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冯俏俏 《学术交流》2012,(7):157-160
动漫产业的发达与否通过动漫产业链得以体现。动漫产业链具有创意的核心性、形象的独特性、产品形态的转换性和产品品牌的增殖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透视我国的动漫产业链,存在着动漫形象尚未形成品牌、链条打造处于断裂状态、产业基地与优秀动漫形象不成正比、传播渠道不畅等薄弱环节。基于此,强化动漫产业链的举措为:统筹规划,致力培养动漫企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内容为王,充分发掘富有地域特色的动漫创作资源;有序连接,拓展动漫传播载体;瞄准品牌,发挥其固化产业链的粘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8):31-34
产业链不健全、发展模式落后,是制约现阶段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产业链的角度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提出应着重从"准确定位,构建创新发展的中国模式;培育动漫文化;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方面来推进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十足,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动漫产业和日本、美国等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本土竞争与国际竞争中,国内动漫企业的地位还是较为被动的.由于互联网开始将线上、线下场景打通,很多产业开始在互联网中进一步重构,尤其是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该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同时对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全龄化动漫、完善网络众筹机制、提高受众互联网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期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动漫衍生产品产业趋于多元化发展.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呈现以下几点: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多元化趋势;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是动漫衍生产品得以多元化开发的前提因素;一个完美的卡通形象的设计更是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动漫作为朝阳文化产业,承担着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重任。目前的国际动漫市场呈现美日韩三国鼎立的局势。如何在面临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将我国动漫产品推向国际,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国际动漫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动漫缺陷的情况下,在动漫题材内容、营销方式、品牌及人才的国际化方面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亚洲市场为立足点,发展动漫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东亚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日本建立了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主,政府间接支持为辅的发展模式;韩国选择了国际代工与原创并重的发展模式;中国正向原创为主,国际代工与衍生品开发为辅的发展模式转变.根据国际分工的生产分离理论,在动漫产品制作前准备阶段选择国际合作制作方式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为促进东亚国家动漫产业国际分工模式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东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在转移动漫产品制作稀缺要素、加快动漫制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通过相互建立战略联盟扩大出口、合作开发动漫衍生品等方面开展国际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7.
受众定位对动漫产业的功能发挥与持续发展具有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中国动漫产业对受众的低龄化定位,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动漫的文化底蕴与功能价值,客观上与市场脱节,造成的不仅仅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危机,更蕴含着严重的文化危机与创新危机。全面、充分认识受众定位对动漫产业的影响,扩大动漫目标受众,对于形成科学的指导思想、制定符合文化与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价值共创理论在动漫产业政策完善中的适用,为政策调适包括动漫创作者、生产者、消费者所共同参与的价值共创实践提供了更合理的政策优化思路.本文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的与动漫产业具有强相关性的58项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体系结构、类型、效能及主体关联措施的类型化实证分析,揭示了现行政策以激励单一主体为主导模式,在发挥消费者能动性、激励创作者及生产者创新和创造、提高产业价值贡献率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据此重构了中国动漫产业多主体共同激励政策体系的预期格局,提出了中国动漫创作者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共赢、共创价值的新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贺娟 《日本研究》2010,(1):120-124
体育题材作品在日本动漫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日本人是怎样用动漫的形式诠释体育,透过动漫体育电影这个窗口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于是,就有了日本动漫体育电影话题的产生,本文将以日本动漫体育电影为文本,分析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叙事结构,并透视动漫体育电影中折射的民族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波 《浙江学刊》2008,(3):222-224
跨媒体经营是动漫游戏产业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随着动漫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动漫游戏产品在不同的媒体类型之间进行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一大趋势.动漫游戏产业跨媒体经营的产生有其基本原因和条件,也有其链接方式和实现价值.手机等新媒体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拓展传播渠道和提供销售平台的促进作用.从国际视野来观照,我国动漫游戏产业跨媒体经营才剐开始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曾说:“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他应该多看中国的动画片。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在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 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中国动漫一直存有尴尬。截至2008年末我国的动漫产业的产值只有260亿人民币,我们动漫市场还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空间等待开发。然而,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漫影片的成功,续写了中国动画的传奇,傲人的成绩使它成为了中国动漫发展之路上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动漫游戏产业中举足轻重,但其存在问题也相当明显,需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区分不同类型和轻重缓急予以解决,巩固番禺区动漫游戏产业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并提升番禺区动漫游戏产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刘杰 《探求》2012,(Z1)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是2004年开始起步的,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北京、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动漫游戏产业已初规模,形成了较为完成的产业链.研究和总结这些城市、地区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做法经验,对广州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更上层楼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广东的动漫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广东动漫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广东要建设文化强省,应准确定位,选择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追溯历史,从辛亥革命至今,我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革命领袖创导、时代主湖引领、思想意识践行、社会风尚变迁和传统与现代交炽这样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近百年来的服饰文化发展历程表明:它的变迁,是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特定服饰群体观念更新的结果;它的流行,是得到了特定服饰群体的普遍认同;它的变化速率之快,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展望未来,我国的服饰文化走势为:张扬个性与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趋于统一;经典服饰与新款服饰竞相媲美.同时,新款服饰要经过市场淘汰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文化来看,物质是服饰的载体.也是人类进行服饰艺术创作的基础,服饰伴随着人类的开化与文明而来,服饰又是物化了的人.由于现代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服饰研究的重点,或者说是把握的核心也在逐渐扩展,这个领域研究的新特点,是从服饰之外研究服饰,首先表现在心理学上.  相似文献   

17.
丘天  徐雷 《江右论坛》2007,8(7):49-50
角色造型是动漫产业经济价值链的核心.具有鲜明特性的创意思维是角色造型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对创意卡通造型商业价值的挖掘与分析,探讨了它在现代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并指出创意卡通造型的商业价值更多的源自于它深刻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走出具有民族和时代感的创意卡通造型设计路线,是进一步发挥其商业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动漫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动漫产业的媒介性质决定了其产品的传播途径不同于其他产业,本文试图从传播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其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关系,揭示其传播途径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赫哲族作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其鱼皮服饰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印记,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工艺特色.鱼皮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目前,赫哲族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加之赫哲族人对当代服饰的多元追求,鱼皮服饰制作工艺正在逐渐地消失.鉴于内涵丰富的鱼皮服饰文化濒临灭绝的现状,保护和传承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服饰与个体德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服饰伦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个体服饰伦理研究的重点。社会中个体的服饰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是推动人们进行服饰伦理实践的内在驱动力。服饰不仅能够展现出人作为理性存在以及道德本身的尊严,还在古今中外被广泛用于进行伦理道德礼仪教育的工具,更是人们寄寓道德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