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发展特点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正>大革命时期,由于交通不便,湘西(限指今自治州范围)又非北伐军必经之地,农运的宣传较迟,加上长期在军阀袁祖铭、陈渠珍等统治下,湘西农民运动虽没有湘中各县那样大的规模,没有湘南那样活跃,但后期也在开始组织中,并有一定的发展.可是对这一段农民运动的历史过去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说是“失落深山人未知”的一片红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级党组织对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才进一步引起了重视,大革命后期湘西农民运动的史料才被挖掘、清理出来,并得到了人民的新的评价.这里仅就大革命后期,湘西农民运动的情况作一个初步考察,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革命后期农民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和基本任务之一。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已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对农民土地问题也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酝酿。然而,到大革命后期,农民运动已发展到强烈要求土地的高潮时期,却没有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本文试就大革命后期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同共产国际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提出了关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政权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为后来的“红色政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试对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革命政权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权运动是北伐战争后期武汉国民政府为维护中央权威 ,抑制蒋介石个人军事独裁而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独裁运动 ,但最终却转化为一场大规模的反共运动 ,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本文分析了这场运动的性质、起因、经过及其转化原因 ,并由此出发 ,对大革命的失败原因进行了一番富有新意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是个执政党,它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政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最后堕落为地主买办阶级的政党的演变过程,它的演变对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对其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一)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基本上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和阮啸仙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陈独秀参与制定了许多个中共关于农民问题的方针、决议,还撰写了多篇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而阮啸仙除积极领导广东的农民运动外,发表了大量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讲话和演说,并于1926年写下《中国农民运动》一书。但两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虽然在中国农村各阶级分析上,二人都没有把地主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但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运动中必须依靠雇农和佃农,同时团结自耕农,以打击大地主、土豪劣绅的革命策略,这是陈独秀所没有提出来的;在总结大革命农民运动经验上,陈、阮由于当时在党内所处地位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陈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农民运动,与阮相比较,缺乏来自基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在大革命时期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是个执政党,它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政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最后堕落为地主买办阶级的政党的演变过程,它的演变对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对其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关于邓中夏思想的研究,已成为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们对邓中夏思想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文章仅仅是把邓中夏看作工人运动活动家,对于他在工运方面的理论贡献给予肯定,而对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农民运动理论的重要探索,则缺少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些观点和论述无疑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翔实材料,论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龙州农民运动的起因、斗争概况和重要作用,对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后来对龙州起义及左江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深远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以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写下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顾毛主席当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光辉历程,重温毛主席揭示的伟大真理,更加激励我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农民大革命的暴风骤雨翻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光辉篇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就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九二六年冬至一九二七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湖北农民运动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有声有色、如火如茶。中共湖北党组织,在领导农民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择其要者,论列如次。 一、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湖北是华中的政治、经济中心,文化教育历来比较发达,素称“有才”之地。自张之洞督鄂,近代教育日渐兴起,尤其在省会武昌,学府林立,人文荟萃。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内忧外患的刺激,西学东渐的影响,湖北的知识分子较早走上革命道路。辛亥武昌首义,便是当时的革命知识分子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武汉的传播和对“五四”运动的响应,又揭开了湖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两次起落宋士云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北京证券交易所曾有过两次起落。一次是在民国时期,一次是在建国初期,这两次起落各有不同的历史原因和发展历程。本文拟对此做分别考察。一我国的证券交易,肇始于上个世纪末,经历“茶会时代”和“公会时代”...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大革命是由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中国国民党是大革命的领导者。(三)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了大革命。本文拟以大革命的史实为根据,对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 大革命领导权谁属,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一)我国新旧民主革命领导权的过渡性 大革命时期,我国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领导权从资产阶级手里转移到无产阶级手里,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性,是由原国民党领导权的延续性和共产党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反对工农运动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反对工农运动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个人思想的局限,也有国内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导致其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有靠压制工农运动来迎合大资产阶级,才能挽救国民革命。本文通过对各种原因的逐一剖析,揭示其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后期邓演达农民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学术界就把邓演达视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代表。事实上,邓演达在大革命后期就开始向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在思想上,他的农民观继承和发展了基本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的孙中山晚年思想;在核心内容上,他反帝反封,拯救农民大众,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这和当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一致;在行动上,在大革命关键时刻,他和共产党人一起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在广州禁烟运动中,具结斗争是林则徐与英国侵略者斗争的重要方面。这一斗争贯穿于禁烟运动的始终,起落反复,尖锐复杂。具结斗争充分显示了林则徐坚定的反侵略爱国主义精神,也集中地体现了林则徐的斗争策略思想。对此进行研究,肯定这一斗争的积极意义,分析林则徐在这一斗争中的策略得失及其原因,对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林则徐乃至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无疑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对农民运动日益重视,这在共产党内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农民运动的宝贵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的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可以依靠的巨大动力,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依靠农民运动,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大革命前后广东农民外受帝国主义之经济侵略,内受军阀、地方官僚、地主、土豪劣绅等势力的压迫与剥削,经济状况十分恶劣,这是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 在狄更斯所有的作品中,《双城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历史小说,写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和伦敦的历史事件。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的见地和勇气,揭露批判了大革命爆发前,法国贵族的残酷暴虐和荒淫无耻,反映了法国城乡劳动人民困苦艰难的悲惨生活,从而正确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且不论狄更斯对这场革命有无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