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历经了三个阶段,产生了“三个稿本”,分别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及其终稿《共产党宣言》。目前,《共产党宣言》广为人知,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却较少被提及。《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政党的全过程,均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晶。《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关注的焦点具有高度一致性,始终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核心内容,全面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演进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深刻性,使得《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2.
钟哲明 《中华魂》2008,(3):18-20
160年前横空出世的《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斗争道路后,对未来社会作了言简意深的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  相似文献   

3.
吴雄丞 《中华魂》2008,(3):15-17
关于"两个必然"的原理的科学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依存与斗争的过程,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整整140周年了。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①《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思想至今仍然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在中国,《宣言》的传播也有了8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人民革命,与《宣言》有着紧密的联系。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纪元年,也是《宣言》得到广泛介绍的一年。自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人从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些著、译作中,已经知道了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无疑是一部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读《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中长期被遮蔽的文化思想已经在不断地被揭示出来。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属性是什么?其考察文化的方法论如何?与此相关,它对我们如何审视今天的文化有什么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却有着进一步深入考察的必要。文章认为,《共产党宣言》文化属性的核心要旨是作为呈现意义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广义上的“人化”范畴。《共产党宣言》对文化的考察不是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描述性的或实证性的考察,而是文化哲学的考察,即,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所提出的作为呈现意义的思想观念之所以生成的本体论考察,在此基础上确立作为无产阶级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所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启示就是要对今天中国现实社会中现存的作为呈现意义的思想观念做出符合唯物史观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即承认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81年来,《宣言》的基本思想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际,《宣言》对我国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策战略转移的伟大影响,对三个代表思想展示《宣言》在中国新世纪的创新走向的当代意义,必须予以充足论证:当代中国一切伟大的成功,所有奇迹的创造,都源自于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坚持与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发表距今整整160年,它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重温<共产党宣言>可以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更加清醒和坚定.<共产党宣言>中存在着三维坐标轴,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所有制,而资产阶级的作用,无产阶级的作用和所有制的变化则形成了三个相关的向量.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资产阶级的积极作用;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无产阶级的强大作用;私有制和公有制关系的变化和创新,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昭示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五四运动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表明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的基本认识;五四运动彰显了《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基本特征。五四运动与《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启蒙运动。从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1912年,一些同盟会员在广州创办的《民生日报》以《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为题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的译文,此事在辛亥革命史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华传播史上都值得一提。该译文是陈振飞从日译本转译的,他是第一位真名实姓可考的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中国人。这一译文把“资产阶级”翻译成“绅士”,既是沿用了日译本的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适应中国的现实。中国当时并未形成一个产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定绅士阶层是共和国的敌人、社会改造的障碍,希望把新的思想武器用于同绅士的斗争。陈振飞的译文进一步证实广东是社会主义学说在华早期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林增平教授撰著的《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一书已于1991年8月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所发表的20多篇论文,32万余字。它颇具鲜明的特色。第一,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并自成体系。早在1964年,该书作者在重读《共产党宣言》时发现,在西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等级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但在中国,“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于是把西欧和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9):13-13
党史黑板报共产党这一名称最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1843年,恩格斯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第一次出现了共产党这一概念。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中,正式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的政党称为共产党。共产党的目的,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  相似文献   

13.
《欧也妮·葛朗台》于1833年出版。它标志着巴尔扎克对社会的批判已经达到成熟的程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共产党宣言》)《欧也妮·葛朗台》就是对这种现实所作的极其鲜明的形象说明。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通过对资产阶级现实活动的为人和非人性质的分析,注目于无产阶级的现实际遇,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蕴涵。而“自由人联合体”的阐发则是《宣言》人学思想的逻辑旨归和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党际关系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际关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共存的时代背景是党际关系产生的前提;共同的政治利益是党际关系产生的核心;共承的历史使命是党际关系产生的关键。《宣言》蕴含了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共产党独立自主原则;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新时期理解《宣言》党际关系原则应该做到理性分析"国际主义"与"独立自主";正确处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辩证看待"意识形态"与"求同存异";准确把握"执政党"与"非执政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生活异化状况的考察,从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属性、保障人类社会属性的健康发展、建立在生存且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三重维度出发,建构起美好生活的内涵。区别于纯粹的理论建构,《共产党宣言》同时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即消灭私有制,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根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现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无产阶级主体力量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保护自然生产力并举、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积极践行与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如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基本观点,对现实世界的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克服社会表象的困惑和思想认识的混乱,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里,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淡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一、辩证地认识“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  相似文献   

18.
奚兆永 《中华魂》2008,(7):36-40
今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人民在纪念它、学习它;而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却在诋毁它、否定它。前些时,在网上读到辛子陵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日前,又在《炎黄春秋》今  相似文献   

19.
文章第一部分探讨了《共产党宣言》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共产主义信念,作者坚信“两个必然”最终必定实现,《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的党纲地位和列宁对其的推崇,使坚持马克思主义被简化为固守《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断,这正是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曾经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原因。邓小平率先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社会主义观,从经济上赋予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中共十八大又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概括为"五位一体",并作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论断,在精神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