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方言和普通话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两者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常州方言在与普通话的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从语音语调!词汇使用及语法结构等层面产生了一种类似中介语的特殊语言形式。探讨常州方言与普通话在接触过程中的特征及原因,对于克服常州方言对使用普通话的影响、更加规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有效交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方言族包围圈内的非方言族在使用普通话交际时,由于语言接触的作用,其普通话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在语音、词汇等层面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差异性,最终致使非方言族的普通话产生群体性偏误。对洛阳市涧西区非方言族的语言状况调查发现,非方言族普通话的偏误情况与年龄、居住区域、交际场景、语言态度等因素相关。应关注方言区范围内非方言族的出现以及非方言族普通话中所显现的方言痕迹,以便在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中谋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的推广便利了汉语各方言区人们间的交际,也促进了普通话和方言的融合。语言融合需要经历语言接触和双语两个阶段,在融合的过程中又相互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加速了它和方言在同一个人或者某一社团内部的相互竞争,使方言中出现更多文白并读词。文读音的增多,使白读青逐渐被降格到底层,并日渐消亡,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方言的危机。因此,要针对方言的特点推广普通语,也要利用推广普通话的契机深入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并留给方言适当的生存空间,使普通话和汉语方言都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来自四川方言区的在校学生作了现代汉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从中看到语用者的语言分裂现象: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并非成正比,语言需求和语文能力并非成正比。同时也发现,随着校园双语(普通话+方言)人的日趋增多,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渗透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普通话要真正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在校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资源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就方言资源的应用问题展开讨论,着重对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务之急首先应对横跨海峡两岸多省的闽南方言进行填空补缺的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再来做好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工作.台湾岛内对闽南方言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应用已经作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大陆各省闽南方言地区可以参考台湾同行对闽南方言资源进行广泛应用的经验,结合本地闽南方言的实际,制定拓展闽南方言应用渠道的方案并加以落实实行.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语言学理念的观照下,汉语方言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原始中原汉语在迁徙中,被当地语言生态环境化的产物;汉语方言的现代演变即强势方言化和普通话化既是语言生态系统内构成要素的优胜劣汰,又是内部各种有机体——语言之间的竞争和协调;而汉语方言濒临灭绝的趋势则同生物界的物种消失导致生态失衡一样,也会导致语言生态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从对新农村概念的阐释、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背景、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到探析农村“二人转”语言表演艺术的特点及“二人转”作为方言的一种表现方式与普通话的重要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具体分析“二人转”的语言特点,揭示了方言所发挥的必要的言语交际作用、方言所反映的农村乡土人文气息、方言较普通话的不可替代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话与方言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青岛、潍坊两市农村中学生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农村目前尚未形成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方言依然是农村中学生的主要交际语言;推广普通话的成效在青岛和潍坊两市有显著城际差异;高威望方言城市的农村地区将是未来推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青岛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普通话在农村的教育、文化、公众交际、日常交际等中的语言功能将是农村推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调查经历了附庸研究、本体研究、资源研究三个不同的阶段,方言调查就是对方言资源的调查、保护与开发。方言资源主要具有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方面价值。方言调查,对方言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是国家语言治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途径之一,还是对国家语言治理理论的治理实践与反馈。进行方言调查、方言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探索为国家语言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价值与启示:我国语言治理要坚持主体多元化,突出“国家在场论”原则;保证理论构建的科学性和进步性;为国家语言治理的全球视野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引起语言关系的变化.极具特色的地域方言为共同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现代汉语词典》是共同语的集中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中,总会增加一些新词.从《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的对比中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东北方言词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其中新增加的东北方言词为例,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分析东北方言词的特点,以此来探讨东北方言词强势进入普通话的原因,进而说明方言词逐渐向共同语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语言和谐环境的长远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对世界各国语言文化的冲击,我国应采取“由点到面”——从国际化大都市扩散的策略,采取“两手抓”的语言规划方针,即一方面开发研究英语学习自主策略,缩短英语教育时间;另一方面,增强语言内外和谐,平衡普通话和方言、英语和汉语关系,立足长远,降低强势方言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普通话在本土的地位和使用规范,建立平等、和谐的语言环境,并为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传播创造平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七大方言区,覆盖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像南方的一些方言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相去甚远,往往造成语言不通、语意误解,给人们的交际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可以说,推广普通话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调查藏语安多方言区牧区土语片内的一个小城镇(尼玛镇)的语言活力、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显示,当地藏语文活力旺盛,所有被试都能用藏语流利交谈,藏语是当地的主要交际用语.大部分被试(77.4%)掌握汉语,是藏汉双语人.被试的语言文字态度的包容性较强,绝大多数被试认为藏语文和汉语文都很有用,希望藏汉语文在当地得到发展.所有被试都希望后代接受藏汉双语教育;61%的被试希望后代在接受藏汉双语教育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成为多语人.目前调查地已逐渐发展成一个藏汉双语社区,这对在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地区经济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水城汉语方言同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水城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照,声韵、声调等有差异本文在语音方面找出水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词汇方面偏重于不同普通话的特殊部分,通过对水城汉族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水城汉语方言是普通话在水城的地方变体.调查水城方言对汉语史的研究,对在水城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方言志的编篡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专用术语。语言变异的涵义一般有两种说法。从宏观上说,指一个语言社区,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语言社区的语言状况发生了变化。如我国解放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以及大力推广普通话等原因,使得汉语各方言地区的语言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情况是:方言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或同普通话并存并用,或逐渐为普通话代替;从以方言为该地区的单一交际语,逐渐变为以方言和普通话并用的双交际语。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社会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除大力发展各民族语言外,也积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逐渐成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际语,该地区  相似文献   

19.
以语言进化论为研究视角,基于湖北省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实证调查结果,探索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自然状态下的语言接触中,通过将普通话的实用性、广泛性和通用性与方言的情感性、有限性和区域性相对比,指明了普通话的迅速崛起与方言逐渐衰弱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持续互动下的语言竞争与选择中,普通话与方言相互融合、渗透。在多重力量的冲击下,加速了普通话优势地位的确立。第三,语言的重构建塑了普通话与方言共存分用的总体格局,呈现混合性、双重性、灵活性与社群性的综合特征。由此,得出了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形成互构关系的结论。为了避免普通话与方言的二元对立,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摈除观念误区,树立多种语言和谐共处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达拉特旗散居蒙古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散居蒙古族大都是双语人,他们的蒙古语保留得较为完好。当地蒙古族使用最多的通用语言是当地汉语方言,多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而蒙古语多用于较为非正式的场合。当地蒙古族年轻一代的蒙古语水平不如老一代,但是普通话水平和外语水平却胜过老一代。因为当地汉语方言是当地通用语言,汉语方言水平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当地散居蒙古族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好,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例却很低,原因是周围的人都不说普通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