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2.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译论下译者被定为"仆人"地位,这极大地限制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应有作用的发挥.然而在后结构主义研究范式下,译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哲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便是后结构主义的两种理论.本文拟从哲学解释学中的"视界融合"概念和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概念入手,论述译者地位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尧斯的“期待视野”一般被看作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延续和发展,或者是接受美学内部的“宏观的接受”。我们从期待视野的实现历程入手将其置于现象学的视域中,文本的可被期待性是建立在文本以纸质文献的形式存在且表现为能指串的组合;读者在面向文本之前已经有了关于文学史的阅读经验,这种经验是前给予的;视野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被反驳或充盈,其自身具有极强的宽容性;当然,尧斯期待视野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止步于文学,他有形而上诉求,即接受效果具有伦理性。在现象学的观照下,期待视野会逐步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突破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肯定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中心地位及能动作用,认为文本意义的最终实现,依赖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和接受。这一思想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尺素寸心》英译本加以分析,可以发现l、立德的译文既有效地照应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成功地把握了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因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学理念的转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要求读者与原作者、译者共同创造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背景,针对文学翻译语言规范化与文化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来探讨翻译中的美学"韵味"及"审美"意义,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是西方文论中读者中心论思潮的典型代表,基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文学历史性等理论视角展开。诗歌翻译作为在跨文化视域中接受、传承诗性之美的重要方式,在译者主体选择背后隐藏着主体的期待视野,诗歌文本内在的空白召唤着译者的主体创造,译者的主体演进赋予诗歌文本跨文化的历史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正确对待接受美学思想对于推动翻译研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学理论似乎面临一种同样的困境,那就是难以把文学活动中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同时纳入视野之中。20世纪西方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兴起的现代修辞学理论对修辞行为整体的研究,为突破这种困境提供了某种可能。受现代修辞学理论影响的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研究,作为诗学与修辞学研究相结合的杰出成果,开启了一种把文学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语言交际活动,并对四要素进行四元通观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以此为基础,再融合借鉴其他理论,则有望建构一种新的能够同时把作者的表层意图和无意识动机、文本的结构形式和修辞选择、作品的审美效果和社会意识形态功能、文本生成和接受的世界和文化语境同时纳入视野的"语言修辞学批评"。  相似文献   

9.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的术语。接受美学理论产生子本世纪六十年代,其阐发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中突  相似文献   

10.
一作者的读者意识虽然与接受美学、阅读学有着必然联系,但它们并非同一审视角度和研究主体。接受美学或阅读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研究文学的接受理论,它是和作家研究、作品研究并立的一个分支学科。作者的读者意识,仅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对于读者因素的自觉意识和对这种意识的积极实现。换句话说,作者的读者意识,主要是研究作者为谁写以及怎样写才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