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玲 《统计与决策》2005,(18):107-109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极度不平衡。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统筹全市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民收入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农民收入特点  相似文献   

3.
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以测定分析,并指出目前必须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农村改革土地制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湖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差距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跃的同时,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有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美国花了70年使工农收入趋向平衡.日本花了100年使农民收入超过非农家庭收入.中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由不平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本应逐步缩小的城乡差距,这些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专家称,城乡差距比两极分化更值得关注.看来,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相似文献   

5.
杨芯  陆小莉 《统计与决策》2023,(10):105-110
文章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组合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从全国、南北、三大地区和省域共4个层面探究了1990—2019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接下来5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第一,绝对离差、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指数的组合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和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第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教育水平和生产资料对东部地区不平衡的调节作用最强,政府干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逆冲击效应最为显著;第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仅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特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演变特征,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4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证实了政府干预过度会扩大地区差异、生产资料流动性加强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想 《统计教育》2009,(7):46-50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和不平衡是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试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给出了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所谓城乡差距,就是指农村在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落后于城市的情况,也是指农村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上相对于城市居民低下的情况。城乡不平衡的“二元经济”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的现象。按照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经济发展中,城乡差距总是有一个先扩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提高上海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一部分区县农民收入出现停滞,甚至一些农民家庭收入下降的现象有所增多。农民收入出现了“三大差别”,即历史差、地区差、城乡差。  相似文献   

10.
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与统一决定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结构的优化与效率的提高。文章基于协同学建立了城乡商品市场协调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现状,探讨了影响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商品市场联系程度较低,协调水平一般,仍处于拮抗期,城乡商品市场二元分割特征明显。城乡商品市场不协调主要受城市偏向制度安排因素的制约,因此,未来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打破城市偏向制度安排,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当我们为已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时刻牢记我国的国情、关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问题,导致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城镇化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新常态视角下,利用熵权法对我国31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综合协调法测度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度也呈现出地域不平衡,据此提出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回归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二步法缓解样本选择偏误,采用Neumark法消除指数基准问题,并以此对中国医保统筹地区城乡间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异进行分解.研究表明:描述统计上的城乡差异,很可能低估了城乡间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公平现象;导致城乡医疗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因素和医保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吉宏  杨太康  龙瑜 《统计与决策》2005,(15):103-104
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不仅是我国发展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的基点,也是托起城市、服务城镇居民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这种存在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间、沿海与内陆间及各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环境约束.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及成因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已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陈梦根  张帅 《统计研究》2020,37(6):40-54
本文以全球夜间灯光数据为参照,分别从地级和县级行政区层面研究了1992-2016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受地级和县级人均GDP数据可得性和准确性的限制,首先利用省级人均GDP与灯光亮度关系估算地级和县级的经济产出水平。基于地级和县级经济产出水平,测算了地区经济差异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证实了各省份、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呈现库兹涅茨倒“U”曲线。对泰尔指数进行四大地区分解,发现了四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的主要根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研究再次证实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还发现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与地区经济不平衡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教育水平的提升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分别扩大和缩小了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但资源禀赋、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消费与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综合经济规划模型是根据1985年湖北省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应用其大量的、各种、各类最基本的变量数据研制而成的。目的是在人、财、物资源量和需求量全面协调的基础上提出2000年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提出综合平衡的总体设想。该模型由1051个经济计量方程、状态方程和动态投入产出方程构成的动态系统所组成,共含121个外生变量和1050个内生变量。模型采用需求确定结构,供给确定水平的混合导向。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倒U型”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  谢云 《统计与决策》2017,(9):140-143
文章根据湖北省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首先对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倒U型”关系检验,最后分析两者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呈现出了“倒U型”关系,且拐点在39%时出现,湖北省城镇化已经进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阶段.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为双向;短期内,城镇化水平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加速了城镇化进程;长期内,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人均GDP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和其来源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和地区间不平衡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σ收敛以及考虑空间效应的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趋于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不平衡,中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缩小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赶超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源中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其中,东西部以及东中部地区间不平衡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2018年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σ收敛趋势,西部地区存在σ收敛,中部地区呈σ发散;全国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β收敛均显著,中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通过基于截面的变系数面板回归模型与基于时期的变系数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省级地区差异与年度差异。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化水平、拥有不同农业劳动力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地区来说,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拉大、缩小与无实质影响三种情况。年度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很多年份不显著,城镇化也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或缩小的主要因素,只有当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才有可能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成都市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城乡关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经济社会关系。近年来,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路子。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成都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一种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