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大专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能力.大专院校可开设"教学超市",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五年制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因自身身体素质差以及自卑、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产生了负性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五年制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负性情绪以及应对方法,期望能提高大专院校体育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居住环境的研究是中国传统住宅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 ,本文试图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 ,阐述传统居住环境与古典文化之间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 ,探寻传统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从而引发对于现代居住环境文化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是在不同尺度上营造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的方式,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居住环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城市及生态建筑的系统分析研究,寻求营造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的指导方法,探讨建筑师在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新命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的考察,初步分析现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切实改善提供依据。并介绍了日本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点,以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4老年人;;老年人设施;;居住环境;;人──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住环境的定量评价一直是一个困扰学术界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对城市居住环境影响因素及传统的居住环境评价方法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住宅出售价格与城市居住环境间的关系,探讨了利用住宅出售价格来定量评价城市居住环境水平的思想和方法。该方法应用经典Hedonic模型并对其进行变换,将住宅价格中与住宅本身相关,而与居住环境不相关的因素所决定的那部分价格分离出来,从而达到评价城市居住环境水平的目的。最后针对此种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几个可能的方向。此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和便于动态跟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居住环境系统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两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分析了居住环境教学方面存在的内外环境脱节的现象和问题 ,以社会发展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为背景 ,阐述了作者近年来在居住环境教学改革中探索居住环境一体化系统教学的新观点、新方法 ,以及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大专院校学生缺乏设计思想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同时阐明了教师用工程实例作为例题来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的做法,这对大专院校从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文章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行为和居住环境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对策,以期得到更多人的共同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县城作为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单元越来越受到重视,县城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与城镇化的推进紧密相关.对辽宁省五个县城调研发现,以县城农民工居住环境为调研数据,采用县城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两个指标衡量县城差异,采用居住质量、人均居住面积和邻居类型三个指标测度居住环境,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和Mlogit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县城经济实力越强,农民工居住质最越好、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同市民混居的概率越大;县城人口密度越大,农民工居住质量越差、人均居住面积越小、同乡聚居的概率越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城应注意人口密度扩张的强度,保障和改善农民工在县城务工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景颇族居住环境及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居住环境的有地理和人文两大因素。该文在分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对组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地貌、植物、建筑、小品、装饰、民族风情广场等要素的特色进一步地分析 ,探讨了景颇族文化的内涵。尝试为多元化的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王正刚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81-84,101
通过灵璧观赏石的尺度、色彩、审美特点等元素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组成、特点和民俗文化等因素相结合,对灵璧石在现代居住各种室内环境装饰中的运用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对灵璧石在室内居住环境中的运用手法进行了重点论述,诠释了灵璧石在现代居住室内环境中的装饰、陈设、观赏方法,并以此探索在新的形势下灵璧石文化对中国室内居住环境带来的发展、启迪与影响,对我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积极的发扬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居住所包涵的丰富环境空间章法及文化,为现代居住环境的创造提供了有借鉴价值东西,并为现代住宅的设计寻找到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节能的居住环境是现代住宅及其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居住环境思想,儒家的万物系统循环变化思想与现代生态居住环境设计中的“系统设计”观正相符合;道家万物“周行”、“复命”的运行规律与保护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佛教的缘起说引导人们从万物的共存性出发走向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实践;风水学中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则对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建筑思想等有重要借鉴意义。这些生态居住环境思想对现代住宅及其环境设计有很多启示,比如文脉保存、降耗节能、生态和谐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别墅建筑的历史原型与演化的研究,探究中国传统中结合自然的居住原则,发掘古老的居住环境意识与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对创造现代人居环境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身体机能和自我恢复功能下降,老年人成为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从居住环境和社会地位入手探究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资源和主观社会地位均会显著作用于其健康水平。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仅呈现明显的地位化特征,而且还与外在的环境资源联系紧密,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健康不平等的"物质主义模型"。因此,政府在制定与老年人健康有关的政策时,应将老年人居住环境所包含的物质资源和情感资源考虑在内,充分发挥居住环境资源在提升老年人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小区内的户外生活实态及障碍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行动不便者对户外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意愿,为使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居住建筑群体中交往空间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为人提供居住的空间与场所,更要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来满足居住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文章通过对城市居住建筑群体环境中交往空间的元素与素材的分析以及对交往空间层次的划分,探讨了交往空间的产生途径,提出积极营造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多维化与人性化的交往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民居与环境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这种思想观念积淀下来,形成独特的东方文化意象,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相应的思想和行为,丰富了东方世界关于理想的环境观的层次和内容,使环境观念从当初简单的“物境”的追求扩展到对“意境”的追求,使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增添了理性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居住环境,讲求一种典雅、幽静、朴素、自然的山水环境,讲求朝向、空气、阳光,使居住环境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沟通,形成“天人合一”的典型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一月底,我校美术学院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美术设计展,展出美术设计系57名专修科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一百余件。这样的工艺美术展览在上海还是首次。这次展出的作品,其特点是注重艺术与实用的结合。展品都是学生们结合设计任务精心创作的,有广告招贴、包装装潢、瓷版画、磨漆画、壁挂、工业设计和其它装饰品。招贴画《“87”国际居住年》以简洁的画面,表现出了上海改善居住环境的宏伟规划,荣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