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桐 《小康生活》2006,(1):63-63
编辑同志: 我的公婆共有5个儿子,我的丈夫是老四,他的3个哥哥都分家单过了。当初公婆都给了他们一些钱帮助买房。我和丈夫结婚时,公婆手中已经没钱了,便许诺将其住的两套房屋给我们一套,后来我们就一直住在那里。但5年后,公婆的小儿子也要结婚,便说我占了他父母的房产,要我们退出来。请问,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房产,能否算赠与呢?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声音     
我们一家人对父亲的恐惧已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甚至连母亲也怕他。小时候,我和妹妹以为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家家户户都有个酗酒的父亲,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酒疯,无论怎么做都不合他的心意。  相似文献   

3.
《百姓生活》2008,(5):13-13
问:我公婆的退休金很低,还要经常看病吃药,生活费和医药费基本上都是由我丈夫和他弟弟分担,每人每月各给300元赡养费。一个月前,我丈夫因急病去世,我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还要供养孩子上中学,所以就没有再付给公婆赡养费。我的公婆说如果我不付赡养费,就要到法院去告我。请问,我丈夫去世后,我是否还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呢?  相似文献   

4.
樊宁 《华人时刊》2009,(10):74-75
2009年7月5日,惊闻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我的心一阵紧张,啊不都哈德尔、如仙古丽一家人还好吗?我连忙拨通他的手机,他扯着嗓门告诉我,几天前与妻子到叶城参加亲戚婚礼,一家人安然无恙。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因为啊不都哈德尔、如仙古丽是我在新疆的挚友。  相似文献   

5.
公婆都快70岁了。老两口工作了一生,勤劳了一生,也和和睦睦相处了一生。在位时他们工作都很出色,一心扑在事业上,从顾不得在生活上潇洒一下。一次婆婆看见我弟弟的结婚照,羡慕地说:“看现在的年轻人多好,结婚光婚纱照就这么多,这么好,花点钱也值。我和你爸结婚时,只穿了一条条绒裤子,一双翻毛皮鞋,一件自己手工缝制的棉袄。”听了婆婆的絮叨,我就记在了心里,心想我一定要给公婆补张结婚照。春节前,我忙完了家务,就拿着公婆在1960年的一张小照片,跑到一家电脑画像馆,让师傅按着两位老人的照片给设计。经过三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6.
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十二岁,是个黑头发,皮肤白净的男孩子。他的父亲在铁路上做职员,家里还有好几个比叙利奥小的子女。一家人过着节俭的生活,但钱还是不够用。父亲没因为孩子多觉得累赘,依然一味爱着他们。对叙利奥,更是件件事都依着他,只有对他在学校里的功课,却一点儿也不放松地督促。  相似文献   

7.
正婚前,我和丈夫商量,希望婚后不与公婆同住,因为我这人天生嘴笨,不会叫人,怕我这种性格到了婆家会不讨公婆喜欢。丈夫连连宽慰我说,他的父母很疼儿媳,不会与我计较的。可是婚后,情况并不像丈夫当初说的那样。结婚当天,婆婆给我包了个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前年,我丈夫在县煤矿当临时工时因塌方事故死亡。我们已经与公婆分家另过,但是丈夫死后,我家的承包地一直由我公婆耕种,他们连基本的口粮也不给我,我只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给别人当雇工挣钱维持生活。我想要回自己的承包地,但是公婆不给。后来我准备改嫁,公婆得知后竭力阻挠,并且规定以后我改嫁,或者招婿上门,都必须经过他们同意,还要付给他们400元的财礼钱。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9.
闵凡利 《21世纪》2010,(9):60-61
我被一位朋友给耍了,我和这位朋友交往有很长时间了,我是用心和他交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他着想。我这么待他,可最后却落个挨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丁宁 《新天地》2011,(11):38
丁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很不舒服,想和您聊一下,听听您的建议。前几天我婆婆去世了,她的儿女都不肯出面办后事,干等着我赶回去和他们一起商量,要我拿出一个处理方案。我的公婆共有三儿一女,按说我丈夫和大哥已经去世,公婆的后事应该由小叔子、小姑子安排。可是他们非叫我一起商量,我推脱不开。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大家,23口人。我们这一辈五男二女,虽已成家立业,分居生活,但同住一院,除四弟从小给了人外,四个妯娌都在老人身边。我们四妯娌常在一块闲谈,话题最多的是我们的好公婆。 我公,不,我爹,今年67岁,原在柳林县刘家山乡任公社主任,1992年离休回家。他性情直爽,脾气不好,但他心眼好,对自己的儿女孙子尽  相似文献   

12.
照片上的孩子就是我,左边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右边分别是我的四叔、和父亲一起南下的朗广富叔叔。我的父亲王精才早年参加革命,母亲张桂花也是党员。1948年冬的一个傍晚,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父亲宣布了一件大事:他要"过江去"。过了些天,父亲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一家人对父亲的恐惧已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甚至连母亲也怕他。小时候,我和妹妹以为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家家户户都有个酗  相似文献   

14.
一碗剩面条     
结婚三年半,我和公婆一直生活在一起。俗话说,天长日久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可是共同生活至今,我和婆婆还没有红过一次脸。日子溪水样地流过,我和婆婆的感情也日久弥深,亲如母女。有的同事问我:你和公婆相处得这么融洽,有什么秘诀吗?下面,我给朋友们讲一讲生活中的小事。准备早餐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事。我们的早餐很简单,不是鸡蛋面条就是豆汁油条。因此,一周最少有三次吃面条。我是最喜欢吃面条的,可公公不喜欢吃。婆婆饭量很小,每次吃面条只吃一点。丈夫或因时间关系,或因胃口不佳,常常面条做出来后顾不上吃就上班去了,…  相似文献   

15.
范伟下岗后靠骑三轮车帮别人拉蜂窝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等活计的空闲时间,他一般都只做一件事:背字典。天长日久,他就成了一本会走路的“字典”。字典里的8500个字,随便你说出哪个字,他都能把这个字的释义倒背如流。或者,你随便翻开一页,问他这一页有哪几个字,他都会准确无误地告诉你这是哪一页,这页有哪几个字,每个字有几个解释几种读音——他背字典的绝活经当地媒体报道,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相似文献   

16.
靳雪晴 《百姓生活》2008,(10):22-23
公婆都是善良正直的老人,而我也是个明白事理的媳妇,9年来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但是,你可别以为这是我特别走运。其实,在媳妇和公婆之间一般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差不多也都遇到过。我们的家庭之所以能有今  相似文献   

17.
借钱     
柳燕 《社区》2003,(20)
一楼的老田脾气有点古怪。平时他很少和别人来往,关起门来过日子,谁的便宜也不占。因为我住他楼上,彼此还是老乡,所以偶尔还去串门,两家关系还说得过去。老田的老婆下岗在家,孩子又上大学,家里日子过得挺紧。一天,我去串门,见他家没有饮水机,一家人喝水都是从纯净水  相似文献   

18.
愿望     
我爸爸是一名下岗工人,前几年,他们单位倒闭了,爸爸文化水平不 高,又没有技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到处奔波,三 十几岁已经出现了白发,几条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爸爸总是早出晚归,很少 见到他,每逢看到他时,总是一身泥水一身汗水,有时我劝他休息,不要把身 子累坏了,可是,等我一转身他又出去了。 有一天放学,天阴沉沉的,刮着西北风,灰尘和垃圾吹得满地都是, 让人眼睛都睁不开,我飞快地跑在回家路上。突然我看见了马路对面爸爸的 身影,只见爸爸满头大汗地蹬着三…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丈夫沈某于1995年2月和同乡一起外出打工,同年6月打过一次电话回家后,便与家人中断了联系,至今杳无音信。2005年,我在他打工的城市张贴了近千张寻人启事,并在媒体上刊登了寻人广告,均未查到沈某的下落。10多年来,我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婆,还要种田维持生活。公婆多次劝我改嫁,可我和沈某的婚姻关系至今名存实亡,想离婚却又找不到他。请问,我应如何办理离婚?读者海燕  相似文献   

20.
闪婚李开复     
邓希 《可乐》2010,(12):44-44
1982年6月,李开复念大三。他从美国回台湾过暑假,却不知道,这时家里所有人都在给他张罗相亲。 第一次相亲时,那个女孩无可奈何地告诉他:“其实,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来相亲是被父母逼的,因为他们不喜欢我的男朋友。”回家后,他心想:相亲真是件无聊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