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人口政策推行多年以后,人口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河南是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农村人口问题,统筹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从而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八大矛盾: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资金供需失衡、农业风险自担与农业快速发展、持续增收困难与生活充裕、道德滑坡与建设文明乡风、脏乱的卫生环境与村容整洁、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削弱与民主管理、农业支援工业以及农村补贴城市的现实格局与以工补农以及城市支援农村方针、农民较低的科技素质与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含量等。破解上述矛盾的办法主要包括:按有轻有重的原则使用支农资金、发展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农村物流网络、积极举办农贷和农业保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和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发展中的矛盾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四对矛盾: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村委会干部成本收益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农村人口流动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予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等。直面矛盾,寻求有效化解对策,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都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友松 《中南论坛》2007,2(1):64-6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和乡风文明建设,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韩国发起的新村运动成功地解决了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的问题,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为韩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创造了“汉江奇迹”.2010年我国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的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由于我国现阶段与当时的韩国情况较为接近,中韩两国的经济模式与文化传统相似,韩国新村运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伦理精神、增加村民收入、培训新村领导人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根据社会学、教育学理论分析了农村青年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基础,农村是难点,农民是关键。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教育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开展农村青年创新教育对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范围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源禀赋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结构是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创新的现实基础。家庭农场与中国的人地关系相匹配,与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相适应,与现有农地制度相衔接,作为主导中国现代农业的新型市场主体契合国情;家庭农场有利于确保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实现中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石;家庭农场兼具家庭经营和企业经营的双重优势,能够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风险控制的相对平衡,是基于资源约束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07年初,中共中央用1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这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投入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建设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建立农村科技专家工作站,普及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立农村科技工作站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农村科技工作站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