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句法敏感位置是有着特殊意义和特殊地位的语法位置,有"句首"、"谓头"和"句尾"三个,句子中不存在第四个敏感位置。在广阔的跨语言视野下,这三个位置之所以特殊,主要是因为它们经常用来对"疑问"等句子功能范畴做出形式语法意义下的反应。"句子功能"是广义的句子功能,其范围除了包括"疑问""否定"等狭义的句子功能范畴外,还包括"条件""因果"等句际关  相似文献   

2.
英汉朝WH-问句的语气标记不同于标句词,不具备完整标句词的功能,因而不应位于标句词短语中心语位置。根据CP分裂假说,语气标记可以作为中心语构成语气短语Force P?语气短语以TP为补语,是一个强语段。语气语段具有强边缘特征,在英语中,吸引Wh-词在其标志语位置合并;在汉语和朝鲜语中,吸引整个TP在其标志语位置内部合并。内部合并的同时,英汉朝语气语段中心语的疑问特征[+Q]为其标志语位置Wh-词的疑问特征[+wh]赋值。  相似文献   

3.
对全句祈使范畴作出反应的语法手段是添加祈使标记,这是特征核查的自然结果.所有的祈使范畴在形式上都有祈使标记,标记可以是形态、助词和零标记.标记的分布特征是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三个敏感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马宏程  熊雯 《兰州学刊》2009,(4):180-183
对全句祈使范畴作出反应的语法手段是添加祈使标记,这是特征核查的自然结果。所有的祈使范畴在形式上都有祈使标记,标记可以是形态、助词和零标记。标记的分布特征是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三个敏感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标句词"whether"温宾利(2002)认为,一般认为标句词共有四个:that,if,whether,和for.他同时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标句词只有三个,whether应该被列入wh-短语范畴,具备where或when一样的功能。哪一种观点比较正确呢?A.Redford在其著作《最简方案:句法理论与英语结构》中对这个问题作了详细讨论,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董秀英 《兰州学刊》2012,(6):111-114
假设是一种全句功能语法范畴,其主要句法实现手段是加标。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句首加标,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句尾加标。但汉语作为VO型语言,其假设标记既可以位于句首、又可以位于句尾和谓头,既不同于VO型语言,又不同于OV型语言。文章运用句子中心参数理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句子功能是语言学界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在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之前的研究多从语义和语用出发,是舍语法而就其他的思路,语法学意义下的句子功能应当是句法形式上得到体现的功能性特征。句子功能是句子区别于小句和短语的重要特征,是依附于句子的非线性句法功能特征,它们必须通过有限的句法操作手段改变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的表层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
"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句子结构,应该分析为单宾语结构还是双宾语结构,语法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根据双宾语的语义结构特点说明这一句子类型被分析为单宾语结构的可取性.并且还将这一句子与"张先生责怪他自己"这一句子类型进行比较,来解决一部分人把它误认为双宾语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句子分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句子分析有两个内容:一是对句子的表达功能进行分析,即把句子分析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称之为句类;二是对句子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严格地说是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即分析句子的构造方式,分析的结果,一般称之句型。狭义的句子分析只是指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目前语法学界所说的析句,大多是指从狭义上来理解的析句;我们这里所说的句子分析的方法,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相似文献   

10.
动词不定式作为非限定动词的一种 ,在句子中位置较为灵活 ,因而要正确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有时必须借助于对它在句中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总体来说 ,动词不定式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语、名词 (词组 )修饰语 (即定语 )、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讨论科技英语的句子翻译与写作。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科技英语句子的表层对等、修辞性对等和深层性对等。  相似文献   

12.
引言被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有三种表达形式:被字句、无标志受事主语句、遭受句。这三类句子的主语都是受事,因此一般语法论著把它们合称为被动句,显然这个定义是从意义角度下的。在语法形式上,三种句子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修辞艺术的百花园中,仿句以其独有的韵味和风姿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语言艺术大师,放射出烂灿的艺术之光。 仿句是以某种既成形式的句子为基础,仿拟其句法结构和语气,形成与既成形式的句子既相同又有区别的句子或句子形式。仿句的特点,大致有如下三个:一、改换词语。如“可见,搞特殊化,已经成了一些县委领导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这叫‘不识特殊真面目,只缘身在特殊中’”。(1980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吴玉章)前句仿的“是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把“庐山”、“此山”换成“特殊”,事理相仿,意义全新。后句仿的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相似文献   

14.
可逆句指的是动词前后的名词或名词结构可互换而表达的语义基本不变的一种句式。以可逆句“英雄出少年”“少年出英雄”和“他是谁”“谁是他”为例,结合静态和动态可以发现,在静态的句子层面,可逆句是可逆的,成分换位后语义角色不变;在动态的语篇层面,可逆句不可逆,不同的句子适应不同的上下文。具体到这两组句子,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使用频率和语篇然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俞平伯先生在注释宋朝著名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时,对“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释义说:“这里连着上文,也含有请客喝酒的意思。”(见俞平伯著《唐宋词选释》下卷1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寻绎诗词的义蕴,笔者对俞先生的论断实在不敢苛同。因为这不单单牵涉到对这几句词的具体理解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就“M D_1 D_2句式进行一些探讨,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先看下面一组句子:1)同学们学习认真。2)小王干活卖力。3)方书记做事精细。4)张老师待人热情。5)解放军打仗英勇。6)他处事沉着。这组句子有三个特点:第一,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相同,都是“名词(或代词) 动词(或带宾语) 形容词”。,第二,句中的形容词既能说明名词(或代词),又能说明动  相似文献   

17.
李莹  周毕吉 《兰州学刊》2012,(6):107-110
在"谓头"敏感位置上可以实现多种句子功能范畴。汉语"谓头"语法位置具有句法敏感性、容纳性和层次性;占据此位置的句法成分可以是排除"谓语外状语"之后的谓语起头位置的成分,也可以是否定标记、时体标记、复句关联标记等。正确认识"谓头"的特点和确认占据此位置的成分有助于我们给现代汉语中众多句法现象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句群在语言表达中十分重要。尤其在汉语里,人们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往往比较倾向于用一系列句子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对汉语句群的研究、探讨,在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中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句群组合的特点、组合方式、组合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探索语用层面上句群中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平 《学术研究》2000,(10):122-125
本文从对例句的分析出发,比较了“却”与“但是”在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的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不同“但是”表示的是转折关系,“却”突出的是对比关系。然后指出二者在句法、语用方面的区别“却”在单句和句群中的位置都比“但是”要灵活;“但是”句与“却”句的句子功能和语义重心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句法成分与句子成分 如何分析句子,语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因而构成句子的部分(即句子成分)就有主、谓、宾、定、状、补语六种。有的认为,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有时可缺一个)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因而句子成分就只有主语和谓语两个。有的还加上全句修饰语,就是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