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等剩余曲线和售电公司价格博弈模型,分析售电侧放开后远期均衡电价的变化和电力市场的产业组织演化,并探讨集中度规制对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1)批发电价所处的区间会影响售电市场的均衡,发电商具有挤出独立售电公司进而间接垄断市场的动机和激励;(2)如果独立售电公司不具备足够的降价空间,那么市场会陷入无休止的价格调整博弈,过高的交易成本和难以预期的价格将阻碍独立售电公司参与市场;(3)随着改革的深化,某一限定区域内的售电市场将由一家售电公司垄断,但却是高效率的限制性定价垄断;(4)对售电公司集中度的规制能调节远期电价,进而权衡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等剩余曲线和Stackelberg-Bertrand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售电市场放开后不同类型售电公司之间的博弈行为和电价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独立售电公司与寄生售电公司为争取用户而提供相等经济剩余是目前市场出现电价分叉效应的内在原因;(2)寄生售电公司的存在会导致不稳定的市场调整博弈,电价的无规律波动将增加交易成本,阻碍售电公司的市场参与,但发电商为获得更大利润又将促进两类售电公司共存,这为目前独立售电公司不断进入和退出市场的不稳定状态提供了解释;(3)对批发电价进行上限规制,有利于市场形成稳定均衡;(4)售电市场的放开能引导电价的下降,独立售电公司能起到降低电价的作用,同时均衡电价也受到目录电价、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导致的变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一对多”和“多对多”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了售电侧改革前后,发电商和售电公司之间关于消费者剩余分配的博弈过程。具体来说,文章从售电侧改革带来的博弈主体与博弈机制变化角度,揭示了售电侧改革对用户电价红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售电侧放开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由“一对多”竞价上网变为“多对多”讨价还价匹配,造成了售电侧博弈主体的议价能力下降,发电侧博弈主体相对议价能力上升。发电商群体将索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推动发电侧整体报价的上涨,挤压了售电侧的利润空间,导致售电公司被迫抬高市场电价,最终剥夺了用户的电价红利。研究揭示了售电侧改革未能带来电价下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电力市场输配售还处于未完全分开的状态。独立售电公司作为一种双角色主体首先要与电力批发商针对批发价进行博弈,然后与寄生公司进行市场博弈,形成了两阶段的Stackelberg博弈。本文采用逆推法,先用以价格为博弈策略的Bertrand博弈和以零售电量为博弈策略的Cournot博弈对第二阶段的最优目标进行求解,再通过Rubinstein博弈对第一阶段的均衡批发价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线性需求曲线假定下,独立售电公司如果采用单一的价格博弈手段参与市场,会陷入无限循环的价格调整,最终被迫退出市场;而若采用零售电量为博弈策略,则即使在改革初期寄生公司具有绝对价格优势时,电力市场化依然可以降低均衡电价,提高市场竞争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针对售电侧改革过渡期电力交易价格波动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电力市场交易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控制对策,以此推动电力市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规划的重点工作,而电力营销,则担负着需求侧管理、售电市场运营、电能计量管理、销售电价执行、供电服务以及对客户进行供电安全方面的职责。本文以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用电的特征为基础,探讨现代电力营销体系以及智能电网框架下现代电力营销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低碳电力调度准则下,基于考虑减排技术及其协同效应对低碳负荷需求的影响与电网公司购电的有限理性学习过程,建立了发电商采用3种低碳技术组合应用时的纵向合作减排的随机微分对策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了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下均衡的减排技术投入、稳定的购电电量期望与方差以及Stackelberg博弈下最优的减排支付比例。考察了发电商减排技术的对称性及其应用数量对反馈均衡结果的影响,并对此两种博弈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基于双向加权Rubinstein-Stahl讨价还价模型的利润共享契约使得决策系统达到协调,并将模型拓展到多种减排技术投入下的合作减排模型。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减排投入提高电网公司购电电量,同时发电商为此所带来的风险增大;合作博弈更适于优化电力市场电源结构,顺应低碳电力调度政策的导向;最优的减排技术应用、稳定的购电电量期望与方差以及系统均衡利润都与发电商选择的低碳技术投资效率、技术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逆向供应的V2G市场电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动汽车普及后电力公司借助V2G技术建立V2G市场的市场运行模式,对电力公司在不同价格策略下,电动汽车保有者参与V2G市场向电力公司反向供电的响应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公司采取分时电价策略时,可以以较不采用分时电价情景低的反向购电价格获得更高的V2G市场响应度,在不损失电动汽车保有者效益的情况下,使电力公司获得更高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9.
在单个拥有线下传统批发及线上直销双渠道的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线下传统批发渠道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时,(1)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和不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三种博弈权力结构下,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相同;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线下传统批发渠道价格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价格;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3)当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当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的线下传统批发渠道需求相同且小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需求,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线上直销渠道需求;(4)三种博弈策略下,制造商收益及零售商收益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Nash博弈下,供应链总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多阶段的博弈过程需要涉及长期利润的特点,建立了两个以长期利润为目标的多个耐用品企业同时博弈的动态古诺模型(长期非合作模型和长期竞争均衡模型)。通过对多个模型求解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可知,长期竞争均衡模型下的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但还是优于短期竞争均衡模型;当然,它依旧劣于非完全竞争情形下的长期非合作模型和长期合作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间尺度下,供给和需求驱动型原油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结合小波变化及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影响方向、影响强度及影响持续时间三个角度对这种差异性展开研究。首先,在多时间尺度下识别供给和需求驱动型原油价格变动;随后,就不同类型原油价格变动对全球综合股指的动态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两类原油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在短、中及长期下均有显著影响,但需求驱动型原油价格变动在超短期(尺度1:2-4个月)和超长期(尺度6:64-128个月)下对股票市场没有显著影响;2)两类原油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向在短期和中期下具有随机性,在长期下具有正向影响;3)两类原油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强度在短期和中期较在长期要高出至少60%;4)两类原油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时间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而增长,由短期下的20个月左右延长至长期下的60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2.
构建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组成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参与主体策略选择对系统均衡策略影响的演化过程,并借助系统动力学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模拟论证。研究发现:(1)在绿色技术创新演化博弈系统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中,只存在三个稳定的均衡策略,其中,绿色产品消费的经济收益和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是驱动博弈系统向不同稳定均衡策略演进的重要动力。(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和消费者绿色产品消费的经济收益是影响博弈演化系统最终向不同稳定均衡策略演进的主要因素。(3)在均衡状态(1,1,1)和均衡状态(1,0,0)下,通过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产品策略对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均衡状态(1,1,0)下,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产品策略对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提高市场规制强度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效果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3.
针对供电公司在多市场、多阶段的购电组合问题,构建了以供电公司期末收益最大、以多期一致性风险度量函数测度的风险最小的多期购电组合优化模型。其中考虑到电力日前期货市场和实时市场电价序列的尖峰、厚尾特性和两市场电价序列间的相关结构,采用时变SJC Copula-(GARCH-T,GARCH-GED)模型拟合电价序列,并进行模拟。算例结果表明,多期投资组合决策优于单期连续决策,也优于整体购电决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对供电企业影响较大。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使供电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做好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维护企业稳定、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三阶段Bertrand-Stackelberg市场价格竞争与产品差异化选址策略,将之与Bertrand-Nash市场均衡进行静态比较;其次,构造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演示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提高,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均衡利润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识别经典的产品差异化定位博弈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并在放松假设以讨论存在边际成本优势、消费者选择行为以及重复动态博弈的情形下,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均衡利润和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问题.放松传统模型的假设条件有助于完整地理解和分析许多长期被孤立研究的产业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的背景下,构建了由发电商与售电商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考虑了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与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两种不同情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价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而言,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将有更多的投资量。(2)在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低于发电商的利润;而在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高于发电商的利润。(3)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将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量、电价和电力需求量,从而导致售电商利润会减少,但发电商利润会增加。(4)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的增加使得售电商利润增加,发电商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17.
考虑价格上限的发电容量投资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将价格上限管制因素纳入发电容量投资决策模型,运用MATI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探讨市场变量和管制变量发生变化时发电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市场均衡效应.结果表明:1)企业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较高时,将延迟投资并在投资时提高装机容量;2)需求波动率比需求增长率对投资决策有更大影响;3)合理的价格上限水平对减缓投资波动有明显效果;4)提高容量电价能够降低投资临界值并增加一次性投资数量,同时也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电源结构优化调整;5)不确定需求条件下,高容量电价和低价格上限的管制政策组合是实现电力市场长期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考虑单电网公司与双发电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构建了发电商投资减排、电网公司投资消纳的优势互补的异质型垂直合作减排的随机微分对策模型,先后考察并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成决策下的反馈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润共享契约下系统增量利润的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对于分散决策,电网公司选择性承担发电商的减排费用;两种决策下的发电商减排和电网公司购电价格以及分散决策下的减排补贴与发电商之间的减排竞争强度相关;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合作博弈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购电电价,同时为此所带来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9.
竞价上网是电力行业实现市场化的基础条件,竞价机制设计是深化市场化改革亟需探讨的议题。基于离散多物品逆向拍卖的理论框架对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的交易机制进行建模,在考虑需求状态、市场结构和报价区间等现实情形下刻画出统一价格(UPA)和差别价格(DPA)两种常用竞价机制下发电厂商的均衡报价策略,并从期望收益和生产效率两个视角进行机制比较。结果表明:(1)在低需求状态下,两种机制的市场均衡价格均为未被调用的最高效率发电厂商(机组)的边际成本;在高需求状态下,UPA存在多重纯策略均衡,DPA出现混合策略均衡。(2)在需求确定(较短报价区间)的情形下,DPA比UPA更可能形成更低的均衡价格;在需求不确定(较长报价区间)的情形下,对称发电厂商在两种机制下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3)两种机制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比较是不确定的,具体取决于模型参数和UPA多重均衡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电力竞价上网交易机制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电力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可以在多个市场进行电力交易.如何在多个市场合理分配售电量,使发电收益和售电风险达到满意,这是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企业决策者决策时必须同时兼顾到收益和风险,根据决策者对售电收益和售电风险的不同偏好,建立了售电收益最大和售电风险最小的双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引入收益和风险满意度的概念,化双目标规划为单目标线性规划,给出了一种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