架构不同;其次在于二者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认识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公共伦理精神;最后由于伦理旨归异趣,因而伦理诉求侧重于不同的主体。但这些都不足以构成二者非此即彼的理由,相反,二者实有一种相与之道。  相似文献   

8.
与<诗经>中其他婚变诗相比,<氓>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在这首广阔叙事背景下的诗篇中,我们能看到一种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叙事特点、女性形象、社会意义这几方面入手,通过对比揭示出其独特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9.
“劳动”与“实践”概念一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表述过二者之间的区别,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马克思却使用了不同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有把二者混淆使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外延、内涵、思维方式上对二者的区别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一个能在国内走红5年而居然不闹出感情绯闻的明星,已经属凤毛麟角了。 张艺谋、赵本山、周里京、郭凯敏……先后走上了婚变的路。张艺谋以其情变高粱地,证明了中国影视娱乐圈大腕们的感情、事业终于被他们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本文概述了二者不同的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二者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诗经》中其他婚变诗相比,《氓》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在这首广阔叙事背景下的诗篇中,我们能看到一种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叙事特点、女性形象、社会意义这几方面入手,通过对比揭示出其独特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虽然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但二者小说都以描写爱情婚姻题材见长,同样作为知名女性作家,二者都擅长刻画女性、婚姻和家庭,洞察男女间情爱之战的表象和本质.本文将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以及女性人物婚恋观等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分析二者所塑造女性人物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和对文学诸特征的研究,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形式的强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二者不乏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二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俄国语言本体论流派和维特根斯坦称名哲学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具有鲜明的本体论色彩和社会性,而差异性则集中体现在二者不同的方法论基础上,并由此导致了诸多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文化的互证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与文化具有互证关系 ,但二者的互证能量是不同的。本文讨论了汉字与文化互证关系的性质、互证能量的大小和在二者互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万薇薇 《兰州学刊》2005,(5):311-314
温庭筠词主要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抒情,敦煌曲子词则主要通过直接抒情的语言和对人物行为动作及事件的叙述抒情.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有两方面:二者创作主体审美对象的范围不同,二者抒发的感情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8.
何小清 《社会科学家》2006,(Z1):329-330
中国游侠与日本武士在精神气质和行事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由于其社会地位,以及所属社会阶级、阶层不同,二者差异明显.文章通过阐述二者存在的历史背景,分析其本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学高于生活"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高于生活"是多年来流行于文艺界的关于文学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基本命题之一,但这并非一个科学的说法.文学与生活分别属于两个性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创造的、供人欣赏的艺术世界;一个是人实际生活的、谁也不可能离开的现实世界.前者是虚构(网络文学的出现又增加了"虚拟")的、可然的,后者是实在的、事实的.它们作用于人的不同方面,二者是"不同而互补"的关系.这样的说法,恐怕更能够说明二者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也更接近二者关系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张国清 《晋阳学刊》2004,(1):98-100
就神话母题而言,各民族的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精神色彩。羿和赫拉克勒斯这两位神话英雄恰恰说明了这一切。对二者不同的结局和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以及二者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的分析与考察,可以展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