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的,每天都有24个小时,受过了今天,还有明天、他的爱循环在她生命里的每一天,生命不息,爱恋不止。”他是个有点天然呆的理科男,不解风情,不懂情趣,不会说甜言蜜语,更不知浪漫为何物。她是小巧柔媚的文艺女,讲情调,爱幻想,情绪化,注重生活品位和细节,向往浪漫动人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送你一餐暖     
她和他当年的爱情轰轰烈烈,在那个北方小城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身为教授的父母都不同意她嫁给一贫如洗的他,她却固执地坚持着,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和父母不停地冷战,不吃不喝。女儿的坚持终究戳痛了父母柔软的心。父亲告诉他,你要好好对她,否则我打断你的腿!  相似文献   

3.
邻居一对小夫妻,刚结婚时,男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爱做家务,特别是不爱洗碗。刚开始她和他轮流当值,他总是推三阻四,想尽办法逃脱。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天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谁做不上来就去洗碗。  相似文献   

4.
高大的柏林墙横亘在天地问,也隔断了许多悄滋暗长的爱和思念。萨姆几乎每天都站在柏林墙跟前张望着,她久病未愈的脸上显现着常人极易察觉的沧桑,屈指算来,她与德尔,也就是毛利的父亲已经分离将近三十年了,她恨这世界这墙。  相似文献   

5.
乞丐的梦     
佚名 《人才瞭望》2011,(10):84-85
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妇人住在花园环绕的宾馆里,她的司机每天上午11点钟前来接她。一天,她正准备上车,注意到马路对面的长条椅上坐着一个衣衫褴楼、形如乞丐的男子,他正仰着头深情地凝望着宾馆。第二天他还在那儿,第三天,第四天……每天如此,这引起了贵妇人的好奇。这天,她让司机稍等片刻,自己穿过马路朝这个男子走去。  相似文献   

6.
他是才子可有些迂,混到副科,再不见起色。他不愿为了所谓的前程出卖自尊,更不愿丢弃文人那种特有的清傲。她了解他,不劝,不逼。每天早上,和他一起出门上班。晚上他下班回来,她必定等在小区门口,朝着他回来的路上张望。  相似文献   

7.
1903年,年仅15岁的赫里与邻村的一位姑娘吉娅订下了娃娃亲,按照阿根廷的传统,他发誓一生只爱吉娅一人,除非她遭遇不测。但根据民族习惯,他只能与吉娅见上一面,在见面时,他看到一位清纯的姑娘,就由衷地喜欢上了她,分手时,他赠送了她一只玉手镯,自己留下了一只,到成亲的时候,这对玉手镯会相约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他们的见面,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宴席上。两个人阴差阳错地坐在了一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的人渐渐有了醉意。有些微醺的他和她,自然凑到了一起。他是个幽默风趣的大男孩儿,她渐渐被他的笑话所吸引,先是抿着嘴努力矜持着,没过多久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脊背上的爱     
每天下午,都会在小区里看到他们。他瘦,尖下巴颏儿,高颧骨,黑红脸膛;她胖,眉眼如画,面色如玉。她伏在他的背上,伸手往东一指,说:“去看看花园里那株雏菊吧,该开花了。”他便默默地背着她去花园。她再往西一指,说:“去秋千架上坐坐。”他又背着她过去,小心地把她放在秋千上,一手护着她,一手轻轻推动秋千。有时候他背着她,只是慢慢悠悠地走,走出小区,走过菜市场,  相似文献   

10.
微小说     
手机震,有一条信息“我决定去告白了!”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的掉泪。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11.
一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12.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开拓了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从此走上了谋求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开辟新时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他来找她的时候,正是玫瑰盛开的时候,他是来采访自血病人的故事的。可大山里,道路弯弯曲曲的,他刚进来就迷了路。正好她在摘菜,她端着篮子,带着他飞奔下山。  相似文献   

14.
科威尔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咖啡馆。可由于咖啡馆位置有点偏僻,客流量稀少,并且也没什么鲜明的特色,所以每天来咖啡馆里喝咖啡的顾客寥寥无几,生意一直冷冷清清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一个人,他就是喜欢满手珠宝的感觉,于是他选择和珠宝在一起,被埋葬在山洞里,那么他也是快乐的。”我有个让人非常尊敬的朋友,是个姑娘。这个姑娘基本上不上社交网站,有的时候在豆瓣看看英剧,这大概也就是她大部分的网络活动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在学习。  相似文献   

16.
意外     
张云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每天她都会看见从大楼里进出的公司管理员,穿梭于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张云很羡慕,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5月里一天,到朋友老王家串门,一起观看了以美籍华裔青年轮椅斗士张士柏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生命交响曲》。我们都很受感动。年逾花甲的老王意味嘘不止。我决定采访这位祖籍宁波的杰出的“小老乡”。6月5日下午,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从里屋出来坐在轮椅上的张士柏同电视剧片头出现的一样,穿着白色长袖T恤衫,胸前一条宽皮带把他绑在轮椅上。一头黑发的他憨厚地微笑着同我们打招呼。他父亲张东平先生将他推到外面大屋长桌边,他慢慢将套在右手指头上一个奇形锥体抖落在桌上。我瞥见里屋地的没有椅子的办公桌上放着电脑、电话、文件夹、…  相似文献   

18.
车开到中途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她想,她必须说出来,在回到他们都熟悉的城市之前,她要告诉他,她不想再继续和他一起生活了。  相似文献   

19.
父亲和吉他     
她 我不懂父亲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从我拿起吉他那天起,他的脸就变了。 无论我如何努力地告诉他,我爱音乐,爱唱歌,爱弹吉他,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20.
两封家书     
阿桑是2003年夏我在拍摄途中结识的一位哈尼族少年。当时,赤脚的阿桑每天天未亮就为我带路,路上还抢着帮我扛摄影器材……前年7月他考上了云南民族学院,成了哈尼族山寨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还前往山寨为他祝贺。开学那天,他父亲把东拼西凑加上卖耕牛换来的钱放在他手中,语重心长地说:“娃子,你是咱寨子里的希望,要好好学啊,为咱哀牢山的哈尼人争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