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灵     
《现代妇女》2009,(7):4-4
美国印第安纳州德波大学科学家调查研究了650名年龄在21岁至87岁之间的成年人大学时代的相册,根据嘴角提升程度和眼角皱纹多少,把他们的笑容“强度”划分为10个等级。与婚姻状况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笑得最“开”的10%中无人离婚,最不爱笑的.10%中,近25%有离婚经历。照相时“开怀大笑”的孩子长大后仅有11%的人离婚,而“愁眉苦脸”模样的离婚率达到31%。  相似文献   

2.
园子 《现代妇女》2009,(4):48-48
从没想过我的“白马王子”竟会是一个带着孩子的男人。他是一家颇有名气的电脑公司老总。在外地还有几家分公司。38岁的他有过短暂的婚史.至今单身,带着一个儿子。和他在一起很开心,我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这个大我15岁的离异男人。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的次日,晚餐桌上,爸爸正式组织传达学习家长会的精神,一边学习一边讨论。 “校长说,性格好就是要合群、受欢迎,别的孩子要喜欢和他一起玩……” 三三说:“不对,性格好是他要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对!”爸爸还在愣神,妈妈迅速表示了她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一个乡村女子成为年度感动人物。14岁的少年叮嘱主持人敬一丹说:“阿姨,把奖杯让我拿吧。”敬一丹问他:“孩子,你为什么要帮妈妈拿啊?”孩子回答:“我怕妈妈把手举起来疼。”  相似文献   

5.
“周百科” 张家四姐妹的夫婿中,沈从文最有名气。  相似文献   

6.
丁耀忠 《职业》2008,(12):8-9
他被誉为“博士之父”,不仅把自己的6个孩子培养成才,而且资助并辅导的10多个因家境贫寒失学的孩子也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一个叫金一政的孩子,高一时来到蔡笑晚家,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2002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现在是剑桥的博士后。  相似文献   

7.
王嵩 《当代老年》2013,(4):19-19
有一天下午,我在书房看书,孙子让我榨苹果汁给他喝,我就让孙子先把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孙子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了把刀,苹果在他的手上直打转,他拿着刀却无法下手。看着他笨拙的模样,我真是感慨万千:如今的孩子在大人的宠爱下,除了学习,不承担任何家务,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在大人的宠爱下丧失,难怪有许多孩子考上大学之后还需要家长陪读。晚饭前,我终于想出了一个策略。我问孙子:“你想不想在家里赚到你平时的零用钱?”  相似文献   

8.
九璋 《女性天地》2014,(1):53-53
饮食防“恐”之营养建议:卫生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从小培养孩子“食必卫生”的良好习惯。当餐桌上出现一种新的菜肴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大胆地尝试,品尝一下不同风味的美食。  相似文献   

9.
浅谈师爱     
王素芳 《职业时空》2008,4(7):82-82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要像做母亲一样做老师,一桩桩小事都会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一个个抚摸,一个个眼神,都会让孩子感到老师是爱他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结婚51年,培养的4个孩子分别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国清华大学这四所世界名校的博士、博士后。这个家庭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家庭博士群”,父亲金春明、母亲李振霞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1.
小禾 《当代老年》2007,(7):17-18
今年57岁的梁金牛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卯屯村,因为小儿麻痹,致使左臂严重萎缩,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篮球的热爱,他的独臂投篮在当地很有名气,有“独臂神投手”之称。  相似文献   

12.
咪蒙 《女性天地》2013,(10):64-64
对于讨厌规则的我来说,“好父母一定要做的事”这个句子充满了强制感和整齐划一性。本能上来说,我是排斥的,可是,有些事又确实是父母必须要做的,最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花半小时左右,给孩子讲故事,培养他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3.
马美著 《老年人》2009,(4):43-43
十九世纪初,湖南邵阳有个九岁的孩子,去县城参加秀才考试。看他年幼,县令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即兴出对:“杯中含太极”。怀里揣着两个麦饼的孩子灵机一动,当即以“腹内孕乾坤”对答,让县令大为惊异。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魏源。  相似文献   

14.
公共汽车     
《中外书摘》2014,(12):67-68
去年,在公共汽车上,我的孩子问我:“小驴子有舅舅吗?”他在路上看到一只小驴子;他自己的舅舅前两天刚从桂林来,开了几天会,又走了。今年,在公共汽车上,我的孩子告诉我:“这是洒水车,这是载重汽车,这是老吊车……我会画大卡车。我们托儿所有个小朋友,他画得棒极了,他什么都会画,他……”我的孩子跟我说了不止一次了:“我长大了开公共汽车!”我想了一想,我没有意见。  相似文献   

15.
10月16日晚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云南人吃了一惊:央视用它惯用的暗访手法,披露了在昆明颇有名气的邦克饭店和博大酒店内的色情服务业丑陋现象。  相似文献   

16.
开心驿站     
《伴侣(A版)》2007,(6):60-60
<正>谁最牛有三个孩子在一起夸耀自己的舅舅。甲:“我舅舅是大学的教授,人们特尊敬他,每次打招呼都称他教授先生。”  相似文献   

17.
张德强 《当代老年》2014,(10):20-21
他是全球首位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这样的孩子,他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  相似文献   

18.
幽默笑话     
《金色年华》2010,(8):64-64
心情一样 那天我和两个好朋友去喝咖啡,其中一位有个1岁的独生子,我们聊起那孩子似乎长得太快了。孩子他妈妈说:“将他穿不了的衣服丢掉好难过,因为我知道他再也不可能变回那么小了。”  相似文献   

19.
晓雪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1):48-49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风行一时。赏识教育主张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潜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赏识教育也并非万能。女儿祺祺的成长过程,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从祺祺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她偶露微笑,我们就大加赞赏:“祺祺笑得真好看!”她刚牙牙学语,我们就不失时机地夸奖她:“祺祺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我们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祺祺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女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们也渐渐发现了赏识教…  相似文献   

20.
一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7岁,母亲拉着他的手去学校报名。虽然之前母亲每天都很认真地教他数数,可是到了学校,当老师让他数数时,他不是丢三就是落四;老师问1 3等于几,他扳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才怯怯地说等于5。老师便挥挥手对母亲说,明年再来吧。母亲赔着笑,说已经晚了两年了,再晚可就把孩子给耽误了,这孩子真的很乖,您就收下他吧……母亲说着泪就涌了出来。老师动了恻隐之心,迟疑着说,让他来吧,能不能学好,可全在他自己。听奶奶讲,他小时候其实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8个月大就会叫爸爸妈妈,1岁多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他两岁那年的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