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人文课程的设置,构建“多学科交叉、多元文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充分挖掘与吸收教学中有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立德”与“立艺”、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植物检疫》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专业素质拓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核心素质元素.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专业课的重要内容.根据<植物检疫>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从不同方面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达到专业课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药家鑫案凸现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表现在诚信规则意识和法律信仰不足、道德认知与其行为失衡、心理不健全及人格缺陷,对生命缺乏敬畏、成功判定标准偏移等,原因在于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功利化影响,对此,应通过更新艺术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课教师人文素质水平、完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并与艺术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提升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课程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政教专业的“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为: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学生能力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学生的本体知识、程序知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加强课程建设和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浅谈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论述如何开设好人文课程,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知识修养,在搞好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知识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题组从拓宽物理专业理论基础、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融合人文关怀、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诸方面精心设计教育方案,提高了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思维素质、人文素质、信息素质、创造素质和物理教师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学专门人才,大学的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社会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等五方面的教育。专业课教师在培养本科生的素养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基本条件,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明确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在学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加强人文社科教育 ,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是非常必要的。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养成人的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宗旨的大文化的教育。它在传授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是学校在学科的环境与制度、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理性文化的渗透 ,培…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等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于长英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辽宁沈阳110015) 论述了目前高等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通过开设人文课程来提高学生人文知识修养水平,提出在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研究教学艺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王玉法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体育部,辽宁沈阳110015) 正确地组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系统地、有组织地进行练习,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精明简练、抓住关…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和科学与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哲学的基础和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一系列哲学分支课程和人文社科知识、科学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联系起来,促使素质教育整合优化,克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哲学人文社科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两张皮"的锢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