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碎“四人帮””已整整三年。三年来,社会科学战线在“百家争鸣”正确方针的指引下,做出了不少成绩,而且开始有了探讨问题的空气。这种局面使人高兴。我个人从学术研究实践中体会到一个真理:学术研究离不开“百家争鸣”! 长期以来,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针,却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疯狂践踏。张春桥曾经叫嚣:“百家争鸣,一家作主,最后听江青的。”尽管张春桥在这里还打着“百家争鸣”的幌子,可是,这哪里是什么“百家争鸣”?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学术领域里根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彻底清算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我院师生员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遵照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揭阴谋,剥画皮,查老底,立即掀起了揭发批判"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高潮.院清查小组,连日来翻阅了大量报刊杂志,已查出了张春桥在1937年以前写的文章20多篇.有些文章十分反动,彻底暴露了张春桥老投降派和叛徒卖国贼的嘴脸.同时,也查出了江青鼓吹"国防文学",追随王明投降主义路线的一些罪证.为了把大批判引向深入,党委决定出刊《除四害战报》,院、系都成立了大批判组,正在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现在大字报贴满栏,黑板报、大批判栏期期不断,一个群众性的大揭发、大清查、大批判高潮正在全院兴起.  相似文献   

3.
近世以降,以"实学"检讨王安石是主流.宋元明清时期,为稳固中晚期帝制"外儒内法"的人文治理结构,激愤者以"刑名学"斥责其学,将其人逐出道统;温和者力主《周官新义》的文本生成特点,又将其人收归"礼家",但限于礼法同源的知识传统,此说终难成气候.近代"实学"救国思潮涌起后,更充满了"计学"开山、"经济学家"等溢美之赞.总体而论,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技术进步日趋挑战人文治理之际,晚期保守派也好,近代新人也罢,皆肆意演绎内外二元对立的域外分析范式,再生产出新的话语、知识、思想和霸权.但是,舍弃东方"内圣外王一体化"的本土方法论之后,批判者自身不仅已远离批判对象,就算王安石自己也与此类"实学"遥不相及.  相似文献   

4.
批判精神一直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精神.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公开宣称自己"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的德里迭,以一种极为可贵的历史批判精神和"反潮流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界定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二是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精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资源,它在当代条件下更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当代性:它可以成为当代人分析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各地报刊随之刊发大量反击"右派"的文章,许多工厂、机关、学校、民主党派纷纷举行座谈会揭发和批判"右派"分子的言论,大规模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知识分子集中的文艺界、新闻出版界、学术界成为运动的"重灾区",由此,大批杂文作者被打为"右派",大量杂文作品被批为"毒草",更为严重的是,杂文这一文体成为政治批判的"利器",由"批判的武器"一变而为"武器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纵观孙中山一生政党思想的流变轨迹,与其五权宪法思想的发展相适应,在议会政党政治问题上,其立场经历了从初期的模糊暧昧到因应形势下两度认同最后又偏离排斥的"扬弃"过程。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孙中山在民初维护临时约法、并以代议民主的政党政治作为反对专制统治的武器的同时,也对这个武器进行了批判。这凸显了孙中山矢志共和、"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建立合乎中国国情的政党政治体制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第四六○页 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家族批判"是一个经典性的主题,作家们批判家族是基于改造社会的巨大热情,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叙事型作品中的"家"依次成了"个性解放的障碍"、"革命的异物"、"抗战的阻力".作家由批判家族从而批判一个制度,一种文化,体现出现代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救世情怀.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战争史“是在清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旧史学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诞生,是以批判旧史学、划清阶级阵线为已任的.在批判旧史学诬称农民起义为“贼”“盗”“寇”“匪”的义愤中,人们的阶级感情逐渐取代了科学性,出现了拔高农民战争的倾向,这种倾向与极“左”思潮不谋而合,终于使对农民战争的学术争论演变为“文革”时期的政治迫害,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一度步入了歧途.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人们对江青一伙拿农民战争中研究作为“整人”的工具深恶痛绝,在清算其罪行的  相似文献   

10.
荀况生当战国后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总结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对先秦百家之学进行了全面的解释、批判和总结。荀况的批判,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扬弃。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批判了各家学说中自认为是糟粕的部分,改造和吸收了自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并融汇贯通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丰富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三日,文化部批判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文,对江青掠夺八个革命文艺作品成果的罪行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当时,由于刚刚打倒“四人帮”不久,有些理论是非来不及澄清,因此文章仍把这八个作品视为“样板戏”,没有从反面指出它们的问题,《人民日报》编者按还指出“要正确地总结革命样板戏的经验”。 今天,在我们公开批判林彪勾结江青炮制《纪要》的时刻,有必要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  相似文献   

12.
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重复产生,是资本现代性的文化表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超越了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认为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生产性的实践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却使这种本质力量的异化形式发展到顶点。把"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相结合,对"现存的事物"进行批判,既是改变现状的根本路径,也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宗旨。实践唯物论也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运动虽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并不足以实现启蒙的任务.儒家思想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对中国人的实际行动产生影响的许多更深层的观念都超出了儒家礼教的范围,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儒家思想时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完成启蒙的任务关键不在于选择一种新思想取代儒家思想,而在于如何将这种新思想变成真正能支配人的行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理性是西方工业社会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近代工业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病态社会"和"单项度的人"激起西方学者的激烈批评.法兰克福学派逐渐从早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并分析了人在技术统治下的异化状态.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劳动实践过程出发,揭示人的异化是资本主义技术或工业的一个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观是解决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法轮功"是近年来迷信和伪科学泛滥过程中出现的一股较大的浊流,深入批判包括"法轮功"在内的各种迷信邪说,是目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法轮功"之所以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深刻原因.文章指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在广大社会成员中大力倡导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战胜各种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是以物为本,而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赛义德及其重构的东方主义从其批判意识出发,通过放大传统东方主义的某些侧面而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重构.赛义德的批判陷入了私人化的误区,导致批判(所指)和批判主体(能指)分裂,因此批判就变成了赛义德自我建构的一种策略,而不再具有它所力图表征的意识形态特权.赛义德和西方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雇员/雇主或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我国思想文化战线先后开展的三次思想批判运动,即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3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以及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和"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对我国思想文化界影响很大.本文拟从中总结出基本的经验教训,以指导今天思想文化斗争的正确展开.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要正确对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正确制定和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斯宾诺莎对神的界定人手,着重分析了斯宾诺莎如何借助自然理性展开<圣经>批判,一步步将上帝变为真理的步骤和过程.对斯宾诺莎来说,启蒙是宗教批判的武器,也是使哲学攻治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批判"到"学术转型"再到"美学争鸣",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可谓是"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合奏的一曲美学"双簧"。尽管讨论起点上是对朱光潜的政治批判,话语形态上也是对苏式美学的翻版移植,但在荆棘丛生的学术语境中,却仍不失为一道"夹缝"中的学术奇观,其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绝不容抹煞。但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全程干预,"美学大讨论"又并非一场"真正的百家争鸣":从《文艺报》的"编者按"到《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再到《新建设》的"编者附记",中央权威报刊专门就美学问题先后发出了六条编者按语,直接框定并控制着美学讨论的进行;从抓美学领域"唯心典型"而令朱光潜"自我批判"到为制造凸显"百家争鸣"气氛而让高尔泰"论美",更清晰地显露出学术论争背后更为根本的意识形态目的。因此,在权力场域的干预下,"美学大讨论"不但并无"自由""平等"可言,还在苏化美学话语膨胀与欧美美学话语萎缩中尽显本土性美学话语的残缺及其学术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