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叫嚷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企图利用这种“独门兵器”在“单极世界”里保持独霸之势。不过眼下美国不得不谨慎行事,因为俄罗斯近日亮出了打造欧洲导弹防御系统(EMD)的方案,专门用来对付美国的NMD。 “EMD”与“NMD”针锋相对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将积极实施部署NMD的计划。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声称,必要时美国将不异退出苏美1972年签署的《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俄罗斯对此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2月9日报道,美国《国家杂志》最近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经济体,美国已经退居第二位。他们还相信,这种趋势将—直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人报》4月5日发表西蒙·坎宁的文章《中国将主宰互联网文化》载: 一份全球研究显示,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影响互联网的主导性文化力量,成力数字世界的导航灯。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1,(4):28-28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彼得·马什的文章《中国以微弱优势成为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国》。文章指出,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向世界顶尖人才敞开大门》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大行其道,于是提出美国开始了新经济时期。美国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经存在数年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亿万富豪。他们大多出身平民、有知识有创意,他们在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说:“这些搅乱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 “是这些年轻人搅乱这个世界” 美国《财富》杂志的国际版编辑Robert Friedman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所说的年轻人并不是嚼着口香糖,迷恋Hip-POP的街头小子,而是  相似文献   

8.
张洪  彭宁 《国际人才交流》2012,(8):18-19,64
Ganz教授今年已经73岁了)他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查房会诊手术。他当骨科医生已经48年了,发表了论文373篇,还担任世界髋关节学会主席、英国、美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等要职。  相似文献   

9.
美国《时代》周刊在题为《我们看中国时的真正盲点》的文章中,阐述了大量在美国学成的中国人才纷纷“回流”的现象。文章说,中国早已启动“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尤其是身在美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9,(11):21-21
美国《侨报》刊载美国学者文章指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高学历人才出现新的回流潮。其中有三成已在获得绿卡或者成为公民。这些年富力强、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将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聚焦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8日发表题为《我们都可以分享中国梦》的文章,作者是英国惠灵顿男子中学校长安东尼·塞尔登爵士。文章称,我们可以拥抱中国人,也可以无视他们,但对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理不睬并不会让其消失。从政治上讲,美国现在日薄西山,中国正逐渐回归其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1月6日的《纽约时报》刊登长篇文章——《对抗趋势:中国吸引海外科学家归国》,文章以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饶毅为例,分析了海外华人科学家归国现象,称中国正大力发展科学,以期缩短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如今,美国政府开始重返制造业,聚集国际一流人才、创意与设备,打造最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先后出台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一系列政策和法案。经过5年的努力,美国制造业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大批美国跨国公司或将海外的生产基地迂回美国,或在国内开设新厂.美国制造业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持续性就业增长的势头,贸易出口额也有显著增长。在这种形势下,欧洲的多个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美国,先后抛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8日发表题为《我们都可以分享中国梦》的文章,作者是英国惠灵顿男子中学校长安东尼·塞尔登爵士。文章称,我们可以拥抱中国人,也可以无视他们,但对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理不睬并不会让其消失。从政治上讲,美国现在日薄西山,中国正逐渐回归其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历史地位。我已成为一个坚定的中国爱好者。在人生的前50年,我无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也无视我。但我在2005  相似文献   

15.
美国《侨报》3月27日刊发署名文章指出,居住在海外的美国侨民越来越多地选择放弃美国国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要求本国公民为海外收入支付所得税并且负有资产申报义务。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本国公民为海外收入支付所得税的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后,美国国税局颁布了新的整治避税方案。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21日发表马修的文章,题为《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在他上任的几年间,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林肯也被美国民众誉为“伟大的解放者”。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吸引IT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业的兴起,世界各国对IT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把他国现成的高端IT人才吸引过来,为我所用,成了各国的首选。对此,美国首当其冲,第一个利用《移民法》大规模吸纳海外高水平IT人才。仅在1998-2001年期间,美国就发放了40万个H-1B签证。据统计,目前仍逗留在美国持此类签证的人数已超过150万。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是继美国之后,另一批大规模吸引高水平IT人才的国家。这些国家是运用了哪些手段,广招天下人才的呢?请看《世界各国吸引IT人才战略》一文。  相似文献   

19.
, 《国际人才交流》2012,(12):12-12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2日发表彼得·福特的文章:《中国人怎样应对失败》。作者在文中说,如果说有一件事是中国官员不愿意承认的,那就是失败。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2年第一期卷首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也有一个可以追求的梦》,分析了当今世界人才走向以及中国引进人才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现在世界上不仅有一个西方的美国梦,也有一个东方的中国梦。我们热忱欢迎世界各国的专家来华工作,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