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齐白石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白石老人自述》为研究重点,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阶段梳理了齐白石早年未拜师学画前的绘画实践经验。从中分析其逐渐走上绘画道路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机缘,并揭示齐白石早期的绘画心理以及其绘画技巧的初步积累和绘画题材的广泛涉猎等。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大师早期绘画实践的实际情形,且希望给绘画乃至更多艺术门类的早期教育与修习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少年》2014,(9):40-40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生于湖南。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善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妙趣横生,尤善画虾。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儿。63岁时齐白石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作品题材、绘画风格的比较 ,剖析了其衰年变法的社会、心理原因 ,论证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解构与重建 ,是对自我形象、内在思想感情的解构与重建 ,并隐含着对旧制度的解构与重建。这种艺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征兆 ,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不谋的暗合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晚年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理论,并以自己"衰年变法"的勇气进行实践,把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极致。在他的中国画中,写意精神的自由与具象形态的约束成为对立又统一完美的集合体。齐白石在他的写意花鸟作品中对于形和意关系的处理进行了完美的阐释。无论是在造型上,或是在笔墨、色彩、构图及创意上都独具风格,把中国画的意象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艺术语言摆脱了古人的程式,创作图式更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复制,从而创立了既有传统核心精髓又赋予传统新内容的鲜明绘画风格。笔者试图通过对齐白石晚年变法对当代中国画的现实意义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借鉴齐白石艺术的发展成就,从而使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和建构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推进。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史上,人们都传诵看艺术大师齐白石“衰年变法”的佳话。齐白石57岁时,在大画师陈师曾的激励和启迪下,决意实行艺术蜕变,他破釜沉舟地庄严宣告:“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这一“大变”刷新了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使他终于采摘到了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历史翻到八十年代,经历了三起二落的当代优秀作家陆文夫,也在度过五十周岁之后,对他的小说创作进行革新,实行艺术蜕变。1983年发表的《围墙》、《美食家》和《万元户》是他艺术蜕变后结出的第一批硕果。艺术蜕变给他带来了艺术的青春,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现就陆文夫小说的艺术蜕变作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艺术的地域性逐渐被淡化,这使得中国乡土油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展、如何适应全球化、如何发扬自身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乡土油画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中国油画立足于世界绘画之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老舍先生和齐白石老人是好朋友。老舍认为齐白石是一代大师,他的作品"承袭古法而推陈出新","作品变而不幻,新而不怪","笔墨所至,又能形色鲜明,状物传神,雅俗共赏"。而齐白石则佩服老舍的文笔与为人。一个绘画,一个写作,两个行当,两人在艺术上却是心灵相通。1933年老舍得长女舒济,写信求好友许地山代为向白石老人索画,不过自然要照章付费。画好后邮到济南,老舍  相似文献   

8.
巨匠的友谊     
沙平 《社区》2012,(14):54-54
徐悲鸿和齐白石,这两位中国画坛的巨匠。犹如双子星座般永远闪耀在艺术的天空,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成为一段佳话永远在人间流传。 齐白石本是木匠出身。但凭着自身的天赋和刻苦勤奋,不仅在绘画上取得很高的造诣。而且一枝独秀不落古人窠臼。但在当时以模仿古人为能事的国画界,齐白石的处境十分尴尬,唯徐悲鸿对其画作甚为赞叹、敬佩。徐悲鸿于1929年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后,亲自登门拜访这位仰慕已久却又素不相识的画家。并提出欲聘其为北平艺术学院教授的请求。但连去两次齐白石均婉言拒绝了。徐悲鸿没有灰心,又第三次登门邀请。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来分析乡土油画,以人性的角度来探讨乡土油画的传承与发展。乡土油画将是一个永恒持久的话题,乡土油画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停止自己的脚步,而是随着人们生活和审美眼光的提高而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言,吸收其他流派的有益因素,使自己的表现手法和绘画语言不断创新、升华。  相似文献   

10.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各自不同 ,因此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自然 ,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的偏离 ;偏离客体的同时促使绘画语言的偏离。对绘画语言的偏离的探讨 ,在绘画艺术中 ,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认识绘画语言的偏离现象 ,有助于真正地理解千变万化的绘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