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深刻感人的社会美,丰富多彩的艺术美,同时课文自身在题材、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又表现为艺术的形式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天生爱美的纯真儿童.  相似文献   

2.
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去思考、去品味,挖掘语文课堂的美,联系生活,步入美的世界。用心去学习语文的美,品味语文的美,获取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五美”。  相似文献   

3.
万刚 《科学咨询》2013,(8):71-72
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去思考、去品味,挖掘语文课堂的美,联系生活,步入美的世界。用心去学习语文的美,品味语文的美,获取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五美"。一、课前音乐——美在心境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音乐的心理作用则在于: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乡土教育和德育等方面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不失时机地把各种资源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巧妙有机地结合,自然渗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美育的优势,论述了如何让德育、美育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明确指出:只有文道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只重视我的语文课堂,尽量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读懂,把重点句,难点句理解清楚,完成好课后作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自从新课标培训后,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更有了新的认识。语文教材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蓝本,学习语文只仅仅接触教材是不够的,要想学生成长成才、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面对丰富的人类文化成果,不是知晓一点皮毛就可以,学生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用人类丰富的文化营养滋润自己,要如饥似渴地多读一些课外读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甘茂瑜  胡君 《科学咨询》2009,(12):11-11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美和道德是对双胞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历来美与善都被视为同义.孔子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说明美是善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善."善与美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美育和德育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德育培养人的崇高的品质和美的言行;而美育则是心灵的洗涤,关的典型和美的境界具有榜样的力量和陶冶.感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怎样将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随地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经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之后,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口手脑并用的语文教学法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也就是通过多读多背做到"用口思考",通过多思多问做到"用脑思考",通过多写多练做到"用手思考"。这种教学法对于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数学老师,我很羡慕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以追求美来愉悦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美、鉴赏美并创造美。也很羡慕英语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美激情,以美求真,以美引趣,以美育人,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富有实效。也观摩过很多成功的数学公开课、优质课,在这些成功的数学课中,他们都能让枯燥的知识,理性的思维在课堂上与孩子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活动的始终。下面,我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讲读课文《小鸟和牵牛花》为例,谈谈人文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范晓红 《科学咨询》2008,(10):25-25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课间操锻炼风气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指的是德育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辐射功能是指以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向德育、美育、智育辐射,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研究,我们不仅践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使我校的"推素提质创牌"初见成效,而且我校进行的"大课间"课题实验,为在我市范围内普及推广"大课间"活动提供学习借鉴样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美育可以从德、智、体、劳中表现出来,又可以诱导德、智、体、劳的深入发展,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通过以美启善,促进德育发展;以美引真,激发智力潜能;以美健体,完善体育教育等,促进中职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美术形象必须反映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这就为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审美教育,挖掘其德育内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大有裨益,可以使美育和德育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美育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大量出现,同时美育特点也符合青少年的审美特点.而现今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极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更应重视和强调美育.针对现状,把审美教育落实到实处,充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表达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紧抓语文自身具有的美的因素,"以美激趣"指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获得精神愉悦和艺术享受,激发学生乐趣、美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①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美育教育,发挥美育的独特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感知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在语文美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感知美,必须把语文同它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直接去观察,从而获得直接的审美经验,发展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