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创值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加值EVA是一项价值评估指标,与会计利润相比,EVA考虑了全部资本成本,是真正的经济利润。它使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更关心业绩是否实质上得到了改善,而不仅仅是会计报告的数据。选取51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农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样本公司的经济增加值,运用EVA指标评价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价值创造水平,分析样本公司EVA指标升降的影响因素,探寻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资本创值能力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Stem Stewart公司的EVA(经济增加值)定义,结合我国国情与银行的特殊性建立EVA模型。选取2010年1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分别采用EVA与EVA回报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的EVA较高,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居前;再对16家银行的传统财务指标和EV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VA和EVA回报率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指标,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业绩,EVA和传统财务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相对于后者,EVA更能真实地反映银行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更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兴起,人们加深了对企业运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公司治理结构中产生的问题,包括治理目标尚存争议、有效激励不足和绩效衡量标准混乱,阐明了经济增加值EVA的内涵,并论述了如何利用EVA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西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和传统会计指标的比较,判断哪个指标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价值,为我国投资者在评估西部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提供经济增加值有益的帮助。通过实证分析,在评价西部上市公司价值时,EVA与传统指标具有一致性。但是,EVA指标并没有优于传统指标,这说明EVA并不能取代传统指标。同时,在价值相关性上,EVA和传统指标之间互相具有增量信息,这说明二者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EVA评价指标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VA即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的约尔·思腾恩(Joel Stem)与贝内特·思图尔特(Bennett Stewart)最先正式创立的。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EVA已经扩展成为一个集业绩评价、资本预算、财务决策、奖金计划与价值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EVA为许多西方国家带来了一场业绩评价的革命,许多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AT&T等公司非常推崇EVA制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内公司如青岛啤酒、东风、中国石化等公司等也纷纷效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明确考虑到资金成本,EVA考察的是公司当期创造的真正价值,在证券市场、绩效评价和经营理念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同样也存在着缺陷。对EVA的理论及其优点进行了介绍,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EVA在我国的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资委将经济增加值正式纳入央企业绩考核体系,标志着EVA在我国公司治理领域得到认可,但在投资分析领域还有待推广。基于福建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数据,对每股EVA与季度平均股价变动收益率及每股EVA与标准离差率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每股EVA虽然对股价波动解释能力不强,无助于投资收益分析,但每股EVA与标准离差率显著相关,有助于投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公司治理视角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是高价值公司,成为众多投资者和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衡量公司价值的传统财务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EVA指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角,但EVA指标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使诸多学者望而却步,多数研究仍旧使用传统指标代替。在借鉴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局2005年关于EVA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EVA计算的相关项目调整加以具体化,运用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EVA与传统的财务指标存在巨大差异。EVA指标的现实可获取性将带来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对于该指标计算的可信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8.
<正>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Stern&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项目投资决策领域,还能对项目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不同,EVA在进行业绩评价时把企业所有资本成本均考虑在内,即EVA是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所有资本成本的差额。  相似文献   

9.
从EVA指标自身的局限性、外部环境对实施EVA的约束、公司内部实施EVA的条件不成熟等三个方面剖析了EVA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对EVA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绩效评价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虽然较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将EVA和BSC结合,形成EVA计分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量化指标权重,能较好地评价企业业绩。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价值的企业业绩衡量指标———经济增加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将EVA与传统财务指标进行比较、研究EVA的功能,探讨EVA在衡量和促进企业创造价值中的意义,同时还讨论了EVA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如何进行会计调整以及企业如何提高EVA的有关途径。  相似文献   

12.
谈EVA激励“向下渗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VA激励“向下渗透”,是指将EVA激励范围由决策层向下延伸到执行层乃至操作层。EVA激励向下渗透可以鼓励更多员工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但“资源共享”、“关联交易”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对EVA激励向下渗透形成障碍。本文回答了“为什么EVA激励要向下渗透、如何确定EVA激励的向下渗透程度、如何向下渗透”等问题,希望能为EVA管理模式的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预算相比,EVA预算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编制的,有利于企业提高价值创新能力。EVA预算管理体系包括:EVA预算组织体系、EVA预算编制、EVA预算调控体系和EVA预算考评体系。成立于2000年的A企业,2002年聘请斯腾斯特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其建立了EVA预算管理体系,改变了其原有的体系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其在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正逐步转向价值创造和以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2010年初,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取代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经济增加值是价值总量指标,借助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判断企业是否在为股东创造财富。在实际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利润和资本等项目进行调整。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仍然存在问题:行政规定的资本成本率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可比性,影响企业对于项目风险的态度;经济增加值指标可能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依然存在企业管理者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调节利润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EVA这一先进的管理系统真正地成为我国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取决于能否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EVA业绩评价模型与方法。EVA业绩评价模型应建立在现有效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EVA思想真正地融入企业,将EVA指标作为企业的核心指标。而EVA评价方法应尽可能地采取比较客观的方法,如离差最大化法。  相似文献   

16.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一般译为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的一个新名词,也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分析EVA产生背景、涵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得出EVA源于剩余收益,又是比剩余收益更优的一种方法.当然,EVA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EVA理论研究比较欠缺,EVA公式的运用以一定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等.  相似文献   

17.
对经济增加值(EVA)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经济增加值(EVA)的来源和发展,介绍了EVA体系的实质。同时,文章重点评价了经济增加值(EVA)的三个特性,并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