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0月27日,法国巴黎东北郊克利希苏布瓦镇非洲裔移民聚居区的两名少年在躲避警察追赶时触电身亡,由此引发了一场街头暴力活动,并迅速席卷了法国各大城市市郊的贫民区。闹事青年焚烧汽车,破坏公共财产并袭击警察,其中大多数闹事者是阿拉伯裔和非洲裔法国人毒在这次骚乱中,约有3500辆汽车被焚烧, 超过800人被捕,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移民密集的巴黎周边省份。因此有西方记者称“骚乱在某种程度上是贫困移民对政府多年积怨的爆发”。这场被法国媒体称作“法国自196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骚乱”,为何会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兰西土地上愈演愈烈呢?这还得从法国的移民政策和西方自由主义二元悖论上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7,(3)
巴黎——法国的首都,世界著名大城市,也是欧洲大陆上的最大城市。它地处法国北部,跨塞纳河的两岸。在2000多年前,从塞纳河上的圣路易岛及西提岛开始兴建,至今市区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人口约260万人,加上郊区人口,巴黎人口约1080万,面积约2118平方公里。巴黎曾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阶级曾在此建立了巴黎公社。  相似文献   

3.
法国是北非穆斯林移民人口最多的欧洲国家。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大批穆斯林难民的涌入导致法国穆斯林融入问题更加突出。从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至今,法国社会接纳了四代北非穆斯林移民,这些移民在融入法国社会的过程中大致形成四种类型:移民殖民同化型、双向互动融合型、移民更改国籍归化型和具有多样性的分化型。总的来看,仅有少数北非穆斯林成功融入法国社会从而成为"新法国人",而多数仍以穆斯林定义个人身份,使法国政府的穆斯林融入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凡是到过巴黎的人都说:“巴黎有三绝:鲜花、博物馆和咖啡馆。”巴黎被人们誉为“花都”,从屋顶上和窗台上爬下来的,从墙上爬上去的,以及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无不见缝插针地种满了鲜花。巴黎也是文物荟萃之地,卢浮宫的宝藏是举世无匹的。可是,如果没有那600多家的咖啡馆,巴黎就不成其为巴黎了。咖啡馆是法国及其周围国家的上层社会的文人雅士聚会谈天的场所,许多法国文学作品都是在咖啡馆中完成的。政  相似文献   

5.
酒乡勃艮第 法国人说,到过勃艮第才算见过真正的法国。我们现在就在通往勃艮第的公路上。眼前的景色是恬淡的,乡村的,色彩变化的节奏很缓慢,和五光十色的巴黎相去甚远。平缓的丘陵,绿色的田野,红色的屋顶,白色的牛群、粉色的桃花穿插其间轻柔地过渡,褪去华服的法国变得真实而亲切。  相似文献   

6.
法兰西殇祭     
2005年10月27日晚,两名非洲裔青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触电身亡,在巴黎穆斯林聚居区引发骚乱,进而蔓延至该国近300个城镇,并已经波及比利时等国。截至当地时间13日凌晨,法国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法国共有2503人被捕,其中364人被判监禁;近456名18岁以下青年接受少年法庭审讯,其中103人被拘留。近年来,法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高,社会治安恶化,犯罪率迅速窜升,而大多数犯罪者恰恰是法国大中城市郊外的移民群体。这些数以百万的、主要来自北非和土耳其的移民,虽然已成为法兰西社会的一员,但不论是其宗教观、价值观,还是其生活习俗,依然保持原来的遗…  相似文献   

7.
由于法国穆斯林第一代移民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术,第二代移民又缺少在法国社会中向上晋升的渠道,使他们在住房、教育、就业等领域实际上处于与主体社会"断裂"的状态。而这种"断裂"状态又为伊斯兰思想在移民社区的传播和移民穆斯林身份认同的固化提供了机会。但在本土法国人看来,移民穆斯林身份认同的固化对法国"共同文化"构成威胁,对威胁的感知也催生出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移民群体的歧视。面对歧视,法国穆斯林群体对自身的边缘处境强烈不满,并使少数人走上恐怖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没有那林林总总1万多家咖啡馆,花都巴黎就不再成其为巴黎。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大量出现的咖啡馆,是巴黎人理想的休闲、社交场所。几个世纪来,巴黎人的热诚、诙谐使咖啡馆始终洋溢着热烈的公关气氛,为花都平添了几份魅力。因此巴黎又有“咖啡馆文化城”之称。文艺交际沙龙──普罗科用馆早在十七世纪中叶,法国文学沙龙的盟主塞维尼夫人在《致女儿书》里已提到咖啡的香醇。然而,世界最早的咖啡馆到1686年才在巴黎出现,经营者是叙利亚人弗朗库。几乎是同时,来自西西里岛的意大利弗朗西斯科·普罗科比奥在巴黎圣日耳曼街也开了一家咖…  相似文献   

9.
据官方相关预测,外来移民将使得英国移民人口数膨胀近200万人。英国国家统计局(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ON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移民人数将以每年19万的数量增长,即每年移民人数将较上年增长30%;在2004年至2031年间,国内人口数将增长870万,其中720万人来自移民(包括移民者的子女)。ONS的数据表明移民潮已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运作,特别在房屋、学校及医院的需求上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10.
笑容     
韩少功 《金色年华》2008,(12):61-61
中国书展在巴黎举办期间的一天,几个中国作家应邀在一华人家里餐聚,照例七嘴八舌地抬杠逗乐,不时发出哈哈大笑。在场的法国驻广州总领事跟着笑,然后感叹:中国真是一个快乐的民族。要是十个法国作家坐在一起,气氛一定会拘谨和沉闷,绝没有你们这样的开心。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移民信息网透露,现在美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移民约有500万人,占美国4000万移民的12%。随着人数的增长,老年移民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语言不通,缺少共同文化背景等原因,移民老人在美国生活得并不快乐。因此,为了照顾他们的社交需求,一些以异国文化为特色的老人日托中心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法国季节性人口迁移由来已久,且迁移的地域遍及欧洲。欧洲国家对人口迁徙情况进行清查和评估始于180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当时实行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制度,其用意在于保证拿破仑军队充足的兵源,这与后来共和政体实行的“属地主义”原则相对立。21世纪初,移民问题成为法国对内政策面临的一大挑战,它与公共安全、国民身份认同、就业市场、欧盟公共事务政策的制订以及在第二代移民中实现法国模式的“共和”与“非宗教化”的融合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欧洲国家之间与欧洲国家之外的人口迁移5I发以下问题:欧洲居民的原国籍问题、法国国籍问题、法国公民权的行使问题以及在重组后的家庭种族构成愈加复杂的条件下个人身份的构建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法国季节性人口迁移由来已久,且迁移的地域遍及欧洲。欧洲国家对人口迁徙情况进行清查和评估始于180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当时实行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制度,其用意在于保证拿破仑军队充足的兵源,这与后来共和政体实行的"属地主义"原则相对立。21世纪初,移民问题成为法国对内政策面临的一大挑战,它与公共安全、国民身份认同、就业市场、欧盟公共事务政策的制订以及在第二代移民中实现法国模式的"共和"与"非宗教化"的融合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欧洲国家之间与欧洲国家之外的人口迁移引发以下问题:欧洲居民的原国籍问题、法国国籍问题、法国公民权的行使问题以及在重组后的家庭种族构成愈加复杂的条件下个人身份的构建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怆然离开巴黎,离开尚未完成学业的妻子,无限寂寞地回到了北京。但我依然无法忘却Mina,一个有着奶油色皮肤的苏黎世金发女郎。巴黎陪读,我初识苏黎世女孩Mina1997年10月底,我并不美丽的妻子和众多的留法博士一样,在获得法国国防部提供的生活费之后,去巴黎攻读土木结构力学博士学位。在国内留守了将近一年,我辞去了台商独资的首都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前往法国陪读。来到巴黎后,我白天几乎是昏睡,只等着晚上去实验室陪妻子做实验。才一周,我就厌倦了在那23层高的实验室里陪着…  相似文献   

15.
日前有媒体曝光称,中国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官前喷水池里洗脚,并将之作为“把不文明带到国外”的典型加以批评,甚至用了“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官”之类标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8岁中国籍女性田某某又因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等地泼洒绿色油漆,刚刚被送上了当地法庭受审.又有一些媒体以“中国游客司空见惯的恶劣行为”等为题,将之归纳总结、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16.
程宏 《中外书摘》2007,(5):42-44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迄今累计有4000多万第一代移民从世界五大洲涌向美国。移民具有的冒险精神、挑战精神、吃苦精神和最少保守思想,给美国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为美国的高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美国国土地域广阔,并且警察一般不随便检查居住者的身份证,从而非法居住者和偷渡者很少有被捕遭驱逐和遣送的危险,加上多数情况下,非法移民几乎就是经济移民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李洹 《金色年华》2008,(6):21-22
针对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遭受的不公待遇,法国华人、华侨及中国留学生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了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的集会。在这次集会上。中国留法学生李洹用法文发表的长篇演讲,在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中引起轰动。 李洹同学曾登上法国电视二台,与该台驻北京记者就中国问题进行辩论。他的语言和学识功底赢得了尊敬。李洹表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更爱国;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李洹目前就读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是该校高等商学院的一名硕士生。现将李洹同学的法文演讲稿译文(略有删节)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巴黎文化产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城市观察》2009,3(3):28-37
“文化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巴黎作为法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中心,其“文化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巴黎“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也在不断变化与扩展。本文将试图对巴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一梳理,以期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面貌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9.
应法国人文科学院的邀请,我于1985年1月至7月,在巴黎进行考察并作有关中国伊斯兰史研究的讲演,先后在法兰西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国亚洲学会、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法国人文科学院等机构主持的讲座上作了关于中国东南沿海古代伊斯兰碑铭研究、泉州伊斯兰史迹研究,古代泉州穆斯林商人的历史作用、泉州海外交通史迹研究概况等专题报告;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印度洋与南中国海上商团活动学  相似文献   

20.
公众如果想参与关于一夫多妻制的严肃辩论,就需要看看依靠伟哥支撑的族长和他的三个争风吃醋的妻子轮流相会共度良宵的电视剧。这正是现在看来臭名昭著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意图。这部埃及连续剧《哈格·马特瓦里》激起人们的强烈反响,2001年斋月在拉马丹引发了关于穆斯林世界一夫多妻制的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