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同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密切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也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城市争先恐后地进入"地铁时代",一个新兴的地铁产业正在形成,地铁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剧增。而与巨大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怜的供给,据业内人士介绍,仅上海,未来几年的地铁从业人员需求就达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2.
地铁经济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州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地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选择。文章就此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维新 《城市》2012,(6):18-20
在中国的交通建设中,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是近几年的建设热点,也有人称之为"大跃进".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的建设,以及这些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的.  相似文献   

4.
郑纯 《安家》2007,(10):42-45
俗话说得好,"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的兴建和运营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推进,城市整体布局发生改变.而轨道交通,不但扮演着改变城市结构和人群结构的重要角色,更是通过"随时随地的瞬间到达",淡化距离概念,切合现代人的时间概念,把一批客户吸引到地铁周边区域中来.不论何种产业,只要沾上"地铁效应",仿佛都沾上了"仙气".而房地产业,无疑将会成为最大的"受惠者".随着地铁5号线运行、地铁10号线全面建成日益临近,北京房地产业再次找到新的价值"题材".  相似文献   

5.
吴琳 《城市观察》2014,(1):180-187,159
回顾地铁发展史,作为载体之一的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而言,至少具有两个有益的作用:一是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二是引导市民行为、推动城市文明。有鉴于此,在当前中国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时期,也应该同时注重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建设。本文以武汉为例提出加强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城市的运作效率,应对大型城市的交通难题,我国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交通建设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的网络化地铁交通线路以及作为城市稀缺性资源的地铁出入节点必然会对城市空间利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地铁建设对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结合地铁建设的城市空间环境优化意识及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苗玉刚 《城市》2013,(6):77-79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国内掀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及广州等10多个城市具有地铁运营线路,运营里程超过1500公里,正在进行地铁建设的城市达20多个。然而,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近些年地铁事故频发,其中不乏重大事故。安全风险管控问题逐渐成为地铁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各方普遍认识到仅依靠传统侧重于经验的  相似文献   

8.
<正>1991年11月,日本《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2010年以来,以地铁、综合管廊、地下商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扩大城市内需、挖掘经济潜力和促进城市产业动能的新兴领域。中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空间匮乏,已成为世界上地下空间开发量最大的国家。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9.
王啟元  李娜  王晓伟 《城市》2008,(9):64-67
以地铁为龙头的地下空间开发有节约城市土地、减缓交通压力、带动沿线房地产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等巨大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大城市将进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高潮。我国城市亦是如此。在地铁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铁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铁建设和管理者们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0.
贾云平 《城市观察》2012,(5):32-41,67
地铁文化基本上可以归类于一种城市大众文化现象的范畴,它通常以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为其共同的特征。建设地铁文化,应以世界地铁城市的经验为标杆,融合城市文化精神,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POI数据的特性,建立数据库,分析多要素相互作用下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布局,并考虑产业发展、城市用地、交通发展、消费者行为习惯和历史文化因素.通过广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以及城市扩张的方向趋势,分析城市用地扩张和地产业的扩张与商业业态空间的关系.根据钱纳里的关联效应和不同产业核密度分析图的关联效应,分析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广州市商业相关产业的整合度情况.对广州市对内对外大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和地铁站点的大数据分析,认为对内交通的公共交通和地铁站点主要影响商业零售,对外交通主要影响商业的批发.在消费者行为习惯对商业业态的影响方面,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和消费类型以及心理通勤半径间接地影响了商业中零售业的分布变化.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析,了解广州市商业历史和商业文化对商业业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天津城市地下道路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文凯  崔扬  周欣荣 《城市》2007,(8):62-64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天津的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近年天津大力建设地铁及快速路系统,但随着城市扩张及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地面道路交通状况依然严峻.纵观国内外交通系统较成熟的大都市区,地下道路作为新的道路规划、建设形式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阶段,做好地下道路空间规划,为地下道路建设控制预留条件,对于天津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丛晓男  庄立 《城市》2018,(1):18-24
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同一城市群内的不同城市间需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线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群建设.由于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智慧产业供需上的不匹配,少数中心城市将可能成为智慧产业的主要供给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心城市智慧产业的升级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笔者以武汉为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指出推进区域协同下的产业链重构、 构建智慧产业研发枢纽城市、 有效利用智慧城市群市场需求、 推动市场导向下的产业升级是长江中游智慧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武汉智慧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及地下交通工程建设中面临很多深开挖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天津城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在18米左右,多数采用内支撑支护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土体变形,造成支撑杆件受力和围护结构变形。天津城区土  相似文献   

15.
加强超大城市的城市病治理,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北京为例,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交通道路、污水处理、能源生产等领域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但首都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大,地铁覆盖面不够,污水处理缺口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问题需要系统性治理。加强北京超大城市病的治理,需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指导,加强首都城市圈基础设施均衡化、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加大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密度和覆盖面,构建首都水生态圈,开发低碳新能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疏解非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人口外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上海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是高效生态农业,高效是农业作为城市一种产业的立足之本,生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安家》2006,(1):212-216
【主流点评】 "天津城市战略逐步东移,滨海新区纳入城区范围,这对新的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轻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快速路、地铁二号线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河东区城为市区连接滨海新区及北京的重要一环.河东区的房地产市场也将因此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运载着不同的人到达城市的某一角落。地铁标志作为城市地铁的形象和符号,出现城市每个角落。其实本身代表就是城市的特色,城市精神的物化,同时也是城市实力的一种展示,以其从侧面来展示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青岛地铁VI视觉形象设计核心元素LOGO设计,从大众审视的角度,以地铁标志设计的理念,针对青岛地铁标志的看法、认知、反思做出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文化产业市场初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通过具体实践已形成规模可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地铁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铁的构建、运营以及地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系统阐释了地铁对广州城市发展、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