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下,认定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法律效力,直接判令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随着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权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现象在我国出现,应考虑借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以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恶意使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以逃避法律义务的行为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制度易被股东利用以规避法律义务的天然缺陷,催生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我国《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意义,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适用场合、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以确保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不因权利滥用行为而破坏。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建立起了公司法人制度,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它减少和分散了股东的投资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公司法定义务等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针对以上状况,本文对我国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性如何有效予以保障的手段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本质含义,概括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探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请求权的特征和行使方式。本文认为在我国的公司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尽快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地位,以保障我国公司法人制度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公司的人格性及其成员责任的有限性,实现了公司与股东责任的分离和公司的独立财产责任,从而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典型和高效的企业形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公司法人制度本身却无法对股东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也就无法杜绝股东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公司法人格否认正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设计的一种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价值和理念。当然,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并非对公司法人格的彻底否认,而只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是以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为核心的。这一制度侧重于对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有效规制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为完善公司立法,追求公正,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对该制度的构想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其适用条件的严格性。我国《公司法》本身的立法缺陷和公司外部运行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公司设立运作经营上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其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尤为严重,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司制度的正常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借鉴西方国家有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在未来《公司法》及相关立法中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实际经济生活中,因部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无度操控公司,导致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对此,法院宜在个案中否认公司人格,从而使此部分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时,宜由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法人人格否认概念,法人人格滥用情形及法人人格否认的股东承担责任的条件作一系统规定,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否定而非大部分学者所称的补充,同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存在的法理与适用上的缺陷使得该制度的存在受到质疑。公司人格滥用的问题应该通过合同法上的代位求偿和公司法上的董事经理责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 ,创始于 19世纪末期的美国 ,很快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接受 ,并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创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可以说是法制文明进步之体现 ,但是公司人格否认原理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由于把握了公司法人制度精神方面的准确性 ,其适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公司人格被滥用而产生的实际问题 ,对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社会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公司法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相关规定还比较笼统和原则,不利于实践操作。在一人公司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当遵守相应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其适用的情形主要有虚假出资、人格混同和利用公司从事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律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创始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很快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接受,并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创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以说是法制文明进步之体现,但是公司人格否认原理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由于把握了公司法人制度精神方面的准确性,其适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公司人格被滥用而产生的实际问题,对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概要阐述的基础上,系统论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并对各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中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司法人格制度由于自身存在的法律漏洞,无法对公司股东形成一种完全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导致公司法人制度利益体系产生了偏差,产生一系列的公司问题,并对公司的人格独立——有限责任原则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公司人格否认制对传统的公司有限责任理论作了补充,成为重新平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一种重要机制。这项制度的建立有赖于公平和诚信的价值支撑,需要在前提和要件上加以完善,以适应我国公司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公司法人独立责任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意在探究公司法人独立责任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公司法人独立责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并将各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情况归纳为几种模式,分析了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一般要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若干问题并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的前提下,为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法院在不全面否定公司存在的同时,就特定事实认为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法律效力,从而追究个别支配股东的责任,主要适用于利用公司规避法律或逃避债务等情形。随着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债权人权益现象在我国出现,应考虑在特定条件下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