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人才的严重流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危机,因此研究基于人才流失的危机预测预警管理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危机征兆,然后提出了危机管理运作流程,构建了人才流失的预警指标体系,探讨了相关管理对策,期望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健全和持久运作。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危急情况下需要进行危机管理。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方法包括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找出潜在危机并评估其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依据潜在危机拟定危机管理计划,迅速做出短期决策,与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并拟定对策。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通过预测、预防和准备、确定和控制、经营正常化、总结和评价等过程来管理。  相似文献   

3.
引言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风险,但也迎来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中最为活跃的管理模块,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应对一切风险的根本,而且绝大多数的危机是由于企业内部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人力资源危机的管理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本文将BP网络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的研究之中.首先从BP网络本身的特点和我国企业薄弱的基础管理水平两个方面,阐述了将BP网络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研究的可行性;然后依据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涵的界定、国内外专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和意见等,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BP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最后将其运用到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之中,指出其在判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状况、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主要来源、提出企业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对策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艾洁 《经营管理者》2013,(19):105-106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实施,对企业人才管理和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包策略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危机,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使用,应格外注意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本文中笔者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含义、外包策略的意义、外包策略带来的风险以及外包策略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其他学者以供应链,人力资源等管理领域为主做风险研究,本文主要以制造企业为主体,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风险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本文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想结合的方法,明晰了质量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理论,同时提出了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风险控制方法与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已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传导至我国的企业,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风险。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钟红 《决策与信息》2010,(6):129-130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非核心部分业务外包出去,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含义、作用、风险及化解风险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是企业最主要的生产力,而人的行为又是最难预测的,由人力资源管理诱发的危机常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因素分析、因子排序,得出结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诱因主要有企业人力资源组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领导能力、企业留人措施。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适应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企业人事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规避投资风险和用工风险,促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事务性向战略性的转变,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应运而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人力资源运营模式的运用,实质上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对外部市场的开放,即由封闭转为开放,由内部管理转化为外部市场化管理。当然,这一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自身存在着一些风险:员工抵触风险、人力资源外包商的选择风险、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宏观环境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企业方面,基于企业目标明确外包内容、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并实行有效的监控、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方面,积极参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事务、积极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外包商方面,既要不断拓宽人力资源外包领域、更要注重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本企业内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