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芳 《阴山学刊》2021,(2):79-88
学术失范现象不断发生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的学术阵地,对维护学术尊严、捍卫学术精神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把关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实现“互联网+编辑把关”,要从“编辑”到“编辑+”转变。数字时代的到来会使人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容易使编辑工作重心产生偏移。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编辑的学术素养仍旧是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是要以体现学报的学术特色、在内容上确保学术品位、在编辑工作中实现现代化以及在学报编排中要实行规范化。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必须要实行学报编辑角色的转型与重新定位,以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华 《学术界》2004,(5):146-155
"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倡导"学者编辑化"的理念,高校学者编辑化正日益成为高校选择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学刊的主编及编辑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旗帜性人物.学报编辑同时具有学术管理的职能、学术研究的职能以及学术服务的职能,要胜任学报编辑工作,除了要强化刊物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之外,一定要强化刊物的市场营销意识.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重要性,指出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提高学报编辑学术素养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编辑业务能力一级高山得道德。如此学报编辑才能站在时代与科学前沿,拓宽视野,使学报工作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校内学风浮躁与不良学术道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大多发生在论文发表环节,主要表现为: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缺少完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职制度异化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报学术道德建设的路径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报编辑"把关人"的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学术道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建设,充分借助网络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鉴别能力。高校学报应凭借甄别学术不端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肃学术道德的重任,从源头遏制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通过高校学报编辑的努力,增强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促共进,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冰 《理论界》2010,(2):168-169
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事关学校形象,同时学报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的提高与学报编辑自身的素质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学报编辑的自身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如何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报办刊质量的高低。在比较分析人员素质结构的二分法和三分法基础上,根据高校学报的质量标准要求,提出学报编辑人员应当具备政治素质、学术素质、编辑业务素质、出版业务素质和服务素质等。阐述这些特定素质要素的基本内涵,再以人员素质结构的三分法为基础,提出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全面素质结构模型。并结合编辑工作对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进行论述,这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以及对之进行考核评测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士义 《理论界》2005,(4):218-219
高校学报作为一类学术期刊,是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为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贡献。提高学报质量是学报工作的永恒主题。影响学报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报编辑的素质是决定学报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之一,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是提高学报质量的基本途径和工作重心。笔者认为,学报编辑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报作为学术理论刊物,其性质决定了它的主要功能是学术研究,但事实上,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很难与政治截然分开,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9.
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首届全区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优秀奖评选活动,自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三十日在内蒙古工学院进行。此次评选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自治区高校文科学报工作的改革,鼓励编辑人员深入钻研业务、开展编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利于更快地提高自治区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使自治区高校学报更好地进行区内外学术交流,并推荐参加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的评奖单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工作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全面提高学术质量,建立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是特殊的学术载体 ,编辑意识是其学术活动的灵魂。作为其基石的首先应该是现代意识 ,其次是创新意识 ,再次是精品意识。确立三种意识不但能够在策划、组稿、编辑几个方面得心应手 ,而且还足以为新的学术观念的确立寻到支点 ,始终保持高校学报的个性和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2.
吴凌霄  李登叶 《云梦学刊》2012,33(1):149-153
高校学报出版周期较长,是多年来一直影响学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报出版周期的长短不仅关系到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否及时发表,而且关系到这些成果的时效性及能否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实现其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问题。学报的出版包括许多环节,其中直接与编辑或者编辑部相关的环节有收稿、编辑初审、专家审阅等,这也是缩短学报出版周期的几个重要环节。为此,要做好稿件初审工作,加强专家二审工作,做足专家审稿意见的反馈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学报对推动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高校社会科学事业和培养学术新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着缺乏特色、千刊一面、发行量小、发展受限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及管理体制上的整齐划一性、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量化标准、编辑部人员缺乏创新精神等方面。立足高校是实现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高校学报应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形成特色栏目,加强专题研究避免泛综合化的路子,提升编辑学术修养,以实现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各高校应当重视开发本校学报资料室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学报资料室信息资料的整合、加工、使之成为读者可利用的文献资源,从而提高学报文献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报资料室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扎实的基本功的养成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明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熟知学报的编辑流程,提升学报编辑的素养是培养编辑基本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窗口,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辑所从事的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素养良好的编辑通过编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打造精品学报。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在学报界及期刊编辑学界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与学术风气;学报编辑业务;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学报文化是知识缔构、知识积存、知识传播的文化。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包括学术意识、前沿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学者意识和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理工高校文科学报质量不仅关乎学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科学学术产品的生产与传播。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文科学报必须更加坚守学报的学术品味和促进学术质量的不断提升。要想办好理工高校的文科学报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应该转变办刊理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保持和创新特色栏目,以创办精品学报为目标,努力培养稳定的作者群,严格审稿程序,确保稿件质量。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编辑主体创新和编辑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 ,扩大高校学报的传播广度和拓展其传播深度 ,使更多的高校学报加入到核心期刊的行列是我们高校学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为此 ,在编辑工作中应积极开展调研 ,增强刊物特色 ,提高刊物质量 ,为进入核心期刊行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