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视觉/触觉域,情感域,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域和程度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苦”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语言系统中的语言现象,它与常规语言现象共享同一语言系统。不同的是他们的思维理解过程。文章基于隐喻的相似性、语境性特点,结合隐喻思维尝试性探讨隐喻能力及隐喻能力的构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以期为语言习得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隐喻相似性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在隐喻中,相似性的映射方向可以从具体域到抽象域,也可以从抽象域到具体域,还可以从具体域到具体域或是从抽象域到抽象域.按照相似性认知过程中主客观所起作用的大小,相似性可以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从隐喻、扩充隐喻以及教师自己构建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利用隐喻解析教授英语词汇的一般模式,并分别从解释名词动词化过程,习语解码以及区分某些相似词汇三个方面对隐喻机制分析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旨在展示隐喻分析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相似性是隐喻赖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政治漫画中有相当一部分其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是通过将两组意象有序或无序地加以组合,进而创造感知上的相似性使隐喻得以成功地构建。同时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解读策略跟语言隐喻一致,同样需要对语篇中的概念信息和意象进行调整,进而得到正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语言的固有成分,是人们重要的认知工具.在概念传递的过程中,政治隐喻通过相似性联通起政治概念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人们理解那些政治概念除蔽.但政治隐喻在呈现某一相似性的同时,也藏匿了其它相似性,而且它所呈现的相似性也未必是现实,它又成了人们理解现实的屏障.因此,政治隐喻为人们的认知活动设定了框架,成为构建现实的重要方式,并以此影响和激发人们的行动.政治隐喻的研究揭示那些看似中性、自然、恰当的语言如何对现实进行染色和过滤.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空间概念作比较分析.其理论前提是:比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空间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表达的,即空间隐喻.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示--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构建其他非空间的目标域.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空间隐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隐喻认知过程中,除了人的身体体验,人的各种知识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隐喻有其共性和个性,因此,空间概念在不同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的同时,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独特手段.人类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隐喻性的,认知及思维的过程都是通过类比实现的.文章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展开研究,借用"图式理论"分析隐喻的认知模式,以人类思维的概念系统为依据对隐喻进行分类,从五个方面归纳隐喻的语义特征,结合实例分析隐喻认知过程中的语义转移所具有的特点,进而从相似性隐喻和创造相似性隐喻两个方面揭示出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从隐喻的认知性看动物习语会发现,动物习语也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折射出不同社会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修辞中的隐喻、隐喻性思维和相似性思维是人们解释语言、思维和世界的关系的三个层次。修辞上的隐喻认为隐喻是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所存在的相似点的揭示和创造;隐喻性思维借用了修辞隐喻的相似理论,认为隐喻是认知世界的手段,它充满了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并对语义的衍生和发展起作用;相似性思维理论也是从认知的角度,认为人们总是以特定的认知模型把新的知识和体验与大脑中的相似块相耦合,相似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体验的概念分类和综合过程;“相似性思维”理论比“隐喻性思维”理论能从更广泛的范围上解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