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词学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以“显学”著称的。然而,词学研究的重心始终是在宋词,相对来说,晚唐五代词研究要沉寂得多。这种状况,80年以来有了很大改观。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广泛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来研究唐五代词。刘尊明先生的专著《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唐五代词的繁荣兴盛作出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挖掘出了在唐五代这个特定历史阶段词体文学创作兴盛发展的文化涵。乔力先生的系列论文分别对花间、南唐、中唐文士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其各自的美学特征,杨海…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唐五代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其题材取向表现出了明显的道教文化特征。其中有以道教的神仙传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也有直咏女神女仙的作品,还有描写女冠题材和直接表现民间拜神、祭神情景的作品。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对花间词题材内容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宗教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以文化代宗教"的策略.这种研究模式几乎主宰了三十年来的宗教研究论著,但是也呈现了宗教文化的化约论、功能论以及局限于精英阶层的知识论倾向,最后以"弱文化范式"的形式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缺失.人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宗教文化,但忽略了不同宗教信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的多元社会中,宗教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都具有彼此认知的义务,它们应当参与"互补性的学习过程".宗教文化必须经过"拯救性的社会化",才能进入公共对话的空间,才能进入公民文化的建设领域,并且,宗教文化只有获得公民文化的身份,才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宗教的镜像阐释:当代西方宗教电影的深度与样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成为当代宗教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由于"宗教性"的难以界定,"宗教电影"的范围在无形中被扩大了.当代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和宗教拷问主要表现在,对"上帝之城"的神圣与信仰的背叛、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碰撞与摩擦、基督教文明与土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信仰与理性、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等的探讨.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形态呈现则主要是,表现具有争议性的鲜明的宗教批判主题、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冲突化解的悲情主义与浪漫主义倾向、宗教意识形态的历史重现和幻灭、神秘与诡异的科幻色彩等.本文认为,西方宗教题材电影已经以其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思想性,而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  相似文献   

5.
身体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是我们拥有世界的总媒介。花间词在轻视身体的传统语境中书写身体和欲望,其方式主要有用直笔敞开身体,表达欲望;用服饰置换身体,悬置欲望;用物象隐喻身体,暗示欲望;用美人意指身体,寄托欲望。文章对花间词身体和欲望时隐时显的矛盾书写进行审美和文化透视,认为花间词开始了文学对身体的关注,遥遥预示着一个世俗化文学写作时代的到来,透露出古典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论宗教与词体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词之起源.有必要关注与探讨宗教寺庙梵音法曲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市场对词体兴起所产生的种种影响。本文认为,宗教与词体兴起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孕育期,初始期,成型期与成熟期.(1)寺院梵唱乃词体兴起的一个重要温床;(2)与宗教相关的诸多乐曲,又成为词调形成的重要源流;(3)经过唐与宋初词人的共同努力,一些与宗教息息相关的词调被用以摹写世俗生活,而与宗教无关的词调则又弥漫着显明的宗教情绪,词与宗教的血缘关系更加亲密;(4)对几乎与之同时,身在红尘的词人喜尚尘外世界并作逍遥之想,而身在方外的僧道却歌咏凡俗恋情并对尘世生活进行诗意的观照,宗教意识在两类词人的心灵深处与艺术审美境界中扩展。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宗教伦理学研究,更多地将宗教伦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对宗教与伦理文化之间的关系语焉不详,同时对伦理与道德又不加区分。本文正是试图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通过对伦理文化的展开,揭示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以信仰为中介,厘清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现代宗教应当走伦理化的道路。一、伦理文化:伦理与道德伦理文化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由伦理和道德两部分组成。“伦理”一词,顾名思义,系指“人伦之理”。伦,由树木的年轮而来,引申为辈、次序;理,原指树木的纹理、条理,引申为规律、法则。“伦理”一词本来并不具有道…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纪更替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元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宗教的世俗化、多样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同其它宗教一样 ,藏传佛教也日益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对藏传佛教本身、对信教群众、对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 ,深入探讨藏传佛教的世俗化问题 ,引导和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对维护祖国统一、藏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一、宗教世俗化(一 )宗教世俗化的涵义宗教世俗化是相对于宗教的神圣化而言的 ,是…  相似文献   

9.
文化变迁是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宗教成为影响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难以忽略的要素.探讨宗教与民族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宗教在影响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特点,对于正确看待当前的民族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为花间词所确立的"词为艳科"的取材范围及其"柔靡绮丽"的审美情趣,虽为词体之当行本色(词以言情,别是一家),可是也因不符合传统礼教、诗教的要求,所以词体时时有被"变性"、"夺志"之虞。作为一种诗体,词所受到的"非礼"倾向及遭遇是其它文体从来没有过的。作为"歌辞之词"的词被要求去"言志"、"载道",恰如让一个烟花女子去作妇道人家之事、令时下的流行歌曲去表现重大社会政治内容,多少是不合适、也是勉为其难的事,何不各安其分?况且,"言志"、"载道"之作与"花草情思"之什,从艺术角度看,从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词体后来走上"诗化"、"赋化"也即所谓"雅化"之路,其实也就是词丧失自我、丧失其独特之美的过程。通过对花间词产生背景的寻绎,我们大略能推敲花间词之审美特质成因,以及其在千年词史上造成的莫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韦庄是唐末五代一位诗词兼擅的大家,他带着深厚的诗学积累进入词的创作,诗对词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情怀的抒发和清丽的词风两个方面.这种影响主要源于词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心态.韦词在韦诗的影响下,词中出现了一定的诗化倾向,从而成为后世文人"以诗为词"的滥觞.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融,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多彩世界,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探讨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主导下,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及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天人合一"思想是否属于宗教范畴?"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理性,与宗教思想保持了相当大的距离,更倾向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孔子思想及其政教一体化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一切思考都从西周以降的文化传统出发。他通过在“礼”与人情感间建立内在关联,又通过将这些情感归结为趋向于“仁”的先天潜质,达成了礼与仁的融通,将礼抬升到人本质的高度。站在人本质的立场上观照政治问题,孔子便将政治理想与宗教人伦理想整合于一体,也将宗教人伦实践直接落实为政治实践,其治国手段的人治主义倾向是将政治宗教人伦化合乎逻辑的结果。这种政教一体化思维理路,使孔子和儒学具有了文化价值系统和政治思想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5.
王晓骊 《学术研究》2002,(2):111-114
今天的研究者对词体性的认识,一般都以宋代文人词为文本基础,但文人词并不能代表宋词的全部。当文人词日益脱离音乐成为诗歌的别体时,宋代民间词却一直沿着音乐文学的道路发展,并在城市市民文化的孕育下遵循着市民阶层自己的文化要求和市民文艺的发展规律演变着,由此,宋代民间词的发展便具有了曲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在文化体征上,宋代民间词具有市民文艺特征;在表演形式上,具有表演化和伎艺化倾向;在文体形式上则具有句法自由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宋亡国后,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分治,词坛也出现了南北分野,由于地理文化环境和词学观念的不同,南北词坛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审美倾向及词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创作特征,显示出了各自的不同走向,由此形成了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相似文献   

17.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华人组织中团队领导的文化结构及其组织管理认知结构;同时,利用线性结构化相关分析(LISREL)的建模方法,实证了文化对团队领导管理认知结构的影响及组织管理认知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华人组织中,文化是影响团队领导者管理认知的重要因素,基层团队领导的和谐倾向和群体倾向,是团队管理者内部控制的主要正向解释因素,而华人文化中的等级倾向,则对团队领导者的外部协作倾向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企业层领导的文化倾向和管理认知与基层团队领导的文化与管理认知存在相似性的实证结果,也是华人企业中,家族主义文化倾向是存在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陈梦家的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更是呈现出一种中西合壁的文化景观: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越精神、儒家"仁者乐山"的比德态度、佛禅的妙悟畅神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意识、宗教情操、爱情至上思想、哲理倾向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部纪实体股市实战小说<股市操盘手>中共包含股市词语254个,254个股市词语涉及了词内的形态和修辞理据、词间的逻辑理据、词外的文化理据.形态理据由四种语素组合形式构成;修辞理据由比喻、借代、仿拟等手法构成;逻辑理据反映了股市词语间存在着因果、对应、递进等关系;文化理据揭示了本土文化及外来文化对股市词语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如此激动人心:反思每深入一层,我们的世界也就扩大一圈。毋庸讳言,不论以怎样的视角看问题,进入讨论建构新时期文化的圈子后,每个人都在寻找它的根基。 一部分学者注重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儒道佛原始关系的探讨。在这批学者中分成二种倾向,一是在新时期的条件下,重新组合儒学思想,以台湾的“新儒学”为代表(后称之为倾向A);其二是以注重中国原始文化同道佛的关系为特征的倾向,试图找到原始文化的功能结构,以便从原始文化(如神话、宗教、巫术、图腾等)中返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