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集镇建设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实行城乡互动 ,是全面繁荣贵州农村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和民族地区走小康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雷淑媛 《理论界》2005,(5):38-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深刻地说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吴财明 《中文信息》2013,(6):111-112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后,对于我们民族地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引作用。本文中,把十八大精神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力求创造一个美丽生态和谐幸福的新甘孜,为全面建成小康甘孜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是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全面小康 ,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 ,必须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必须抓住并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 ,以及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等关系农村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的重点问题 ,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5.
小康目标与实施对策刘增玉实现小康是我国本世纪的发展目标,“九五”期间又是最关键的时期。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以实现小康来总揽农村全局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结合河北省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一、小康目标1979年12月,当我国改...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兴全 《天府新论》2006,1(4):67-69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原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欠账太多,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离目前阶段“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较大,离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更远。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困难更多,任务更加艰  相似文献   

7.
没有农村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进入小康是整个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的重要标志。本文从云南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云南农村与全国、云南城乡以及云南各地区农村之间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的不平衡性 ,提出建设云南农村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应努力构建包括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24项指标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具有生态区域性特征,是一个具有生态演替的人工系统。但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从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平衡发展的生态链。对此,应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使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理念;完善群众信访制度,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构建民族地区城乡和谐发展新机制;增强民族地区基层党政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使用最多的词汇当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着墨最多的不是如画的憧憬,而是沉甸甸的“重点”、“难点”甚至是“疑点”。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中国有近九亿农村人口,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 《阴山学刊》2009,22(2):92-95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大多处于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层次、水平相对较低,还没有完全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结合起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需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和保护的统一,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新思路,这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在民族地区农村的高度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要把建设新农村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高强 《天府新论》2006,(2):96-100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但要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论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城镇,大战略”。党的十六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把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 ,我们的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 ,吸取过去的教训 ,充分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的关系 ,促进小康农村的发展。一、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决策 ,使我国农业综…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们就农村小康建设与三农问题战略思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民族地区的农村养老问题,由于其所带有的民族性,使其在我国民族关系的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家庭养老是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模式,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农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康,没有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侯丽清  姜明 《阴山学刊》2009,22(4):100-10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路边境线有90%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国防安全的前沿。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文明建设层次相对较低、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也相对较低。所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住宅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型小康住宅。这既是新世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