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的术语。接受美学理论产生子本世纪六十年代,其阐发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中突  相似文献   

2.
尧斯所创立的接受美学已经问世近半个世纪,它的魅力和影响遍及全世界。本文力求在分析尧斯接受美学理论的哲学来源、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重新剖析期待视野的巨大功用,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的流变,并对期待视野的未尽之处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都受到了希腊哲学中对话思想的影响,在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具有同源性和家族相似特征。由此,两者还产生了互动,接受美学与对话理论共同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互文性的观点经过巴尔特的阐释,影响了尧斯。尧斯看到了巴赫金的“狂欢化”对审美快感的肯定作用,并以此超越了阿多诺的否定性美学。通过两者的互动,美学理论获得了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尤金·奥尼尔的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中国传统文学审美来观照和以美国文化和西方传统美学来评价,都是出自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一过程也见证了中国文学审美价值的转变、美学领域的拓宽.  相似文献   

5.
格·瓦·普列汉诺夫(1856—1918)完成了其先驱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理论探索,开创了俄国批评史的一个新时代。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对它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使其适应俄国的条件和未曾用新观点阐释的文化、美学和文学领域。 普列汉诺夫在研究艺术的发生、艺术的阶级形式的发展、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的诞生方面,在揭露“纯艺术”、颓废派、象征主义、反动资产阶级政治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的见解对苏联文艺学具有巨大意义。 从1883年到1903年的20年,是普列汉诺夫最重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美学在过去三十年间达到了成熟。在美国的美学中发展了三种思想倾向,即:分析美学、语义学美学和自然主义美学,最后一种代表着美国哲学的传统。其它两个流派在某种程度上是欧洲新实证主义的一种反映。苏珊·朗格(在她的《哲学新解》一书中)和查尔斯·摩立斯,代表语义学派,但后者想把语义学观点同行为主义心理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理论是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学者莫尔、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以及波兰美学家罗曼·伊加尔顿提出的,后来自成流派,传播到西欧、美因、亚洲等地。接受美学和语文教学的结合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想就接受美学理论与古代散文的学习心理做一些探讨,以期拓宽教与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普遍认为是接受批评的理论纲领。笔者通过解读,论述姚斯建构接受理论体系的契机是对传统文学史观的挑战,而对文学历史性的三层面考察,旨在挖掘姚斯的贡献及其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9.
诺曼·N·霍兰德(Norman N Holland)是美国杰出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指导,借助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方法和接受美学文学接受理论,建构了完整而系统的文学反应动力学,将作者、文本、读者作为一个整体,细致剖析了读者阅读文本时的心理机制,揭示了文学快感和文本意义产生的深层心理原因,试图在文本的艺术形式和读者的心理反应之间建立一个科学的模型,力求将模糊的心理问题科学化,对艺术形式、语言、情感、风格、艺术真实、心理防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解释,分析了读者如何将文本"外在于彼"转化为"内在于此"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评论》、《人间词甲稿·序》、《文学小言十七则》、《屈子文学之精神》、《人间词乙稿·序》、《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与《人间词话》有着内在的联系,显示每一重要理论的初步提出到最后成熟的轨迹艺术理论不断产生质的飞跃。他逐渐改变简单化,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在中西文化交汇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哲学社会学学派,自我标榜为“批判的社会理论”。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思想观点完全统一的流派,而是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集团。这个集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麦·霍克海默尔(1895——1973)、特·维·阿多诺(1903——1969)、赫·马尔库塞(1898——1979)、埃·弗罗姆(1900——)、阿·施密特(1930——)、奥·内格特(1930——)、阿·韦默尔(1933——)、于·哈贝马斯(1929——)。  相似文献   

12.
西方当代美学异常的活跃和繁荣,各种流派杂色纷陈,然而,朗格的美学理论却倍受青睐.正如美国评论家查理德·科斯特拉尼兹所指出的:“战后十年,在美国几乎没有一种艺术哲学比苏珊·朗格所阐述的理论占据更大的优势”.《新时代百科全书》在美学条目里一共只列举了五人:康德、柏格森、克罗齐、杜威和朗格.这也可以说明朗格在整个西方美学界是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笔者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从历史和理论本身价值因素,对朗格的美学理论作出整体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是苏联建国初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苏联心理学派,于1925年完成了他的早期著作《艺术心理学》。在书中他避开了艺术理论的传统心理学方法,而选择客观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结构的特点来说明艺术作品所引起的审美反应,即内心活动的结构。他力图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把文艺学和心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希望解决两个课题:一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明作者的个性和构思,探讨  相似文献   

15.
1.心理动力理论。在提出心理动力理论的学者中,最有影响的或许是西格蒙·弗洛伊德。但是自从弗洛伊德提出这一理论以来,许多心理分析学家要求修改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新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倡导者是卡尔·荣格,埃尔金,弗鲁姆和,埃里克,埃里森,(米歇尔1976)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主张是心理分析法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构成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是人格本能的潜意识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6.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是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批评和接受理论,若以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的视角进行观照,则“知 音”批评也是以读者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批评理论;但“知音”批评较之早期接受美学过分强调读者创造性解读的作用,更具辨证 眼光。它将文本看成是作者与读者超越时空对话的产物,在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又不忽略作者和文本。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史上,“晚期风格”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术语,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审美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提出了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论范式。比较而言,受萨义德《晚期风格》一书的影响,汉语批评界对阿恩海姆和阿多诺的“晚期风格”理论普遍重视不够。事实上,从阿恩海姆、阿多诺到萨义德,作为20世纪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术语,“晚期风格”分别呈现出审美心理学、否定辩证法和后殖民身份政治三副截然不同的理论面孔。厘清“晚期风格”理论的三副面孔对于深入理解和阐释音乐、文学、歌剧、电影等不同形态的文艺现象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期待视野”是尧斯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是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它意味着接受者从自己现有的条件出发对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文章分析了“期待视野”的内涵,认为“期待视野”是不断变化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是相互作用的,人们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距离。  相似文献   

19.
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掀起收视热潮,作者试以儒家文化为共同的心理契机,以尧斯的接受美学阐释对其接受;用韩国电视剧中的审美愉悦性阐释对其喜爱;并以韩国电视剧反思国内电视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学术时空自然法与退化论——对 J.2 .1 .1 1后部的破译    徐国栋 /1· 1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邱紫华 /2· 1放逐与回归 :论新时期作家“复乐园”后的变异心态    宋剑华 /3· 1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    陈国灿 /4· 1鲁迅与当代中国    张梦阳 /5· 1汉语的词语搭配和义征的提取辨析    李葆嘉 /6· 1文学与语言文字学昆仑文化与楚辞    张崇琛 /1· 1 0论明七子的文化人格    孙学堂 /1· 1 7复古思潮与明代中期的《西厢》接受    杨艳琪 王秀林 /1· 2 2左翼文学精神与 2 0世纪中国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