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学报质量,是目前学报编辑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学报质量,时贤论述颇多,笔者仅从学报的价值、学报的效益与学报质量的关系及其提高学报质量的途径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学报的价值是学报质量的内在根据 所谓价值,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关系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相对于学报这一客体来说,其价值主体具有多元性,作者、编辑(包括主办者)及作者都可以队各自的需要对学报的价值进行认定。学报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满足各方主体需要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是客体根据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主体一定是人;客体是被人所认识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人自身。  相似文献   

3.
价值是人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是什么?哲学界主要存在着“属性说”和“关系说”之争。我认为,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既不是客体所固有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本身,而是主体的一种认识,即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或称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的认识,这应是哲学价值范畴最一般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那将矛盾百出,不能说明哲学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1、价值是事物(或客体)对人或以人为组成要素的社会群体(或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效应或效果。它并非是事物自身,而是事物由其内在属性所规定并实际产生了的作用。因此,价值概念反映的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就经济领域的价值而言,它反映的是经济领域中各类经济主体同这个领域中的一切经济现象、事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经济主体成为价值主体而经济客体构成了价值客体。经济主体作为价值主体,意味着经济领域的价值是为经济主体的利益服务的,是就经济主体需要的满足而言的;经济客体作为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定义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所谓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排除任何特定范畴的、抽象的哲学上所概括的价值。有人认为: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即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有的人则指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和作用;还有的人把价值看成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满足的客体客观属性。但不论是重要性、作用还是需要的满足,实质上都是指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首先取  相似文献   

6.
审美价值是人类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有其自身的含义和规范。但是,它又属于价值的范畴之一,所以,在理解和掌握审美价值之前,有必要探索一下什么是价值问题。哲学界曾经就价值问题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和探讨,基本上承认了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或者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凡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即有价值的”观点。最后把价值与评价两个层次归属为一个范畴。价值是相对于认识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来说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从本身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抽象符  相似文献   

7.
学报价值论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现实的价值关系作为一个客观过程,是从价值取向的形成,经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最后满足主体需要,获得社会效益的过程。 人们在高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认识到,学报作为高校科研成果发表园地,自身具有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属性和功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高校自身固有的提高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需求,由此而形成了客观的学报价值关系。学报的价值观念,就是对这一客观价值关系过程的观念性反映。作为一个客观过程,学报价值关系一般也要经过价值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第406页)这就是说“外界物”——客体——只有与主体确立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客体的诸多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时,这种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客体才具有价值。在这里,有几点必须加以深入的说明,才有助于我们明了价值的起源以及价值的基本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客体相对于主体并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关系范畴。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存在和需要与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发生联系时,才形成价值关系和价值。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客体形成价值属性并进而转变成相对于人的价值。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不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按照自身的某种需要来决定活动方式和行为取向,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目标,总要进行满足某种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价值估价,这种价值估价就是效价。人的行为和需要多种多样,由此形成的效价也就多种多样。认识效价,就是认识行为中的价值估价。认识效价是客体属性、主体估价和实践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关系范畴。所谓客体属性,就是客观对象同实践组成关系系统时表现出来的属性,即客观对象同实践需要的统一性。依存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表现,这是客体属性区別于其他属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的德育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是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和积极意义。心理咨询的德育价值,在于心理咨询对高校德育的贡献满足了学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需要,心理咨询的德育价值表现为功能价值、主体价值、过程价值、结果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论文学价值存在着多么复杂的形态,却都有着大体一致的价值结构,也有着为其结构所决定的相应价值功能。文学价值的结构作为其内部构造和组织形式,是以审美主体需要和审美客体特性为核心的各种主客体要素的有机统一;而文学价值功能作为其价值的外在化与现实化,则是审美客体属性和特征满足其审美主体需要所产生的影响与效应。因此,探讨文学价值的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价值认识的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学校学报编辑策划主体和客体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报编辑策划是策划主体通过预先科学合理地设计刊本、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过程,使策划客体得到完美表达的编辑行为。编辑策划以策划主体的构思、分析、归纳、判断逻辑过程为起点,进而预定目标模本,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实现目标,最终以策划客体作为载体而结束。一本学报,是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有机结合。要提高学报的质量,实现高等学校学报“学术窗口,科研阵地,信息平台,人才基地”的功能,必须建设高素质编辑策划主体队伍,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学术资源,实现编辑策划主体与编辑策划客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教育评价含义的比较和教育评价实践的思考,认为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判断教育价值.而判断教育价值是评价者在客观认识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去衡量客体的属性能否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它是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并以此作为建构教育评价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指明了教育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哲学价值论是八十年代我国哲学论坛上的新兴课题,价值的实现和创造是它的逻辑归宿,笔者认为非常重要,是以撰文探讨.一、实现和创造价值是实践的根本宗旨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客体及其属性的存在固然是价值之源,但客体本身还不是价值.价值不是既成的,需要人们去实现和创造.为了理解这一点,有必要引入可能价值与现实价值的概念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学术刊物的编辑,在价值事实中,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主体;社会读者是客体;作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术期刊则是媒介,是编辑、作者、读者相联系的中介物。编辑、作者、读者之间一般的关系并不是价值关系,只有对作者、读者的正当需要,编辑者愿意并且能够满足,这时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才是价值关系。编辑满足作者、读者正常需要的行为是价值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心理倾向,就是编辑的价值取向。编辑的价值取向不同,其编刊的指导思想和编辑的实践行为也不同,所生产刊物的质量、价值及其影响也就不同。因此,学术编辑具有科学的价值取向,对提高刊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学校德育价值表现为它对人类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学校德育价值主体就是指通过学校德育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人类。学校德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它与人类的主客体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人类是它的主体,它是人类的创造对象、认识对象和评价对象;另一方面,人类又是它的客体,它通过自身的活动,改造和发展着人类。然而立足于价值关系审视它的地位,就会发现它担当的是价值客体,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人类是它的价值主体,通过它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与学校德育的价值关系是确定的和无法变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为他人做嫁衣”是人们对编辑的一种定位描述.这固然是对编辑敬业精神的褒扬,但却忽视了编辑创造性劳动的隐匿性和间接性特征,往往只看到编辑做为一种操作性个体的存在,而看不到编辑做为一种精神性个体的存在.虽然编辑是一种服务性的中介社会角色,但就其本身来讲,他又具有独立的意念、力量、情感和目的,正是在编辑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编辑做为主体的自我价值.从哲学的角度界定,价值就是主客体之间在社会关系中需要和满足的关系.做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物是人类脑力劳动的智化和物化,出版物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而言,体现的是做为对象性的创造物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特殊方式,是这种产品的生产组织者——编辑对于社会文化需要在多大程度上的满足,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对人的关系,即编辑主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编辑个体是编辑活动中主客体的统一,他以自己的瞩性满足自我物质和精神追求的需要;另一方面,编辑个体在更高层次上是隶属整个社会的个体,上述自我价值必然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和目的.具体说来,做为价值客体的编辑个体把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19.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确定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满足了认识主体需要的属性,使由此肯定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20.
艺术价值作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价值,从内涵上说,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价值类型,而是以特殊的组合方式(审美与情感及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种蕴含着多种精神因素的综合的价值类型。就艺术价值本身来看:艺术价值生成、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需求与满足这一要求的关系之中,是在主体的精神需要和能够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的客体功能通过艺术活动达到统一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