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实现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个体特征、成长环境、创业环境等,对此与大学生创业相关各社会主体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如政府要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企业要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等不完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必须构建高效率的创业支持系统。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创业起着引导、教育、扶持等作用。政府、高校、社会是构成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前可通过创业资金、创业服务、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五个子系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浙江省就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良性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培育、创业金融、创业服务与创业文化五个子系统,在此分类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效率展开调查和综合评价。由评价结果可知,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总体运行效率较好,其中创业政策子系统和创业服务子系统运行效率很好,创业培育子系统和创业文化子系统运行效率较好,创业金融子系统运行效率一般。据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情况,提出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关乎大学生创业的成败,积极寻求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索创业知识对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有正向影响。同时本研究发现管理类知识对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的影响较大;创业能力中的应变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相对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及促进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是一个受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过程,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过程的所有阶段。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关键是要丰富创业促进体系的内容,优化创业体系中的市场、政府、学校和大学生本身等各个主体的分工和职能。首先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其次政府必须出台鼓励、保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促进健康的大学生创业市场的形成,以不同的形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立健全创业体系中各主体的职能分工,能够优化创业体系的功能,使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是高等学校 2 1世纪面临的新挑战。创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 ,它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等。高等学校应主要从培养大学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独立个性、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等方面入手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是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只有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了解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把握和服务好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创业意愿向创业实践的转换。高校共青团要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大学生创业动能、优化创业服务、培育创新人才、加大创业产出、营造创业生态、加强调查研究,织牢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工作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8.
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稿约等方式,调研、归纳、总结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创业欲望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内驱动力,自信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石,把握最佳创业时机是迈向成功创业之路的前提,勇气与魄力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灵魂,个人奋斗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互为共存。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对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塑造创业型人格具有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而确立的引领先进创业观、培育创业品格、激励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和保证创业实现等方面的社会功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量表"和调查问卷,在2 053名大学生中考察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水平较高,但属于被动型创业意识;地方和重点高校、高低年级、男女生、不同专业学生等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不同特点;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作用很小,创业教育不尽人意。调研表明,各高校应发挥创业教育的主动性,设置特色创业教育内容,开发创业教育途径,提高创业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科学定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准确评估其影响因素,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主、客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主观维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个人素养情况;客观维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涉及就业目标达成情况。文章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三个方面。由此可以从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积极拓展家校共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扎实做好大学生生涯教育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着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不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就业"未对口"的现实问题,如何抉择,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国家发展与教育结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家长意愿与专业选择等产生的四个矛盾体。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对"未对口就业"的策略有:明确职责、提升素质、主动服务,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对于改变我国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文强 《南都学坛》2012,32(4):105-109
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核心就业能力和基础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基础就业能力主要指毕业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良好的身心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自身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习能力,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知识重组,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方面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各项基础能力的锻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5.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学习和素质培养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目标,做好并保持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当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产生了"就业鸿沟"。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制定措施,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单一、消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促使贫困生形成多元就业观的对策:大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着"学业优势,就业劣势"的困境。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把学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高校应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促进大学生把学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首先,要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建立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优势,这是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实际的学业优势,即大学生必须具备服务经济、社会且有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再次,女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型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男性大学生相比,更难把自身的学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因此,推进社会性别公平是大学生把学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中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点。虽然这些政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卓有成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依旧比较严峻,此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到底何在?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择业心理、企业招聘要求及其发展势态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高校教育以及大学生提出一些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建议,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使贫困生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团体。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及其成因,从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探讨了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