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琳 《中国民族》2012,(9):14-19
在2012年5月底落幕的"2012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贵州"苗疆故事"顶级苗绣图案蚕丝围巾捧得金奖。这一荣耀,给予了创意者极大的鼓励。他们在探索开发"民族与时尚联姻、传统与现代结合"产品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苗绣是贵州的宝贝,是贵州的‘奢侈品’,我们以苗绣元素开发一系列产品,就是要将它打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贵州是我国反贫困战略实施的重要省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比,呈现出入境旅游人数少、逗留时间短的特征。因此,区位因素的制约成为贵州入境旅游的瓶颈与障碍。近年来,贵州不断后发赶超,贵州省委省政府秉承"生态贵州""多彩贵州"的理念,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三块长板"之一,明确了旅游的新定位。本文将结合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相关情况,提出贵州省旅游发展的相关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骆越族群曾经为中国百越族群的一支,是战国至汉代时期活跃在岭南的大部族。骆越人曾经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贵州西南部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所以,我在这里也并不否认骆越族群确实曾经在大明山西南麓聚居过,而且不少地名确实也是骆越地名的遗存(在西瓯骆越故地,经常可见的地名为"那xx"、"陆xx",一般可以认定这些是语言在地名中的沉  相似文献   

4.
尝闻“有病请医生”。但是,在贵州的苗、布依、水等民族的语言中,就没有“医生”这个词汇,而是“有病找药吃”。“找药吃”,其含意有二:一是说,这里到处可以找到药;二是,这些少数民族中知道药和会用药、制药的人多。实际也正是如此。人们都知道贵州的山多、林多、药也多;这里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周庆伟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33-135,15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朱基总理不久前在视察贵州省时指出 :西部大开发贵州是一个重点。在谈到贵州在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时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钱运录说———西部大开发对贵州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扩大对外开放等内容 ,非常符合贵州发展的实际情况。钱运录省长说 ,去过贵州的人都知道贵阳市有个“大十字” ,那是贵阳市的交通枢纽。贵州的开发 ,就是要建设全省的交通“大十字”。在这里 ,公路建设又是个重点 ,就是…  相似文献   

7.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罗甸县,是布依族、苗族聚居的山区,过去,这里山高、天小、地窄,人也穷。早年,搞果蔬专业的人,分配到这里,有的改行了,有的调走了。1964年贵州农学院毕业,分配在省农科院园艺所工作的女助理研究员李桂莲,却从166公里外的省城贵阳跑到罗甸,何苦?说起来这是几年前的事了。1979年,李桂莲作蔬菜生产考察时来到罗甸,这里六个区海拔在4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9~2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解析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继而以"文化贵州"目标视域反思当代贵州文化建设呈现的系统性缺失、核心价值定位局限;针对近年来兴起的"古苗疆走廊"研究,揭示其廊域文化的"自觉性""类本质"特征,其代表的贵州文化"主体性"内涵特征;以贵州文化的系统性完善、"主体性"内涵为导向,初步建构其申遗理论研究范式、相关学术课题研究范式、文化品牌项目实践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状况,大力弘扬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人学习吴兴春,阶级立场最坚定,毛泽东的红旗高高举起,人民当中扎下根……这是飘扬在贵州都柳江畔的歌声.吴兴春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象一根根拨动着的琴弦,震荡着各族人民的心.现在,在吴兴春的第二故乡——贵州省从江县,人们热情地歌颂着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也歌颂着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被誉为"苗家侗家的好儿子"的吴兴春.当你踏入从江县境,无论在街上或商店、邮局、旅社  相似文献   

12.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与广西生态博物馆群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中国的重要实践成果,两者分别被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一代模式"和"二代模式"。广西生态博物馆群相对贵州的"一代模式"在具体运作上有了许多创新,模式更为成熟。两者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也面临许多诸如人才匮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9月7日,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和贵州师范学院共同主办,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会具体筹办的第11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暨世界仪式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师范学院召开,这也是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第2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14.
<正>9月7日,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和贵州师范学院共同主办,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会具体筹办的第11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暨世界仪式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师范学院召开,这也是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第2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15.
湖南侗族有85万人口,除邵阳市的绥宁、城步有少部分外,大多聚居于怀化市的通道、新晃、芷江、会同、靖州等县。这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湖南侗族和周边的贵州、广西侗族一样,随着历史的进程,生活的积累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其饮食特点在湘菜大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黑、红、绿、黄、白,五色同享;酸、甜、苦、辣、咸,五味偏酸"的饮食喜好和习惯。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贵州黔西县是个多民族杂居县。这里一些党政部门对民族工作不够重视。凡有关发展民族事业方面的用款申请报告,主管部门几乎一律签送民委处理。如全县28个民族乡的公校、民校、卫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苗族兄弟聚居的黔西南山区,是“夜郎古国”故地,曾以妄自尊大而载入史册。时移世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有些什么变化呢?这里能否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呢?在今年初夏我踏上了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穷则思变,夜郎不可自小“想起贵州,就想起六山。”记得这是一首诗里的第一句,我真为这位诗人的联想叫绝。是的,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的贵州,哪儿不是山呢?在这十七万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山地丘陵竟占了97%。正是因为这山,千百年来遮障了各族山民的视野。他们世世代代守着宝山受穷。直到现在,贵州仍是全国最穷的省份,而黔西南州则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被视为“干人”中的“干人”。到1985年,黔西南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254元,只  相似文献   

18.
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非常符合当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贵州布依族三大土语区的调查,从消费文化的物质层、观念层、制度层发现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特点,挖掘其内在的积极价值,为民族地区消费升级和小康社会建成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老屯一带的苗族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渴望白银的民族。这种柔软而富有光泽的金属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财富。贵州台江老屯、施洞一带苗族女子的盛装是整个苗族各支系中最为华丽的。这里  相似文献   

20.
走进那鲁米     
地质学家说:喀斯特的全景在贵州,贵州最具典型的喀斯特在毕节──这里的风情浓郁,这里的山川秀丽,这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溶洞漂流线,这里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风水宝地。那鲁米──一个雄奇苍浑的语言单元,被戴着绚丽的世纪光环,蕴涵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向世人发出深情的召唤。那鲁洞群的发现在毕节城区西北部岩溶发育地带,有一个彝家小山村。村里有条澄静如练的小河,河里出产透明的银鱼和珍稀的大鲩。清清的小河水九曲回还,流经伏流洞桥十余个,其间最大的一个溶洞叫那鲁洞。传说彝族先民曾在洞里邂逅美丽的小黑龙。在彝语里,那鲁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