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酒文化"是中国官场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在各种治理与规约下,官场"酒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官场"酒文化"是人情逻辑和制度运行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并不是对正式制度的破坏,而是嵌在正式制度之中的补充性因素。官场"酒文化"具有构建信任的功能,官员喝酒能够弥补科层制政府的信息不足,满足上下级之间的非制度化诉求。官场"酒文化"还具有提供激励的功能,是对组织激励不足的补偿,也能够缓解临时性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的工作压力。但官场"酒文化"也存在着弊端,不良的官场酒风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加强对官场"酒文化"的治理与规范,提升制度化治理水平,提供激励与利益补偿,构建上下级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2,(3):17-I0001
2012年01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一个整版的报道,揭露当前弥漫于官场的所谓“酒文化”现象。并有此一问: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文章说,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3):10-10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针对近年来盛行于各地公祭之风,4月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公祭之风越刮越热"的文化观察。文章指出,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被拉下马的"老虎""苍蝇"都有个江湖味十足的外号,如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被称为"武爷",广东省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国庆被称为"三敢书记",重庆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被称为"王彪子"等。除极具"江湖化"的诨名之外,官场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唯我独尊的官本文化等"江湖化"恶习也使官场生态环境恶化。如何破解官场诸多"江湖化"恶习、治理官场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5.
当下官场,不仅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酒不仅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酒并未使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  相似文献   

6.
腐败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消极现象。近几年采社会腐败之风越刮越猛,其中尤以集团(群体)性腐败为突出。腐败文化的成因主要是:先进文化建设缺位、监督机制不全、利益集团的负面作用、对腐败行为惩处不力。对腐败文化的治理要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加以治理,要健全反腐倡廉的法制文化并有效推进,使腐败文化现象淡出和弱化。  相似文献   

7.
王东京 《领导科学》2007,(18):44-45
记得牛顿说过: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若把缤纷复杂的官场现象化繁就简,做一些归纳与提炼,就会看到中国官场存在着三种带规律性的现象,笔者称其为"官场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做官  相似文献   

8.
皇帝收贡品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3,(12):90-93
皇帝过度收受贡品,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腐败行为。官场上,送点小礼物,是人之常情。如果礼品价值过限,就是腐败。同样,按定制收受贡品,自是帝王维持正常生活的必须,但像晚年乾隆这样毫无节制地收受礼物,当然就是犯罪了。因为进贡之风的盛行,乾隆年间的官场上出现了"帮贡"一词,即有权进贡之大臣令下属帮助其"购买物件",以"孝敬皇  相似文献   

9.
辛建华 《秘书之友》2008,(12):41-42
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酒的诗句:“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小雅·湛露》)。平民喜饮,欲“以介眉寿”;贵族喜饮,“以燕乐嘉宾之心”。酒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饮料,很早以来就成为儒家礼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文化的载体。这也是早期酒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以往人们议论较多的,是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但社风民风对党政官员的影响,则提及不多。其实,党员也是人,身处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些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也滋生起一股奢侈、炫富之风。在普通百姓中,为了面子好看而"勒紧裤带、花钱摆阔"的现象也不鲜见。同时,社风民风也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注重人情、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与此相关的讲朋友义气、办事论亲疏、节日送礼"、拼酒文化"等,都成为腐败文  相似文献   

11.
叩颖 《秘书之友》2015,(2):46-47
张立新在《领导之友》2014年第12期《官场"圈子文化"的危害与治理》一文中指出,官场"圈子文化"已经成为各种不良风气如贪污腐败、耽于安乐、同流合污的温床,成为个别圈子、个别干部违纪违法,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圈子文化"的腐蚀性与危害性。"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党的十八大要求及其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我国酒文化产业发展要基于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开发才是根本。我国有着多样且深厚的酒文化资源,然而酒文化产业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酒文化产业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我国酒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发展思维的突破和发展模式的创新。通过我国酒文化产业的历史经验与国外酒文化资源开发的比较借鉴分析,通过从投资体系、体制改革、人才建设、传播体系、市场机制这五个方面进行酒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与政策构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沾染了以下不良习气。"旁门左道"的邪气。热衷于官场权术,绞尽脑汁算计同事、揣摩领导。"求神拜佛"的怪气。不信科学,迷信看相算命、求签问卜。"狂饮豪赌"的俗气。不比学识比牌艺,不比工作能力比酒量。"奢侈浪费"的阔气。讲排场、寻享乐,追逐奢靡之风,甚至不惜挥霍公款。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7,(3):9-10
时光的脚步刚刚跨入2007年,香江之畔、濠江之滨便迎来一场来自中原大地的巨大"旋风".这是带着浓郁文化的醇厚之风,这是带着发展机遇的浩荡之风,这是带着自信满怀的正大之风,这是带着深情友谊的温暖之风.1月16日到22日,"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7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澳门、香港举行,随着文化经贸等一系列活动精彩亮相、成果丰硕,豫港澳三地交流合作、共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河南今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实现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15.
这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题。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成熟"而亨通,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必然会出局?  相似文献   

16.
<正>遂宁,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有1600多年历史,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文贤之邦"美誉,积淀了厚重的书法文化、诗酒文化、井盐文化。遂宁,一座区位优越的"枢纽之城"。地处成渝城市群"核心"地带,已建成"1环8射"高速公路大通道和"3向7线"铁路大动脉,全面立体的交通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学校间差距越来越大,同层次学校竞争越来越激烈,培育了教师买方市场,导致骨干教师"择校风"越刮越烈,对一所学校,一个区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故此,从深层次上去探究"风"起之源,评估"风"过之患,尤其是寻求固本之策,已是一个摆在校长面前无法也不应该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老言  赵新生  洪亮  陆奇 《决策探索》2004,(10):27-28
领导班子换届,干部调动本来是正常的事情。可是,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上却出现了这样的不正常现象:新领导上任后便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换”风——换思路.换规划、换秘书、换驾驶员、换车子、换办公室、换办公用品、换通讯工具……有的立足未稳就着手换“衙门”(重建办公楼)。这种“换”风之祸危害极大,事关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刹住官场“换”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在官场,要不要保持自我?要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我?官场和自我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吗?官场,是一条越走越失去自我的路吗? 陶渊明在官场进进出出,有12年之久。29岁谋得一个小官职,叫江州祭酒,发现无用武之地,很快就辞了。  相似文献   

20.
正饮食之事,在被誉为"烹饪王国"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果腹充饥,还多了交际的意义,甚或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呼朋唤友,席列八珍,觥筹交错中,陌生的变熟识,友谊之花随着颊上酒晕盛开,谓之饭局。但是,饭局这种对于常人来说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一和官场挂上钩,便多了许多是是非非,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参与其中的大大小小官员们,在其间或为主角或为配角,打造出了诸多喜剧、闹剧或悲剧,成为新时代《官场现形记》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