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少数民族罪犯的权利保护兼具民族与罪犯双重敏感因素,是人权保护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少数民族大都虔诚地信奉着自己的宗教,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乃至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影响重大,进而使少数民族罪犯的权利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监狱在少数民族罪犯矫正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既能实现罪犯矫正目的又能保护罪犯应有权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该文试图从宗教信仰对青海藏族罪犯矫正与权利保护的影响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述对少数民族罪犯权利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工作自由权有其系统含义和重大意义。国际社会对工作自由权的适用极为重视,但工作自由权在我国的立法适用却存在缺陷。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推进工作自由权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作为一种权利形态进入宪法视线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与近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历史进步的结果.公民受教育权是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属性兼而有之.作为自由权的受教育权,要求国家不得制定侵犯公民自由权利的法律和要求国家不得非法干预教育自由,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受教育权主要是以社会权的形态表现出来,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其实现需要国家积极的作为,为教育的实施准备充分的外部条件,同时也要进行干预及控制.干预和控制的正当性在于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不仅仅只是对国家的总体目标具有工具性价值,其内在的和根本的价值在于促进公民个体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还应从基本权利的性质中体会国家干预和控制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崔晓晨 《理论界》2011,(1):69-70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管理的对象是罪犯,监狱警察在管理教育罪犯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罪犯在监狱里应该实现认罪、悔罪,重新做守法公民的目标,但是当前罪犯普遍没有清醒认识自己的罪行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伤害,罪责感差,对于这个罪犯群体,仅仅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探讨如何充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做一个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5.
陈嘉林 《南方论刊》2022,(1):65-67,82
婚姻自由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婚姻自由即当事人基于其自身意志,自主自愿地决定结婚与离婚,不受国家的强制、限制或其他方式的影响.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权利,在基本权利概念的演变历史过程中,婚姻自由权亦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然而民法典制定的关于离婚冷静期条文,使得原本可以...  相似文献   

6.
罪犯权利因实现刑法目的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罪犯人身自由被剥夺而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是,罪犯是人,又具有公民资格,所以其所享有的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目前我国对罪犯权利保护的现状,还需要通过培养公民的人权意识,不断完善立法、司法保护,推进监狱改革,大力发展经济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罪犯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本应受到宪法的平等保护,中国农民工迁徒自由权被限制本质上就是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这一政策和事实的出现是宪法的不明确保护和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非法剥夺;更进一步讲是发达地方政府对不发达地方政府的不平等对待.立法机关要在宪法中明确公民的迁徙自由,政府和社会要创造和谐的环境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中央政府统一落实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中央政府财政负责基于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经费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恢复确认迁徙自由权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迁徙自由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首先从宪法上确认迁徙自由权是我国发展经济、保障人权、深入改革及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目前各方面的发展来看,宪法恢复确认迁徙自由权的条件已具备,实现迁徙自由权的条件正在进一步成熟,而且也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6,(3)
受教育权作为法律概念,在实在法上表现为一项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探究其属性与局限性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通过分析可知"受教育"可以同时作为宪法权利与法律义务并存;受教育权兼具消极自由权、积极自由权以及机会平等权之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审视可知受教育权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并且其与学习权概念联系运用可以更好地涵摄人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表达自由权是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三种权利属性的综合体,网络表达自由权是表达自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自由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形式。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性特征为公民匿名行使政治表达自由权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可能,并成为政治表达权利本质中的一种天然属性。然而,网络匿名政治表达权与网络实名制之间存在着现实的冲突,因此实行有限的实名制就成为必要,即排除网络政治表达的实名制,将实名制局限于非政治性的网络商业活动和网络民事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权作为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在世界各国广为重视,联合国也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将其作为基本人权予以规定,在我国恢复这一权利是尊重人权、实现人人平等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制约,公民一直没有完整享有过这一权利,建国初期的第一部宪法曾明确规定这一权利,但以后的几部宪法包括现行宪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现在已具备成熟的立法环境,尽快立法恢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了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问题。表达权即表达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网络表达自由是当前我国公民表达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增进知识追求真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当前我国还存在诸多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我国公民网络表达自由权的实现,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表达自由的理论研究、完善网络表达自由的相关立法等措施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我国公民的表达自由权。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受教育权具有多种面相,有必要从基本特点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自由权和社会权、受益权和积极受益权、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权利义务观和权利观的比较,公民受教育权本质上属于社会权,应该精确地界定为积极的受益权、文化权利,并坚持权利义务观.  相似文献   

14.
在监狱工作中,罪犯改造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化丑为美的艺术活动,是监狱干警在罪犯改造过程中遵循罪犯改造和艺术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改造手段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改造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罪犯改造活动.从美与丑的关系着眼,可以看出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的必然性.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提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是增添社会美和减少社会丑的需要,是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是提升干警自身的美的素质的需要,是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罪犯改造理念、罪犯改造手段、罪犯改造环境、罪犯改造成果以及监狱干警的自身等诸多方面.其主要实现目标,关键是造就罪犯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宗教信仰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一样,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其他法律、法规尤其是宗教事务条例将这一基本人权进一步细化,宗教信仰不受政治权力的非法干涉,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非法侵犯。宗教信仰者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的福祉,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共同福利的追求.财产权在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实现生命权、自由权等权利的物质基础.我们既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也要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平衡两者的关系,2004年宪法修正案作了原则性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还有待法律进一步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由宗教和信仰自由与实践宗教和信仰自由构成的权利束 ,其基本属性应是表现自由 ,因而为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提供了正当性。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已有了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但还存在立法效力层次低 ,体系不健全 ,执法体制不协调等方面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 ,首先应以“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指导原则 ,以依法管理宗教信仰事务为目标 ,以有关的人权公约为参照 ,建立健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立法体系 ;其次 ,要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卢梭通过对整个西方基督教传统的检讨,提出了"公民宗教"的思想,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宗教对一个政治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二,基督教本身并不适合作为"公民宗教".只有当一种宗教信仰本身不但能够重新树立起"仁慈的、全能的上帝"的至高权威,而且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社会道德与自身职责的遵从和热爱的时候,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宗教"而确立起来.虽然公民宗教起着整合社会大众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作用,但其绝不游离于世俗社会之外,更不会与世俗的政治权力相对立.  相似文献   

19.
新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一些有关规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原理与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的产物。它准确反映了我们党对待宗教信仰问题的根本态度,同时也总结了建国卅多年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因此,这一条文既是公民宗教信仰问题的最高法律准则,也是我们进行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缺失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又是直接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制度因素.因此,回归农民的公民身份,对农村群体性事件进行宪政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从宪法语境分析农民的含义及其宪法地位,其次分析我国农民在结社自由权、村民自治权、财产权、劳动权、社会保障等权利缺失的状况,最后剖析了我国现有制度安排在农民利益表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得出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渠道是尊重宪法还权于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