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是社会中的一个“微生态系统”,社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方式也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更专业的、更人性化的服务必然成为今后的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外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发达国家,社区发展已经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社区参与社会管理是当前重要的社会管理策略.表现为:一部分社区发展已经法制化、制度化;自治的程度越来越高.服务的范围日益扩大;专业知识在社区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应该借鉴其经验,提高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重视社区能力建设不应只重视时社区提供物质资源,仅局限于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重视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政府与社区志愿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社区组织真正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发展的管理中,真正实现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3.
郭瑞 《社会工作》2012,(10):91-93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西宁社区志愿服务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尝试依托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寻找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持性因素,以期构建起坚实有效的支援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开展社区教育的新型组织载体。文章在对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教育开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借力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力量,创建新型社区教育模式,争取后发之势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孙亚丽 《社会工作》2011,(18):73-76
社区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环境和区位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一场具有国际环境背景但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环境和设施;更主要的还在人,在于人的精神、满意度、归属感和凝聚力。本文把理论上定义的社区概念和现实意义中的社区实体相结合,以北京市YF社区这一新兴公寓式社区为案例,以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基础,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社区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环境和区位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一场具有国际环境背景但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环境和设施;更主要的还在人,在于人的精神、满意度、归属感和凝聚力。本文把理论上定义的社区概念和现实意义中的社区实体相结合,以北京市YF社区这一新兴公寓式社区为案例,以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基础,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略论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巨盛 《社会工作》2011,(20):43-45
社区社会管理事关居民切身利益,更关乎更大地域性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和繁荣,其意义绝不可小觑。社区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否能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是否能善于组织和发动社区居民,重点在于推动居民的民主参与、民主自治,充分发挥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力量,真正从改善民生角度,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管理内容和管理队伍方面不断加强创新,惟其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下社会管理的热点话题。文章对广州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搭建了与众不同的组织载体、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社区教育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有效形式,也将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变迁和社区建设的发展,治理理论和协同思想逐渐被运用到社区领域。社区协同治理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社区公共事务社会化,其本质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调整与治理结构的转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社区模型更注重治理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多元化目标的有效凝聚与整合,实现各种力量整体功能的优化和重组,从而实现社会整合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是社会管理创新在刑罚执行领域的重要体现,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的特点与社会管理创新不谋而合。应成立专门性质的民间组织进行社区矫正,发挥家庭的感化作用,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建立高素质、多层次的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2011,(6):33-34
面对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积到城乡社区的新形势,如何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吉安市以四个坚持为切入点,在加强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荔湾区首先探索社区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进而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从现实情况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搭建信息沟通传播平台、发展社会组织壮大网格队伍、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从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两个维度选择内生式与外生式、公益性与互益性两对社区社会组织属性,对其进行了中观维度的地方政府培育模式案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模式包括枢纽赋能模式、自主引导模式、专业依赖模式、整体营造模式。不同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社区发展情境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互助组织、精英社工机构综合采取赋能、引导、依赖、营造等培育策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要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治理效能的发挥,应当重新梳理现有培育类型和培育方向,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上创新街道级购买规定,引导社区社会资本生成以巩固培育效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市民政局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创投)工作,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和民生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面对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积到城乡社区的新形势,如何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吉安市以“四个坚持”为切人点,在加强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万玲 《探求》2013,(5):32-37
实现外来人口稳定有序的社区管理是社区融合乃至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笔者通过对广州市S社区外来人口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与梳理,进而针对外来人口如何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并与本地人和谐相处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广州市更好地实现外来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政策性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群体相互依存、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城市社会的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小社区”变成“大社会”,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结构层次的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并日益多样化,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既是实现青年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完善当下青年农民工服务与管理的客观需求。天津滨海新区"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在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健全以社区为依托实现青年农民工深层次城市社会融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社区工作的涵义社区工作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并列,被称之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本方法。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社区工作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  相似文献   

20.
黄梅芳 《社会工作》2011,(24):79-81
社区就业服务有利于缓解社区居民就业压力,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区服务的需求,是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服务工作。在对桂林市社区居民的就业服务与管理状况进行随机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