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存在,是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东西,它传递、发展、嬗变的历史就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因此,在传统与现代双重价值观念交叠、纠葛的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通过融合创新,挖掘其优秀思想,对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使人成为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主要是从特点的视角予以探讨,试图解读转型期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法治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缺失容易导致"恶法"产生,使法治文化认同的前提、主体丧失;还容易导致法治文化认同的狭隘性、片面性;市民社会具有重要的法治文化认同功能.它提供了法治文化认同的经济基础,培养了多元化的法治文化认同主体,有利于使法治获得社会公众理性、全面的文化认同.为了促进法治文化认同,我们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社会中间组织和社团组织,促使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3.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当前,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担当重要角色。文章在回顾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和谐社会的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型期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在融合中扬弃,在融合中继承、发扬,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独立的市民社会是法治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西方中世纪后期市民社会运动为近代法治确立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作为市民社会的经济形式促进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发展,并孕育社会普遍的法治理念。市民社会权利以各种形式制约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走向应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相统一的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一个关键条件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民间组织的成长,以形成对政府和公权力有效制约和制衡的力量。市民社会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并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构建市民社会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在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中国,可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构建市民社会,为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多持批判的态度,并认为其对于现代法制建设无多大意义,笔者并不认同.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探讨现代法治与传统法律文化理论上共存的可能性,及其在现实中共存的复杂性,得出二者必将融合的结论,并提出法律应当体现人伦关怀,加强法律的内在强制力,注重民间道德规范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当下,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改革共识,无疑也具有极强的法治意蕴。包容性发展凝结着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法律价值,社会诚信建设已超出纯粹的道德范畴而赋予了更多的经济和法律规制,核心价值体系与宪法的内在统一性决定着加强宪法实施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转型的白热化阶段,转型过程中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乡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和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但是,目前我国城乡转型过程中的法治状况不足以适应转型期经济改革、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城乡转型过程中的法律制度,以为城乡转型各个目标的实现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国家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区域法治发展的文化机理,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进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的理论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于2014年开始设置“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专栏。正值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法学院、扬州大学中国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区域法治发展的文化机理”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大学召开,本期“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专栏特别编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是法治良性运行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对法治具有孕育法律信仰、确保权利实现、确立理性规则等功能。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社会结构不平衡、社会组织不独立、传统礼俗排斥理性社会关系等原因,导致我国市民社会发育还不成熟,为此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扩大中间阶层比重、推动文化世俗化、强化民间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1.
陈璐 《国际公关》2022,(9):149-15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列于“五大幸福产业”之首,而文化则是旅游的内核,早已成为支配旅游产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引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文化旅游助推朝阳市龙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更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和大学院校的逐步成长,海西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逐渐呈现出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生融合的发展态势。但在融合与共生的过程中也存在两者融合关系不紧密,对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有限等现实问题。在此在分析海西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以研究二者的融合机理为切入点,提出六条推进海西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共生的途径,力求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西方法治的发展是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建立在成熟的市民社会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针对西方法治的形成、发展并走向成熟进行分析。市民社会的发展为西方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宪政的基础、孕育了法治精神并推动了法律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中《黄英》这篇小说,不应简单看作谈妖说异的怪异故事,也不应简单看作人妖相恋的爱情故事,它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以文学手法反映了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转换过程中儒家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提出了“士魂商才”的商业伦理价值观的新命题,值得我们从文化学的角度作特别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从各国法治的历史沿革及其法治信仰构造、哲学认识论基础,我们可以将世界范围内“区域法治文化”归纳为“欧陆理性主义法治文化”“英美经验主义法治文化”“新加坡威权主义法治文化”等几种类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属于“新型法治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内涵。相对于国家法治文化而言,“湖湘文化”等区域法治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湖湘法治文化等区域法治文化,不仅是湖南等省积极推进地方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张文显教授2014年4月19日在扬州大学召开的"区域法治发展的文化机理"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学术总结,根据张文显教授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文稿已经过张文显教授的审核。区域法治文化是新兴的区域法治发展法学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区域问题的特殊性和文化问题的复杂性,当前我国区域法治文化研究中出现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张文显教授在本文中将这种百家争鸣的状况概括为区域法治文化问题的"扬州棱镜",他认为这种学术上的争鸣与批判是学术繁荣的现象,将促进区域法治发展法学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创新。在总结不同观点的同时,张文显教授在文中提出了许多的真知灼见,为区域法治文化的研究乃至区域法治发展法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方向性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我国文化建设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反思和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以2018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法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以《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教育管理法》《公共文化服务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为“主要内容”,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文化法治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是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域。撮据马克思的观点,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政治国家,是法产生的基础。现代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市民社会为基础。在我国,要积极椎进法治的进程,就要积极加强市民社会的培育.促进市民社会的成长,以构建法治实现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治进程”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法的精神到法的制度的整体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时代变迁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应立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这一深广视野来审视法治及其理论建构,并着力建立国家和市民社会分立、双向制衡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营造法治的本土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