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疯癫与文明》,全称《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是 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它使福柯一举成名,脱颖而出,成为哲学界和历史学界的新名人;它也是后来著名  相似文献   

2.
“文明”这个概念意味十足地浓厚,可在人类学里,人们对它重视不够。我主张学习人类学的人,要读点有关“文明”的书。 要理解所谓“文明”,我们可以先读三本书: 1.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上卷,王佩莉译,下卷,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8~1999年版);  相似文献   

3.
《茫茫藻海》是英国女作家琼·里斯的代表作,人们以往对该作品的研究多围绕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互文性展开,鲜少有研究者注意到女主人公的疯癫和复杂的权力运作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福柯的疯癫与权力理论为视角,分析《茫茫藻海》"权力与疯癫"这一主题,指出女主人公的疯癫是权力社会规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水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10月,法国《医学与卫生》杂志发表了当年还属于少壮派的社会思想家福柯所写的一篇随笔。那篇文章题为“水与疯狂”。这位试图从精神病理学的反思寻求社会批判之道的哲人,特别关注文明与癫狂之别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那篇随笔要说的事,必定还是与“疯狂”有关。  相似文献   

5.
社区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近几年由于民政部门、广大社会工作者的倡导、探索和推动,在我国一些大、中小城镇开始自觉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某些共识。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城镇社区服务还处于起步、雏型阶段,还没有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提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赢得市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尤其是在小城镇(县城镇及发达的乡镇集镇)极不完备,仍然处于纯自然状态。笔者拟就小城镇社区服务的现状、困惑及走势作一粗浅探讨。一、小城镇社区服务的现状1、从概念上看,对“社区服务”的理解有两种含混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锴 《老人世界》2014,(3):38-39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千百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因此,在中国民间,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福柯站在后现代的视角下批判了传统权力观,并提出了“规训权力”的概念。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深刻洞察了规训权力的产生、发展和演进。本文主要考察在当代工厂场域中规训权力的演进方式和工厂生产对规训手段的促成,并指出工厂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对工人的规训弊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夫一妻制在世界各国的实施,标志着人类婚姻制度正朝着科学、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们恪守传统美德,推崇忠贞不渝,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婚姻模式,向往妻贤子孝、敬老爱幼、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信守着“宁拆千座庙,不拆一桩婚”成人之美的做人之本。以致发展到当代的争创“五好文明家庭”、“新风户”、“文明守法户”等已作为一种现代美,  相似文献   

9.
从休闲的角度来讨论两性平等的隐蔽现象,即女性在工作歧视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休闲歧视”,是一种更深层化的女性视角,因为女性在争取到生存权后,与男性一样享有更高层次的选择的权利——“休闲”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如果我们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将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提到家族企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家庭作坊以及管理混乱、唯亲是用、家长作风等问题。“一创、二守、三败”成为家族企业经营常见的现象,很大原因是在于接班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玉军 《当代老年》2006,(4):41-41
提到关公的名字,恐怕无人不晓。他与“忠贞重义、勇武神威”联在一起。关公,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但是,要说关公并不姓“关”,恐怕不敢苟同者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这集中体现在“全球问题”的加剧。生态文明是工业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作为根本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达  耿世红 《公关世界》2023,(18):68-71
<正>“让路于客”“让景于客”“让利于客”一系列行动的持续发力,成为长春市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生动注解。2023年以来,长春采用项目化手段,聚焦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切实增强文明培育,做精做优城市治理。如今,行走在长春,安全畅通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遍地开花的文明实践活动,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4.
胡宇  黄渊基 《现代妇女》2013,(12):312-312,305
福柯于晚期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而提出了自己的“生存美学”思想,主张个体经由伦理一美学的途径自我构成为主体。这一思想既吸收了古典智慧,也发挥了审美现代性精神,同时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审美之路相通。它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蓓 《现代交际》2011,(9):84-86
本文试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角度论述《要要成群》中颂莲的疯癫状况。在故手中,一口废井,牵引出几段往事,几具残骸,也牵引出颂莲的几许情绪,一段人生。颂莲没有成为废井的祭品,却因为目睹了废井的秘密而终陷疯癫。面对那口人人忌讳的死人井,颂莲从感到“好奇”走向“怕”直至在分裂之际而生“畏”。疯子颂莲,拒绝维护死人井秘密的颂莲,被陡然隔离在陈府乃至整个世界之外,悚然无亲。自此,一道裂隙横陈在颂莲的生命里,而畏作为分裂之际的此在之情绪,它同时开启出另一道光照:分裂之际人的此在面向无而超越了存在者整体,在超越之中,夲己的能在于裂隙之嵌合中而得到持存。分裂是此在嵌入无中的畏之情绪,是此在为维护人之本质的一种牺牲,更是此在源于夲己而无所意求的另一种气息。在分裂之中,此在达乎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些年轻人心高气傲,对工作期望值高、价值观出位,在择业上“高不成、低不就”。这种“就业压力”催生的新一代“啃老族”成了一种社会新现象。  相似文献   

17.
得到他人的好意、恩惠,报以真诚的感谢,说声“谢谢”是交际礼节的起码要求。概括起来“感谢”有四种功能:一是表达自我情感,人们在接受别人的善意言行之后,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感激之情,情动于衷,发乎言辞。道一声“谢谢”,常常就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二是显示礼仪规范,在现代社会中,感谢别人的好意、帮助,是一种社会的规范,文明的标志。只有如此,一个人才是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一个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三是强化对方的好感,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一方的善意行为必然引起另一方的“酬谢”,而这种“酬谢”…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并且对各个学段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口语交际在新课标中已经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语文的每一册教材中也都安排了三次以上的口语交际训练。那么怎样才能扎扎实实地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相似文献   

19.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正>一、音乐的影响和作用1、音乐是一种精神享受音乐不只是一种对人类感官的体验,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自古至今人类对于音乐的痴迷都有迹可循。《先秦·论语》中提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其释义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音乐欣赏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可见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近距离接触到音乐,随时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而痴迷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音乐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