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点感言     
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接杂志社来函,约写几句纪念性的话,下面是我的一点感言.  相似文献   

2.
今年欣逢<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承<船山学刊>杂志社约我撰纪念之文,兹撰此文谈谈我整理船山遗著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学术月刊》创刊已四十年.回想当年,我还曾参加过创刊时的座谈,随即发表过一篇东西,说文学作品既有阶级性、民族性,同时还可以有全人类意义.在接踵而至的反“右”中,“全人类意义”想不到会犯忌,也成反“右”的一个罪证.我非秀才,却遇到了比”兵”还狠的特种“兵”文痞如姚文元之流,并非“有理说不清”,而是根本不让你说理,指鹿为马就得承认是马,是白是黑竟由无耻文痞来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老作者,我热烈祝贺《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从50年代末开始,我就给《学术月刊》投寄拙作,先后发表了约七八篇以上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学术月刊》是国内刊物中坚持学术性并且办出自己风格、特色的刊物之一,质量堪称上乘.  相似文献   

5.
《人文杂志》创刊三十周年这么一个座谈会,我来参加有一种特殊的心情。这个刊物是在省委领导下创刊的。第一次会,我记得好像是五六年的冬天在老省委的那个地方开  相似文献   

6.
欣闻<江海学刊>创刊50周年华诞,作为读者兼作者的我,显得有些激动,感恩之心亦不免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八一建军节聚会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社科院的同志突发一问:"《学术论坛》这个刊名是怎样产生的?"当时我只简而言之.回想这几年,曾有多人向我询问刊名一事.的确,许多读者(包括曾经和现在的本刊工作人员),对刊名的由来不甚了解.作为创刊者并主持编辑部工作六年半的我,有责任溯其源,将刊名产生过程告知读者和同仁.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学术文化重建和发展的进程,创刊于1979年春天的<社会科学研究>如今已走过了她的而立之年.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本刊全体同仁向多年来支持、关心刊物的领导、学人及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我的学术生涯,几乎是与贵刊同时发端、同步前进的,在我的学术成果中包含着许多贵刊同仁的心血与汗水.希望贵刊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培植青年作者,使我们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纪念《江汉论坛》创刊三十周年章开源1988年3月18日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科学研究》创刊以来,我一直是她忠实的读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庆祝创刊十周年之际,回顾《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留给我的最鲜明的印象,是刊物的时代性、综合性和严肃性。《社会科学研究》诞生在当代中国发生了划时代巨变的历史时期。她从创刊之日起,就同改革、开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开拓的十年,探索的十年。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值得庆贺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不是这风雨兼程的十年巨变的旁观者,更未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月刊》自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40年的风风雨雨中,它不但变得成熟了,而且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我国诸多学术刊物中赢得了很高声誉.我是《学术月刊》的老读者、老作者,也是它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的经常参加者,所以我对《学术月刊》及它的编者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我觉得,《学术月刊》作为饮誉海内外的学术刊物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是《文史哲》杂志的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文史哲》编辑部来信要我写些有关纪念《文史哲》创刊的文章,我感到“义不容辞”,就马上提笔写了。回想起来,我在五十年代初期之所以能到山东大学(当时在青岛)去工作过一段时间是和《文史哲》杂志的出版很有关系的。五十年代初,我刚自国外工作回来,住在北京的一个招待所里听候组织上分配工作。有一天,我偶然去北京的“东安市场”闲逛,发现有一家书摊上竟然有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的前身,是《理论战线》和后来的《江汉学报》.《理论战线》创刊于1958年1月,至今年1月已是30个春秋,达到"而立"之年了.从《理论战线》起,我一直就是刊物编辑部的牵头人,直到1985年1月退出工作岗位为止.可是,当编辑部同志约我为30周年写点文字时,我却感到困惑,不知从何谈起.想了想,只好做一点历史的回顾,同时说一些相应的意见,聊以塞责.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5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纪念《黑龙江社会科学》创刊15周年座谈会.《黑龙江社会科学》(双月刊)是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90年.在创刊之初,《黑龙江社会科学》就确定了原则性、时代性和学术性的办刊方针.  相似文献   

15.
追随萧萐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  相似文献   

16.
《福建学刊》编辑部: 我因今天已安排有其他重要会议,不能出席座谈会。值此《福建学刊》创刊百期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福建学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7.
我的希望     
我的希望魏华龄(桂林市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桂林市政协前副主席)记得《社会科学家》创刊的时候,市社科联首届主席钟文典教授对办好《社会科学家》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四点意见,其中首先是“立足于本地,坚持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社会科学家》创刊四周年的时候,我也曾...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风雨征程,容耀秋菊,华茂青松.我认为,<船山学刊>90华诞是湖南学术界乃至全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因为伴随着<船山学刊>的发展历程,一代一代学人成长、交替,承继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与其它因素配合,演绎成独具一格的现代湖湘学术.<船山学刊>是功不可灭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江汉论坛》创刊四十周年。我的哲学生涯几乎是和《江汉论坛》同步的,和《江汉论坛》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1958年我从学工转到习文,读到创刊的《理论战线》。196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武汉,毕业论文就是在《江汉学报》上发表的。这是我的处女作。自此以后,我先后在上面发表过七篇文稿。《江汉论坛》成为我发表作品最多的刊物。也就是说,我得益于它是最多的。因此,我总是怀着感激之情面对《江汉论坛》,它是我的又一个读研究生的学校,编辑同志是我不倦的老师。记得1962年在武昌饭店开社联大会,把稿件交给编辑时…  相似文献   

20.
<正>在《青海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之际,使我不免回顾起过去走过的路。因为多年工作经历的关系,我和《青海社会科学》结下了一种极为深厚的感情。我既是《青海社会科学》的一位忠实读者,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