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文章首先回顾了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三次编制过程及其内容 ,对三次规划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并对每次编制作出评价。文章的第二部分列举了对南京在名城保护中的成功范例和一些无奈和遗憾。第三部分比较了南京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 ,提出了可供借鉴之处。最后对南京的名城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房地产的价值、特征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房地产的特色,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保护开发南京特色房地产,修旧如旧,新旧协调,保护城市特色建筑保护城市总体风貌;制定法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挖掘历史文内涵,开发名城房地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房地产的价值、特征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房地产的特色 ,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 ,保护开发南京特色房地产 ,修旧如旧 ,新旧协调 ,保护城市特色建筑保护城市总体风貌 ;制定法规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挖掘历史文内涵 ,开发名城房地产。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的载体,传承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作者通过对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的考察研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是首要的基础;科学规划是实施保护的前提;严格保护是永葆名城魅力的关键;发展利用是名城保护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都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名城之一,1984年成都市制定了历史文名城保护发展规划。1986年又对该规划进行了修订补充。1987年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召开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研讨会,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保护发展建议》。此后成都市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系统的保护,即从个别保护到群体保护,从静止保护到动态保护。十余年来,名城成都的保护成绩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风格的和谐协调;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城市人口发展的矛盾;城市建房与绿化环…  相似文献   

6.
老城保护与更新一直是规划界关注的课题,南京以50平方公里的老城为单元进行保护与更新的全面规划,并经历整体--分区--整体不断反馈深化过程的规划,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重点介绍了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它的提出,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对历史文化名城,以全面保护、永续保护的理念;从法制建设、经济保障、组织机构等方面,强化保护措施;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同时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昆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与名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昆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实现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机对接.昆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开发要重点围绕古滇国青铜文化、南诏大理国拓东城历史文化、元明清时期云南府城历史文化及近代时期昆明历史文化来进行,把握好各个时期的内涵、特色和价值,做好项目的选择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发展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雪梅  甘丽 《天府新论》2003,(1):106-108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川是个旅游资源大省 ,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内容 ,四川目前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 ,加大其开发、利用 ,深入挖掘其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南京"战略是南京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文化南京"等五大战略构成的南京总体发展战略是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加快南京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南京"战略的基本目标是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当代科教名城、融古都特色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名城、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的文化中心.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在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中需要正确把握"九个相".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新城的建设与传统的遗存发生激烈的碰撞。如何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十五”期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从“旧城改造”的遗憾中总结经验,通过加快城市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抓好“历史文化普查”和“编制规划”两个关键,通过政府增加投入,结合西湖、运河环境保护,积极挖掘、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在城市道路整治中,把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致力于考古发掘,获取显著成果等举措,使名城的历史文化再度辉煌。“人间天堂”再展丰采。事实证明,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对矛盾是可以统一的,是可以相辅相成、获得共赢的。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举办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期间,由杨植、王燕文主编的大型史著《南京历代风华》以其厚重的历史感、高雅的文学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众多作品中独领风骚,并作为名城会的礼品书,引起了众媒体的关注和各方面的好评,从而成为首届名城会的一大亮点。该书之所以产生如此轰动效应,成功的选题策划和精心的组织实施,应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一南京市委党史办和南京市委宣传部自1995年至2 0 0 4年的九年间,先后推出《南京历代风华》、《南京百年风云》、《南京当代风采》三部大型南京地方史著,共同组成了南京古代、近代、当代的历史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传统格局和特色,必须构建理论、组织、实施、保障四大框架,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福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构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理论框架,使古城保护有章可循;构建组织框架,注重分类引导;构建实施框架,重焕名城活力;构建保障框架,完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地位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主要载体,名城的人文旅游资源基本 上 体现了中国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和影响。充分挖掘其资源的潜力,更加突出名城的历史内 涵,把发展旅游业与保护名城固有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是国务院一九八二年公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些年来,桂林同其他兄弟名城一样,在推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桂林市的经济发展与名城风貌的保护之间也确实存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这对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协调步骤,搞好名城的保护,发展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现结合桂林的实际,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谈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系统有形的文化景观和无形的文化基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文化地理学理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原则,归纳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实例,具体的分析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结构、特色要素.  相似文献   

17.
韩焰 《学术探索》2002,(5):146-148
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省已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省政府也公布了 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村 )。本文通过对滇东北地区惟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历史文化内涵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 ,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名城的民族习性的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别,加以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自己城市的鲜明特色和风貌。这些独具特色的风貌,就是城市的个性。桂林和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既有共性,又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一、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色桂林的文物古迹与山水园林有机结合,山水之中有文物,文物又散存于山水风景之间,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文章借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既是风景游览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粗加考察,有如下五大特色:(一)以甑皮岩为代表的由前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城布开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是中华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西部拥有联合国公布的世界遗产多达10几处和国务院公布确认的历史文化名城30几座,其历史文化积淀和遗产极为丰厚,是西部开发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西部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加快西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西部开发应以城市开发为重点,注意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积极探索和采取措施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顺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世界经验的总结.对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不会太晚",这是全世界的共识.重视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特别是在西部城市开发和更新中如何保护城市中原有的历史风貌、格局、特色、文化遗产等,以保证能将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传交给子孙后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应积极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桂林市委、桂林市人民政府领导下,桂林城市建设、旅游事业及经济社会各业都有了较大发展,成绩卓著。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沿着党中央指引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踏实前进,桂林名城的保护建设大业是很有希望的。党和国家期望我们,从桂林独特优越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条件出发,把这座千古名城规划保护建设好。象桂林这样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对她的发展建设必须集思广益、周密认真。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山水环抱、城景交融、文景交辉,熔绝妙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中华文化于一炉的美丽城市,让她成为经济繁荣、百业兴旺、人文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绚丽引人的东方历史文化艺术明珠;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游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