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实现途径,被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亮点。问责制可以分为同体问责制和异体问责制,异体问责制度是问责制度的关键,它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有权机构或人员对政府的问责,其目的在于通过外部的约束让行政官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本文通过对异体问责制度的分析,结合美英等国的问责制度,提出了我国异体问责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制度规范。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宪政民主政体下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推进民主政治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实现高效廉洁的必要基础,因此推行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行政问责制还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有: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异体问责相对薄弱;问责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强制力作为保障;政府权力与责任不对等;政府信息公开的有限性。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政府就要转变行政理念;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权责一致的行政问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3.
闫雨  刘小强 《创新》2015,(2):35-40,126
在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遇到传统执政文化、既得利益集团固化等诸多障碍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新的起点。对于政府管理创新来说,只有从构建系统健全的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决策与监督制约,完善行政效能评估体系,建设公正的市场环境,健全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布局,才能确保政府权力合法有效、职能完善、决策科学、运行规范,进而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依法行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路径,也是政府创新管理的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4.
一、政府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经之路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1](P16)。它首先是民主政府,即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其次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第三是责任政府,即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民有权对政府的失职行为追究责任;第四是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第五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2](P126)。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对政府管理方式提出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陈广胜 《浙江学刊》2008,(1):133-136
市场化与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互动演进的机理.地方政府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既指推进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又指推进自身的市场化.构建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民主政府,是当前地方政府改革市场化取向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非正当利益行为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变迁的转型时期内,行政经济性分权为地方政府利益独立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以维护地方利益为已任的地方政府自身也在进行职能的扩张和角色的重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非正当利益行为的产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不仅是加强中央权威与增强地方活力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 作者:张方华,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98级研究生。 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转轨革命,其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职能看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学术交流》2008,(1):40-43
政府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政府的内在规模是指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范围及权限,即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政府的外在规模是指政府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的数量、结构以及行政成本消耗的数量,即机构规模,人员规模和费用规模.当代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既不是"大政府"也不是"小政府",而是"与政府内在职能规模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因而,当代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既不是一味地精简机构,缩减人员,也不是实现政府规模的增量性扩张,而是以政府的内在职能规模为依据,以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取向,对政府规模进行结构性调整,打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机构设置"职责同构"的特点,解决条块分割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节约型政府是指在政府的形态构成和运行模式上都遵循节约原则的政府类型.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读,节约型政府是节用爱民的政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节约型政府则是“廉价政府”;从价值形态来看,节约型政府是建立在生态理性之上的、追求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的政府.节约型政府是生态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创建节约型政府也是在制度层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当前中国构建节约型政府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提倡廉洁自律的“官德”,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资制度,预防和治理资源系腐败,合理控制行政支出.  相似文献   

9.
王慧然 《学术交流》2004,(12):22-2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打造一个有限政府。“有限政府”并非仅仅意味着简单的分权与放权,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政治哲学层面的依据和意义,蕴含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涵。政府的“有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家公权的行使必须被一个硬性的基本人权标准所限定;其二,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在现代多元社会中,政府只是其中重要的一元,但是,有限政府绝非意味着无为的小政府,它同时必须是负责任的和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10.
姬云香 《社科纵横》2008,23(1):20-21
行政效率是指在确保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行政效果与行政消耗的比值,是政府能力的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的基本指标.本文针对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现状,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为西部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刘建军 《创新》2011,5(6):20-23,126,127
在我国,乡镇政权担负着指导村民自治和协调纠纷的重要功能。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使乡镇政权失去了以往支配农村社会的行政权力和财政能力,乡镇政权权威弱化。重塑乡镇政权权威需要理顺县乡政府、乡镇政权与村委会、村支部的关系,加强乡镇干部行政能力建设和政府间合作,做好村民自治的指导监督实施,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渠道,积极协调化解农村社会纠纷。  相似文献   

12.
Local government reform in Australia's sparsely settled Northern Territory resulted in the emergence of large, remote area, regional shires in 2008.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history of remote area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since ‘self-government’ in 1978 and compares these new large supershires with the more dispersed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which preceded them. It argues that the large remote area shires are struggling to be accepted by their predominantly Aboriginal constituencies due to tw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deas. The first is a loss of the ideas of localism and self-determination, which sustaine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smaller, dispersed local governments. The second is the rise of the idea that the roles of elected councillors in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strained and those of appointed staff enhanced. The paper questions the wisdom of both these changes in the particular context of remote area, predominantly Indigenous,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行政资源紧张条件下,上级部门为达成工作目标,越来越多地通过项目制来调动基层政府。相比于传统的科层体制,项目制使得上级部门拥有集中的资金管理权、特殊的人事安排权以及高效的动员程序,从而能更快地见到成效。项目制在基层政府的推行使得科层体系发生重构,政府内部动员由“层级动员”转向“多线动员”,行政资源的分配也演变为项目中心模式;同时,项目制的“自我扩张”效应使得项目制越来越深入到政府体系中,具有持续性及不断增长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杨志宏 《唐都学刊》2005,21(2):48-52
政府信用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由于政府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政府信用局部缺失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要不断强化信用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加强政风建设,强化政府监督,努力构建一套完善的政府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Chinese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volv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autonomy and co-governance. The process of moving from government management to government governance is a synchronous process of moving from government by a legal system to a “rule of law” government. Such governance coincides with the rule of law in terms of fundamental guarantees, governance frameworks, intrinsic values, external forms, goal pursuits and construction paths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e multi-subject structure, multiplicity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teraction of processes, diversity of modes and complexity of disputes in this form of governance place new deman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response to these needs, we should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disposition of its powers by means of statute law; expand the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bodies and improve the laws o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enrich the sources of law; use consensus rules to improve controlling rules; be guided by inter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system; normalize diversified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nd establish multipl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and strengthen right relief. This will highlight the rule of law path taken by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such governance with the rule of law, we will need to coordinate our responses to its latent risks, such as governance pitfall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相似文献   

16.
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战略职责。中央政府要运用各种财政金融杠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审批权改革,促进老工业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对外开放;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各项改造基金,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制定改造规划;国有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科技创新。三方应在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互联互动,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7.
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旭恒  曲创 《求是学刊》2002,29(5):60-64
公共物品只是某一特定集体的公共物品 ,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集体的规模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也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 ,地区间差异和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取向等也决定了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增加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This historical overview explores the crucial and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ith‐based organisations and governments, not on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ervices but also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policy. Historically Australian governments have left large areas of social provision to the non‐government sector. For example, income support for the unemployed was not taken up by governments until World War II and income support for sole parents remained largely a responsibility for non‐government organisations (NGOs) until the 1970s. Prior to government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income support, most of these NGOs were religious organisations surviving on donations, philanthropic support and limited government funding. It is argued that the dominant, semi‐public role of religious organisations in service delivery and social policy 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ut largely overlooked aspect of the Australian historic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福仁 《求是学刊》2005,32(2):64-68
政府采购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一种管理行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以来 ,虽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但仍存在组织管理缺陷、信息支持缺陷和效果考核机制缺陷等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是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但云聪 《创新》2008,2(2):45-47
我国政府改革从过去的减人、减事、机构精简的行政职能调整已经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其中市县关系不和谐、政府层级过多、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等因素都是层级改革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开展政府层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