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跨世纪的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政府职能公共化 ,是一种同经济市场化伴生的 2 0世纪现象。该文以转型中的我国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为切入点 ,强调政府集权、全盘公有化和计划化的城市经济已经“一分为三”———主体不同、所有制多元化、宗旨不同的公共经济、产业经济和消费经济。以大市场为依托的经济中心城市已经从传统的“政治城市”转化为现代“公司城市” ,“一切为了繁荣和拓展市场 ,一切为了满足市民和企业的公共需求”应成为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主导方向 ,应尽早把城市政府改革建设成为“民主、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新城市·新视点──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观点,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文化复兴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变动趋势,认为“一体化”、“信息化”、“生态化”和“宜人化”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潮流,指出构造21世纪新城市的目标体系应定位于“开放城市”、“智能城市”、“山水城市”和“家园城市”等四项主要内容,并相应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新方法与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美国城市发展问题与联邦政府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城市化主要是 1 9 世纪后半期和 2 0 世纪最初 2 0 年间完成的,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举世无双。城市的兴起,使现代生活为之焕然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难题和困扰。针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深入探讨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病”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将对我们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和施蛰存分别是“京派”和“海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二人具有相同的城乡二元文化心理 ,其作品形象的反映了在 2 0世纪 30年代中国由乡村步入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所经历的痛苦而艰难的心理蜕变过程 ,研究二人小说中的城乡二元文化 ,对于我们认识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城乡二元文化母题 ,厘清 2 0世纪城市小说的发展轨迹 ,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多功能、高效率的要求,迫切需要更新观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城市的科学管理是个多层次、分系统的巨大网络,按其系统职能的构成,可分为三个层次。正如上海、北京已实施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驾驭“两个轮子———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驱动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科学管理的本质和重大作用,应提高到“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和综合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期美国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城市开发建设中经历了 2 0世纪 80年代的“边缘城市模式”到 90年代的“新城市主义”的转变。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角度探讨其转变的哲学理念 ,揭示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提倡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香港小说中 ,经常出现“此地他乡”与“失却城市”的主题 :可能是漂流异国怀念故乡 ,可能是感慨眼前的城市面目全非 ,或者是新旧移民在安居乐业中透露对城市的陌生感 ,更对现代都市形态(噪音、建筑、生活方式 )感到疏离。文章将具体分析以上几种“他乡”与“失城”故事类型 ,试图探讨这些小说创作与所谓“香港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描写现代都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城市诗 ,是 2 0世纪新诗发展中现代性趋向的一个重要方面。郭沫若的《女神》及稍后的其他诗歌创作 ,在这方面的实践 ,可视为中国现代城市诗先驱性的探索和尝试。在这一系列诗作中 ,他由重视情感的表现 ,到重视感觉发掘 ,特别是重视新的感觉和经验的开掘 ,重视用“近代人的脑筋”对新的感觉与经验的发现与捕捉 ,从而实现了诗歌美学上的突进。其“雏形”期城市诗的价值在于 ,它不仅提供了新的感觉与现代性审美转变的信息 ,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新诗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描写现代都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城市诗 ,是 2 0世纪新诗发展中现代性趋向的一个重要方面。郭沫若的《女神》及稍后的其他诗歌创作 ,在这方面的实践 ,可视为中国现代城市诗先驱性的探索和尝试。在这一系列诗作中 ,他由重视情感的表现 ,到重视感觉发掘 ,特别是重视新的感觉和经验的开掘 ,重视用“近代人的脑筋”对新的感觉与经验的发现与捕捉 ,从而实现了诗歌美学上的突进。其“雏形”期城市诗的价值在于 ,它不仅提供了新的感觉与现代性审美转变的信息 ,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新诗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项目是为整个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共同的、一般的基本服务的各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 ,它的建设和管理是当代城市经济管理的新内容和新重点。如何把握现代城市发展项目的功能和特征 ,科学制定城市项目管理的评估原则、基本流程 ,准确运用“效益—成本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项目投资方案 ,使城市项目管理取得最佳效益 ,是广大城市管理者和经济理论探索者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营销理论、经营城市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数字城市理论等等.现代城市管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经验性和理论性是现代科学的两个基本特性,而现代管理科学至今在总体上仍处在经验科学阶段,是一门不成熟的现代科学。管理哲学是交叉于科学哲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相对于至今仍处在经验科学层次的特殊管理学,管理哲学是理论科学层次上的一般管理学,即管理学的元理论。要使自己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现实科学,现代管理科学有必要把自己从经验科学层次提升到理论科学层次。加强管理哲学研究十分必要,这不只是实现管理科学从经验科学到理论科学的向上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对管理科学与非管理科学加以综合创新的会通工作来实现管理科学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管理: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管理学取得重大的发展,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当前,管理学正在经历着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本文在分析管理学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文化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与标志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4.
现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科学技术通常从三方面影响着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自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开始席卷全球,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也改变了这个时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分析现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并指出它是单极性和多极性、封闭性和开放性、优化和非优化、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相关学术文献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探测了中国社会工程学研究的演进、研究主题与前沿;指出有关就业、社会公益、城镇化、三农、城市管理、分配公平、老龄化、医疗改革、文化工程等问题是社会工程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其中文化工程、养老、医改与健康工程问题、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成为该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并基于计量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社会工程学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与马尔库塞科技伦理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与马尔库塞,作为20世纪西方社会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具有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但由于他们的理论着眼点、思维方式及所处地位的不同,又使他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相比较而言,爱因斯坦强调的是科学之善,注重的是科学的实证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持赞美、肯定、积极、乐观的态度;马尔库塞强调的是科学之恶,注重的是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持批判、否定、消极、悲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管理沟通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学组织特征的分析入手,从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的视角,结合管理沟通理论的运用,对现代大学管理沟通的本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现代大学管理沟通具有学术性、畛域阻隔、分散性、外部敏感性、人性与亲情以及沟通手段的现代性等六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后建设时期。面对新的环境,政府必须主动求变,更新理念,转变职能,将工作重心从建设转向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硬件设施的效用,满足居民日益丰富和发展的需求;通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有效率有效力的政府治理,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香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其百余年城市管理中的制度建设和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