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对家庭生育行为的控制。家庭生育行为控制除了受社会、经济、文化、节育技术等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外,同时也取决于家庭夫妇双方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接受程度,对各种生育因素影响作用的反映弹性和行为态度。在接受程度、反  相似文献   

2.
论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家庭变迁与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呈动态关系和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生产功能、家庭生活方式和养老保障功能等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及政策的制定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审视家庭与人口生育的关系,考察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分析和确定家庭因素对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分析了国内外低生育理论和预期理论之后 ,提出了低生育理性预期理论 ,认为它能够和人口学理论的主流相结合 ,解释我国的低生育状况的原因。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 ,都要重视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4.
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生育行为和结果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以政策法律来规范生育行为;作为生育行为发生的基本单位家庭来说,生育首先体现了家庭和个人的生育目标。当家庭生育目标与国家人口目标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得以解决的方式不外乎三种:一是家庭迫于国家的强制力量而接受国家政策;二是家庭坚持自己的目标,引起国家的强制处罚;三是家庭在自身目标与国家政策之间找…  相似文献   

5.
西方人口经济学,尤其是以贝克尔(Garys·becker)为代表的新家庭经济学,已经从微观角度,广泛地研究了家庭、人口问题,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文试图以其生育理论为基础,从宏观角度分析家庭生育和社会福利关系,运用福利经济学理论来论述:政府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无论在计划经济中,还是在市场经济中,都是社会福利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得以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保证。一、人口生产的家庭最优决策人口经济学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生育的决策权在于家庭(尤其是妇女),家庭能根据其家庭资源有限性的约束条件,以理性计量做出符合…  相似文献   

6.
张冬敏  雍岚 《西北人口》2012,33(1):70-74
为测定生育政策调整对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本文选择四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10—2080年间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将面临着劳动人口供给量大幅下降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两大难题;生育政策的调节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两大问题的问题;其中从现在起实行"父母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调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稳定低生育水平 理性与实践的思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进行了界定 ,认为在 2 1世纪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定义低生育水平为等于或低于更替生育水平。作者还结合我国 30年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的思辩 ,并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30年实践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浙江人口发展为例 ,对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中的五大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要处理好生育水平“稳”与“降”的关系。二、要处理好生育政策“稳”与“放”、“调”的关系。三、部分区域要处理好人口变动“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关系 ,避免人口自然增长的控制成果被机械增长的人口浪潮所淹没。四、要处理好人口控制机制“社会控制”与“家庭控制”的关系 ,要变社会外部制约机制的有效控制为家庭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控制。五、要处理好老年福利“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家庭生育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决策权分散在社会各个家庭单位,家庭选择孩子数量与质量。家庭生育孩子是由孩子报酬(包括非货币报酬与货币报酬)和成本差额确定的,家庭生育孩子遵循一系列经济选择过程,并对这些选择过程展开经济学分析。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对生育选择行为的各个变量施加影响,使得家庭自动实施优生优育知识,达到合意的人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也是建立家庭、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前提。一个婚姻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一个新的生育单位的产生。婚姻和生育是紧密相连的人口活动形式。因此,婚姻管理和生育管理两项工作应该相互统一,由一个管理机关来承担。但是,我国的婚姻管理自解放以来一直由民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困难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抚养费是公民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子女而从经济上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是对社会增加的公共投入的一种补偿,其名称由“超生罚款”、“计划外生育费”演变而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制度对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强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规范、调节公民的生育行为,抑制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规定,“在现阶段,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给予必要的经济制约”。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法律上确立了…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早期的家庭政策是通过普适性的福利性手段减少家庭贫困,全面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完成人口转变之后,家庭的发展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为达到国家的人口战略目标,西方国家的家庭政策从覆盖全民的福利性保障,逐渐转为在保证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鼓励生育。当前西方国家在家庭政策的实施中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家庭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产假、生育补贴和工作保护,以及儿童看护和教育政策。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政策的已有经验,我国家庭政策体系可以采取"保基本、广覆盖、福利与调控人口并重"的政策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人口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潜在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加剧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东北地区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最好的地区,人口长期处于超低生育水平,在全国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困难和人口问题并行,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老龄化问题加剧。同时,国家两孩政策、三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提升东北三省人口的生育意愿,一个孩子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的实际子女数量。为探究东北三省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本文根据2017年东北三省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照料形式以及社会照料预期可负担成本对于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根据社会照料的预期可负担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值对比分析其对于城市和农村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二孩的决策并不是由女性主导,而是受到家庭的综合影响。相较于家庭照料,社会照料显著降低了受访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社会照料预期可负担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另一方面,当社会照料的预期可负担费用低于实际费用时,女性的生育意愿会被显著抑制。这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社会照料的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降低其生育意愿。以上结论显示东北地区已经进入了成本约束型低生育发展阶段,建议加大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0-3岁婴幼儿早托机构以及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育政策调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激发农村育龄群体的三孩生育意愿是政策落地的关键。本文认为农民家庭三孩生育意愿具有较大的政策激励潜力,故而借鉴理性选择理论建立农民家庭禀赋与社会保障对三孩生育意愿的分析框架,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相关数据,构建Bi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框架。主要结论有:家庭经济资本与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保险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产生“挤入”效应,养老保险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产生“挤出”效应。主要建议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提升生育福利,提高家庭经济能力以降低生育成本,制定政策优化代际合作育儿人力资本,引导树立科学的人口资源生育观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政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背景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由于生育行为是在微观家庭内进行的,生育政策必然要对家庭夫妇生育数量做出规定。这种规定,如果仅限于政府的文件、则仍属政策范畴;如果经一定的立法程序通过,就升华为…  相似文献   

16.
从甘肃酒泉的农村"二孩"实践看生育政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现行生育政策要不要进行调整?调整的理由和时机是什么?随着生育水平连续十余年低于更替水平,以及人口结构问题日益凸现,对于上述问题的讨论似乎愈加激烈,"长期稳定"派与"适时调整"派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桂世勋,2005)各执一词.观点的分歧是对于现行生育政策作用的认识.取得共识的是中国"提倡一孩"的现行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众说纷纭的是现行生育政策持续下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会造成怎样的人口后果.  相似文献   

17.
"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在生育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数据,尝试测算了现行政策不变、"单独"政策和"二孩"政策3种生育政策条件下未来5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动情况.对不同方案下人口与经济社会后果的初步分析表明,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宜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19.
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解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罗丽艳 《人口研究》2003,27(2):47-54
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将孩子的成本效用分析拓展到家庭以外 ,分析孩子在家庭内的成本效用及社会总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揭示家庭意愿生育水平与社会期望生育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内外部成本效用的不对称。认为生育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家庭生育决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人口委把"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人口计生"陇家福"工程,通过完善家庭政策,向家庭提供标准化、个性化、多样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服务,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成为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一项惠民举措。着力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为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实施人口计生"陇家福"工程,全省基本建立了以国家"三项制度"为龙头,以省政府"两个提高"为基础,以各级特殊奖励为补充,以部门协作联动为抓手的人口计生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