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飞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234-235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是一档融合了相声、小品、曲艺、杂耍、默剧等多种喜剧形式的电视娱乐节目,其自开播以来获得了收视与商业的双赢,发挥了深度娱乐与深度参与的双重效应.本文从观众的深度介入、内容的深度娱乐、明星效应与明星制造三方面对《欢乐喜剧人》的创意进行解读,以期为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表现了作家无与伦比的幽默和惊人的喜剧才能.然而,在这部让读者忍俊不禁的喜剧作品中,其幽默与讽刺集中体现在作品所蕴涵的悲剧因素上.从悲剧的背景、悲剧的性格以及喜中之悲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部喜剧作品中的悲剧因素.  相似文献   

3.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是一档融合了相声、小品、曲艺、杂耍、默剧等多种喜剧形式的电视娱乐节目,其自开播以来获得了收视与商业的双赢,发挥了深度娱乐与深度参与的双重效应。本文从观众的深度介入、内容的深度娱乐、明星效应与明星制造三方面对《欢乐喜剧人》的创意进行解读,以期为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喜剧音效是中国早期电影音响运用的特色之一.广为人知的喜剧音效出现于1935年上映的影片《都市风光》,事实上在此之前的1934年,影片《大路》中已经大胆地应用了喜剧音效.  相似文献   

5.
在壮族民间故事中,有不少作品具有喜剧美的特征.探索并把握构建壮族民间故事喜剧美的方法和策略,对了解和把握壮族的审美人生态度,创造富有意味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七年九月,达赖喇嘛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鼓吹“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讲话,提出所谓尊重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主自由”问题。十二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这场表演一唱一和,颇有几分滑稽。  相似文献   

7.
从自由的本质浅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毛素琴,姜国平(党委办公室)(基础部)自由是必然相对应的范畴。哲学史上大多数探讨自由问题的人们,几乎都是从这对范畴的相互关系入手,本文不是力图从这对范畴关系入手来研究自由的其它问题,而试图从“自由的本质”入手来探讨自由...  相似文献   

8.
由泰国"鬼妻娜娜"传说改编而成的《鬼夫》影片融喜剧、恐怖、青春题材于一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性格温柔的鬼妻娜娜,执着追爱的鬼夫玛,德、博、钦以及艾四位男配角增添影片喜剧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反思,本土文化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为恐怖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由泰国“鬼妻娜娜”传说改编而成的《鬼夫》影片融喜剧、恐怖、青春题材于一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性格温柔的鬼妻娜娜,执着追爱的鬼夫玛,德、博、钦以及艾四位男配角增添影片喜剧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反思,本土文化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为恐怖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从哲学视角来思考民族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即民族教育的出发点——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逻辑终点的问题,这是建构民族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我们认为民族教育学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其中介范畴,核心范畴则是民族教育;逻辑终点是民族教育实践,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11.
郭西梁 《西藏研究》2023,(4):106-115+159
有关史诗与小说间跨文体的比较,从《格萨尔》发掘之初就已开始。《格萨尔》与《西游记》在文学叙事上有颇多相似之处,佛经叙事深刻影响了二者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母题。晁通和猪八戒都是具有鲜明喜剧特色的人物,他们原型人物相近,又都好色贪财、贪生怕死,甚至在法术变幻上也类似。有关晁通和猪八戒的叙事,既有佛经中的色欲考验,又融合了世俗文化,这是汉藏文化融合和共通的体现。晁通和猪八戒身上的喜剧特色和世俗表现,也是东西方叙事史诗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2.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语料库数据分析探讨"V他个X"的构式归属问题。认为,"V他个X"构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语义上都与双及物构式存在家族象似性,从而应该归入双及物构式范畴。通过语料分析还发现,"他"在构式中并非没有指称。  相似文献   

13.
从喜剧话语策略构成角度看,当代大陆小说在陈述主体的内部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反讽、含混,乃至荒延和黑色幽默的渴望,革命历史小说叙述中的"藏污纳垢"策略、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写中间人物"策略,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述"策略,以及自马原的"叙述圈套"开始的当代小说话语的狂欢等,都是一些耐人寻味的喜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前提、是框架,是政治体制的范畴。“多民族”是基础,是内涵,是文化的范畴。这说明在我国的单一制的统一的框架中能够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充分地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本文拟结合国外民族问题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谈谈中国的民族问题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中外民族问题及其政策与法律的简略比较民族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各国因应自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结合自身的民族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相应地,许多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东北二人转发展至今,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剧目,它们是二人转独特的喜剧精神的表现形式.本文以《西厢》这一经典剧目为切入点,研究二人转在故事的内容、故事的叙述及故事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从而阐释二人转所具有的独特的喜剧精神内涵,即追求生命欲望的满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诸多范畴中,"全国各民族人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范畴,并系统讨论了"全国各民族人民"范畴的基本内涵、"全国各民族人民"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渊源、以及这一范畴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希恩 《世界民族》2001,28(3):1-10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与广泛的国际民族问题有关的内容.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主义、民族解放的理论,关于民族视角中的国际关系原则(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与歧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和尊重多样性原则等理论范畴)以及关于当代民族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包括反对外部势力插手别国民族问题,主张国际力量联手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等等)作了较全面的梳理.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民族问题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填充了后殖民主义时代国际民族关系理论的空白.由于当代的国际民族问题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明显地有别于民族独立运动时代和冷战时代的国际民族问题,这一理论范畴还有待于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随着我国及国际社会处理当代国际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关于当代国际民族问题的理论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哲学和逻辑学中一对重要的范畴。自古以来,分歧就很多。到了现代更是由于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使这个问题变得越发复杂。本文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物理学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重新关注这个问题,阐明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人的生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在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廓清二者的区别,加强对民族经济体制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 首先,正确理解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及其相关的基本问题是必要的。 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国内外旅游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旅游相关的边缘文化。首先,旅游文化从属于文化的范畴,这使它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范畴。其次,旅游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我们平时通常所说的文化有各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