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方礼仪思想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代、中世纪神学统治时代、近现代资产阶级时代,在其经济等物质性的决定因素影响下,在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民族的道德、社会秩序、风俗等因素交互作用中,礼仪文明思想具有较大的共性及兼容性,能在更大的范围、更久远的层面上影响整个社会及历史,影响人们行为方式及交际方式。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礼仪中的自由、平等、自尊等人性文化,则是诸种现实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和最充分的体现。“洋为中用”,借鉴西方礼仪文明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融入“礼仪之邦”之精华,对于礼仪文明、道德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国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文化.商务活动中除应遵循一般的社交礼仪外,还应注意跨国间的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在时间观、空间观、价值观、语言等方面,不仅中外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西方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也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具有浓厚的封闭性和内向性,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西方文化源于欧洲,源于其地理位置、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这样,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文化也就具有了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具有很大的差异。了解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理解语言的特点,微观上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语言紧密联系,语言教学中应体现文化的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出现交际障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语言,因此在重视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交际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汉英语言的交际中,往往会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谈话双方互相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中西方人们的交往。本文分析了英美文化和汉文化的背景知识不同的原因。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中国的英语教师应如何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以期更好地帮助人们克服不同文化的“诧异”现象,增强中西方人们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于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它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但是,不可忽视当今面临的问题:礼仪文明缺失、礼仪被赋予功利化色彩及礼仪在教育中的缺位。我们在构建中华现代礼仪文化时,须慎重地对自身传统礼仪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精神、内蕴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理性地借鉴西方礼仪中具有时代科学性、合理性的因素,使中华礼仪文化不断充实并获得新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仪表美是礼仪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教师为人师表,优雅的体态,着得体的服装,充分显示其自身智慧与美的创造力,不断地从自我约束,自我修养和自我形象中树立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准则。一、仪表美的审美内涵人们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礼仪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而形成不同的礼仪规则,往往诉诸于个体行为或是群体行为并创造着美。可以是个体的行为、色彩、表情、语言、着装等的感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表里。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而不同的社会语境,也决定了人们选用不同的委婉语。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失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西方餐饮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快餐快速讲"效率"、习俗习惯讲"礼仪"、营养卫生讲"科学"、平等轻松讲"自由"。我国的西餐有很大发展,这说明人们的心理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说明人们的餐饮得到多元化的体现。当下,应正确引导饮食文化消费,调整文化交流心态,正确认识中西饮食文化的同一性,努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吃了吗"与"Hello"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招呼语。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异国的政治历史、饮食文化、语言变迁、风俗民情及人伦礼仪等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