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现向。同时。在中国每年40多万个家庭解体事件中。约有1/4源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仅仅依靠夫妻调适往往很难解决,在一个系统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下,让社区社工来协助受暴妇女的救助。在我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解晖 《现代妇女》2010,(6):118-121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家庭暴力受害人并不仅限于妇女,男性和儿童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受害人,但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最为普遍、最为严重。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具有的与其它暴力伤害行为所不同的特点,探讨了家庭暴力认定难、制裁难、受害者起诉难、取证难、寻求救助难等问题,以及对家庭暴力展开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对妇女的暴力严重侵犯了妇女的人权,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着男女平等国策的实现。反家庭暴力不仅是基本的人权问题、妇女健康问题,也是妇女发展问题。但防治婚姻暴力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尝试从多机构合作出发,为受虐妇女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了家庭成员中的受害者,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平等人权,防治家庭暴力,构建和睦幸福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分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相似文献   

5.
“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媛动力”项目)是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师事务所和上海市杨浦区妇联合作,将社会工作模式引入到传统妇联工作中的一次探索。运用“家庭增能”理念和“正面成长”发展模式等专业社工方法,以弱势妇女及其家庭为服务群体,以妇女增能带动家庭增能,是“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命名之意所在。项目为外来媳妇、外来务工妇女、单亲妈妈、外地来沪随军军嫂等弱势妇女及其家庭提供“家庭增能”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缓解家庭互动模式不当导致的家庭暴力、家庭教育缺失、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协调家庭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平衡;探索、推进妇女维权平台,增进与试点社区(街道)、镇妇联组织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现向。同时,在中国每年40多万个家庭解体事件中,约有1/4源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仅仅依靠夫妻调适往往很难解决,在一个系统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下,让社区社工来协助受暴妇女的救助,在我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0.81亿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且施暴者有90%是男性。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亦显示,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1/4缘于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问题90%左右又发生在夫妻之间,其中妇女被施暴的占大多数,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可见,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唐筱蔚 《现代妇女》2014,(11):220-2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兴则国盛,家庭安宁则社会安宁,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坏境,创建平安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传媒的发展,一些恶性家庭暴力屡屡公诸于世,更让人们不得不正视家庭暴力问题。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对婚姻关系,下一代成长,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危害进行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法律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遏制家庭暴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国家,无论是政府、妇女组织还是公民社会各种组织,应该拿出像反对家庭暴力一样的努力,甚至付出反家暴数倍的努力,反对一切形式的对妇女的暴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是由每一个小家庭单元构成的,家庭和谐与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庭暴力,其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危害,不仅仅是受害者身心健康受损,对于子女、社会稳定也有着不良的影响,鉴于此,就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家庭暴力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家庭暴力的防范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我国家庭暴力的状况,促进我国每一个基本社会单元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婚姻及家庭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家庭是子女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若实施家庭暴力极易造成未成年子女的人格障碍。家庭和学校应为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文中试就家庭暴力循环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了暴力循环的原因.指出了家庭暴力对未成年儿童的人格发育造成的恶劣后果。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当这个本应饱含温馨和睦的空间被内部暴力侵蚀时,不论是主动施以暴力的一方,还是在恐惧中被迫面临暴力的一方,在家庭维护失控的同时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时光 《现代妇女》2005,(10):4-7
有调查表明,中国有33.9%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这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升了25.4%。在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已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是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但现实中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是复杂和令人思考的。甘肃省定西市下岗女工何洁就因长期遭受严重的家庭暴力,曾5次到原定西县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张栋解除婚姻关系,但每次都被法院以夫妻感情没有完全破裂为由判决不准离婚。2005年5[]1月,绝望的何洁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以死抗争。当…  相似文献   

14.
王倩 《现代交际》2014,(5):10-1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影响家庭幸福乃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当前社会各界都在研究并找寻对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治疗手段。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应用学科,在社会工作视角的引导下为家庭暴力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背  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对妇女的暴力。这些暴力包括杀人、伤害、强奸、拐卖妇女、性骚扰、侮辱妇女的各种流氓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暴力。本文通过对“打老婆”现象(家庭暴力)的研究,分析中国性别关系不平等的状况以及性别关系不平等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机制和文化根源。从法律的角度看,1997年3月14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中,专门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在这一章中,除将杀人、伤害他人身体规定…  相似文献   

16.
《婚姻家庭研究》2000,(4):12-13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家庭暴力受害对象绝大多数为妇女、老人和儿童。家庭暴力问题已成为世界不少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依据北京妇女热线100个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来话资料,分析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及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家庭暴力受害者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往往在反抗与妥协之间摇摆,这反映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容忍。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家庭暴力问题的普遍存在已经严重侵犯了弱势家庭成员的人身与人格权利,并破坏家庭生活的和谐安宁,从而威胁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以家庭暴力的界定、家庭暴力的特征以及产生原因,对个人与社会产生的危害等方面为基础提出对家庭暴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四个“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的到来,各种宣传活动又将红红火火,家庭暴力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当然,我们要做的绝对不仅仅是坐下来说说聊聊……  相似文献   

20.
11月25日,“国际反家庭暴力日”。而此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妻子的家暴事件,让“家庭暴力”这个以往较为隐秘的话题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