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服务业历经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在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以创新理念来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理清市场运行基本势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市场化经营,正是最终实现家庭服务业持续、快速、高效和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新经济时代,家庭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其自身也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监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当前推进家庭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提高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这一中心任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政策为导向破除行业发展制度性障碍,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以规范化职业化建设为保障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推动家政服务业跨越式新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家庭服务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全省人社部门重点从提升从业人员培训质量,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范化、职业化入手,着力打造明星企业,以明星企业为龙头,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补齐吉林省经济发展短板,扩大服务空间,推动就业,调解就业压力,稳定就业局势.同时使家庭服务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3.
部委传真     
国务院实施五大措施发展家庭服务业国务院9月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成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向。在我国,特别是以生产服务和部分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性行业,不但具有直接拉动就业的优势,而且还具有扩大就业的乘数效应、波及效应,具有改善劳动力供需配对效应和改善民生效应等方面的间接作用。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远远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应对经济增速趋缓,要大力挖掘各类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尤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鼓励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释放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各种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最近召开全国发展家庭服务业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安排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家庭服务业"界定为"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并明确该市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新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3万人,规模超过1万人的社区家庭服务经营机构。《实施意见》指出,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四个"相结合",即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都江堰市残联始终坚持“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就能救助一个家庭”的理念,从残疾人最迫切的需要入手。把统筹城乡残疾人就业、扩大残疾人再就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施了“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狠抓按比例安置及就业保障金征收、全面开展技能培训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9.
家庭服务业,是以居民家庭为服务对象,以居民家庭事务为服务内容,主要满足居民家庭服务需求的服务业。家庭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经济社会特别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变革市民传统生活习俗,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我省家庭服务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由家庭保姆介绍所为少数家庭提供进家服务。第二,普及阶段。由区、街基层建立街道服务网点,有针对性地为特殊需求家庭提供便民服务。第三,发展阶段。从事家庭服务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人社局紧扣就业工作发展导向,坚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一体推进,突出以稳市场主体为根本、稳岗位扩岗位为关键、保重点群体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为重点、做实做优就业服务为保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减负纾困稳市场主体,持续稳定扩大就业开通政策“直通车”。实行“免申即享,一键发放”模式,加速稳岗返还政策落地,为1171家服务业企业发放稳岗补贴414.42万元,稳定就业岗位4.4万个。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4000余家用人单位减少社保费1888万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我省城镇就业工作呈现出新的积极的发展态势。 城镇新增就业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新高 2007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5.9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增长4.4%。新增就业规模与2003年相比.扩大59.1%。  相似文献   

12.
数据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展良好 1-6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4万人.同比增加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5%。其中“4050”等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5.9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3%。全省共帮助1.1万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家庭中无一人实理就业的“零就业”家庭群体正在逐渐形成并有日益护大的趋势.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江阳区在全区开展了一场扎扎实实的“一家一”就业援助行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吉林省以开展家庭服务业数据普查为切入点,以大力宣传家庭服务业促就业发展成果为手段,以打造企业服务品牌为引领,以实现扩大就业和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了家庭服务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研究推动政策,扎实开展家庭服务业数据普查 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开展了"吉林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相关问题课题研究".为做好课题研究,摸清底数,今年上半年在全省开展了家庭服务业数据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就业是当前残疾人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都江堰市残联始终坚持“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就能救助一个家庭”的理念,从残疾人最迫切的需要入手,创新思路,把统筹城乡残疾人就业、扩大残疾人再就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千方百计的多渠道为残疾人广开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3月22日,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在重庆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出席并讲话。杨志明指出,在2011年的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十项工作。要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为重点,努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的加快,家庭服务业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服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内需、服务民生、增加就业、促进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武侯区常住人口58.47万人.现有各类残疾人2.9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1%。近年来.武侯区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截至今年6月,全区共计1935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保证了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残疾人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家庭服务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提供工伤保障来提升该群体的主客观福祉水平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借助江苏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工伤保障课题的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 it模型,考察了工伤保障对福利效用的解释力,发现与未参加任何工伤保障项目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相比,参加了社会性或商业性工伤保险项目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其主客观福利效用更强,这种福利效用在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业态中的从业人员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同时社会性或商业性工伤保险项目对从业人员福利效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率、积极开发多元化家政保险商业险种,并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以健全该群体的工伤保障制度,进而提升其主客观福祉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在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中大力开展三走三送活动。一是开展走社区送岗位活动。深入群众家庭调查就业情况,宣传讲解相关政策,开展就业巡回服务。二是开展走园区送服务活动。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了解服务需求,帮助解决招工难题,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三是开展走农村送政策活动。通过农村劳动力实名制调查,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及时将岗位、培训信息和就业扶持政策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