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杨荆楚在《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内容、范围与时间上,都不能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执政党和各族人民,要承认社会主义时期虽已消灭了民族压迫,但还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发达的某个民族与比较落后的其他民族之间某些事实上的不干等;党和国家为了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干等,必须在教育和组织各民族团结互助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着重教育和组织比较发达的民族对各落后民族坚持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的、长期的和具体的帮助,以便使各落后民族加速摆脱落后状态的过程,而有实际可能赶上走在前面并继续发展着的发达民族的先进地区,从而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繁荣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五十多个兄弟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在为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努力。”在财政工作中,如何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不平等,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当前财政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加速发展民族经济是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民族繁荣的必由之路。加速发展民族经济,使丰富的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在人称祖国宝地的新疆境内有世界著名的阿尔泰山、天山、昆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 ,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须走出“先发展、后治理”的误区 ,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必须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 ,加大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法律体系 ,使西部大开发战略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要在民族地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经济文化上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同样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间的大团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边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财政是国家行使其政治、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调动各族人民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其中核心问题一是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利;一是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尽快改变民族自治地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逐步消除民族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因此,从理论上、实践上探讨为什么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发展时期;社会主义为民族繁荣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随着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民族繁荣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提出了什么新要求等问题,对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少数民族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这个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是一致的,是全国四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党的这一任务,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而努力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繁荣发展时期,还是民族语言融合或消亡时期?党的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政策是长期的政策还是权宜之计?繁荣发展民族语言对四化建设有用还是无用?这都是当前民族语言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恰当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能否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能否使民族语文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大问题。一句话,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能否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消灭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这里的经济概念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文化概念,主要是指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联系、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最近,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我们认为,这既是加快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改革发展,完成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最近有同志认为,“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不是列宁的重要思想,这一提法对现实民族关系产生危害,主张用“民族间的差距”代替“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本文作者认为,这不是“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提法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民族平等权利的大问题。列宁、斯大林提出逐步解决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需要分清的是:第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界限;第二、法律上的平等和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界限;第三、小资产阶级平等观和无产阶级所说的“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界限;第四、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与民族差别消失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阐明的一系列观点 ,构成了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各民族的平等 ,它揭示了贯彻这一原则的平等性、真实性和普遍性。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要求是维护祖国统一 ,新疆的根本性问题是共和国还是自治区问题 ,要维护祖国统一 ,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标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着眼于把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起来 ,逐步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 ,将各民族共同富裕、繁荣与进步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民族教育了,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围绕民族教育问题,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议论,认识很不一致。它直接关系到我区四化建设的成效,亟待我们很好地研究解决。 现就逐步消除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谈些看法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我区民族教育工作,除蒙古族教育外,还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朝鲜、回族等民族教育,这里主要谈谈蒙古族的教育问题。 民族教育有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方面逐步消除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在教育方面赶上先进民族。在国内来说,就是要赶上先进的汉族水平。达就是民族教育在相当时期内,要努力实现的重要历史任务。 首先谈谈民族教育同一般教育之间,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近来有的同志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不少人认为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斗争问题。这一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提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被否定了。这是正确的。那么现在说,民族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对不对呢?我认为这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关系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计。要搞清这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0%,但居住在全国三分之二的广阔地区,所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我们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是民族问题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民族工作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性和发展不平衡性;二是虽然各民族根本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部分具体的权益上,特别是经济利益方面,各民族之间仍然会存在矛盾和纠纷;三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和多年“左”的思想影响,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继续拉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治化建设的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与时俱进,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确实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我们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现在,我们新疆的民族团结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差别和民族隔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任务。而且,面  相似文献   

20.
阿沛·阿旺晋美在《求是》1990年第6期发表文章,指出: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他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政治基础;而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则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他强调,在实现了政治上的民族平等以后,帮助少数民族迅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消除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