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浩 《小康生活》2005,(5):54-54
喝保健醋的潮流源于欧美国家和日本。国外保健醋种类很多,包括橙,柠檬、桂圆,提子,香蕉、苹果等几十种水果醋;喝法也是多种多样,可像调制鸡尾酒一样调出不同的口味。  相似文献   

2.
“濒危土话”与“抢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湘南土话"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濒危土话"既有作为"濒危方言"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种类多、混合程度大、方言属性未定、方言演变现象丰富、消亡时间相对快等一些特殊性。对"濒危土话"的"抢救性"研究在"濒危方言"的研究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研究队伍有待加强、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待出新等问题。我们有必要重视并加以落实"濒危土话"的"抢救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词语主要有"是以"、"是用"、"是故"、"以故"、"以此"、"兹故"等。通过共时、历时的考察,文章认为上述复句关联成分不在同一层次,"是以"、"是用"、"是故"在上古已语法化成词,而其余复句关联成分如"以故"、"以此"、"兹故"等仍停留在短语层面。  相似文献   

4.
休谟"同情"原则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引导、整合、凝聚、开发等功能。"同情"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的主要难点有限度与分寸、群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发挥"同情"原则的作用:树立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理念;融合主导性与主体性教育;吸收多元文化的思想精华;结合情感渗透与现实关怀等。  相似文献   

5.
休谟"同情"原则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引导、整合、凝聚、开发等功能。"同情"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的主要难点有限度与分寸、群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发挥"同情"原则的作用:树立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理念;融合主导性与主体性教育;吸收多元文化的思想精华;结合情感渗透与现实关怀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与"昆曲"有关的一应称谓,诸如昆山腔、昆腔、昆剧等,长期以来在学术理论上存在着概念混淆、运用混乱的状况。故有"辩歧"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广灵秧歌,又有"优歌"、"秧干"等异称,但文献中并不见其作为"秧歌"的记载。笔者在详尽辨析之后认为,"优歌"非"秧歌,""优歌"很可能是一个泛称;"秧干"是"秧歌"一词的读音在广灵方言中发生音变所致。此外,舞台题壁中的"洋歌"、"洋干"、"洋哥"等称呼,除方言原因外,亦与书写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书写随意,不求文字的准确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行、知、言三域角度对"都"与"一概"进行分析,认为"都"句倾向于出现在行域,主要用来陈述客观事物。"一概"句不出现在行域,而出现在言域和知域,它的主要语旨用意是用来指令、规定、宣告、许诺、评价等。因此"一概"的主观性高于"都"。据此理论基础对"都"字句和"一概"句的句法结构不同、互换有何规律等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文革"第一阶段,外语专业教育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在"文革"第二阶段,外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科研等方面都逐步恢复发展,尤其是外事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成就。在"文革"第三阶段,外文资料翻译、教材编写、词典编撰等方面有一定进展。通过综述,进一步明确外语专业教育在我国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外语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性,重视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加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空间意义上,"离"表示两点间距离的长度,在语义上隐含着具有方向性的特点。"离"的意义非常实在,导致"离"的词性存在争议。但从语法功能分析,"离"仍应看作介词。介词"离"构成的基本句式是"Np1离Np2C",变化形式有"离Np2C有Np1"、"离Np2C的Np1"、"Np1 Vp离Np2C"等。这些句式在空间域、时间域和目标域都可以使用,但在不同的领域中Np1、Np2、C、"离"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咸丰帝师杜受田在朝政中建树不多,不为人所熟知,死后却获得清代文臣中地位最高的谥号"文正"。这并非偶然,其人一生在"生"、"试"、"事"、"逝"等环节上,其实皆有成就其地位的重要因素,这应为我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4.
荀子认为"爱"是人与动物等"有血气、有知之属"所共有的本能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爱"通过"礼"得以展现。"爱"之观念中包含爱己、爱家、君臣民互爱以及兼爱内涵,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先后有报道称泰山周边县市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院、寺、庙等达七处之多,但是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后,直接由于《西游记》的影响,而不能作为《西游记》成书与泰山关系的证明。但是,此一风俗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其源头却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泰山与"西游"故事的"联姻",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从而,这一发现也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曰"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曰"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里的一个本质维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献中有较为广泛而深入的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超越性创见,在于对"人的需要"的现实性、社会性、目的性的整合贯穿。  相似文献   

17.
退休后,我在泽州县老促会继续工作。几年来,《山西老年》成为我做好老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的好助手。特别是"文史丛林"、"真情人生"、"养生保健"等栏目,都办得很有特色,对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不小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期,诗画融通更为深入和明显。文艺趣味的"俗"化,不仅在小说等通俗文学中表现明显,且在诗画中也有反映。作为此期吴中诗画创作的重要代表唐寅等人的诗画,从题材到形式都呈现出"俗"的特征。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作者的平民化、市民化和诗画流通环节的商品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苗家平 《社区》2012,(1):29-29
"三有一化"是云南省大姚县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和"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格局"。但长期以来,该县存在社区组织运转及工作经费不能满足需要、不平衡、不稳定等问题,要实现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难度非常大。经过实践,大姚县采取了"加、减、乘、除"这"四法"强力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建设,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县社区建设特点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国色,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不同的历史时期,"红色"所代表的含义都有所变化和发展,这些含义的变化发展反映在历代典型的文学作品中。在先秦,"红色"象征着血腥和神圣;在唐宋,"红色"不仅意味着富有、庄严,而且还有美丽及"花"等物品的代称之意;在明清,"红色"有勇猛、忠诚、热闹、吉祥等意;而在现当代,"红色"又增加了野性、不屈和革命等意义。本文借助历代典型的文学作品探索中华民族"红色崇拜"传承和发展之线索,揭示"红色崇拜"产生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